人民网钟祥11月24日电 (王劲松)“这里人均占地只有0.7亩,光靠种田是不行的。为了建立这个开发区,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征地。1500亩土地,涉及居民1000多户,居然没有发生一起因征地导致的上访事件,甚至连打架斗殴都没有发生过。”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大柴湖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办主任徐世勇说,“这样的顺利是我们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如今已经引进三家企业,并开工建设,道路也修好了三条。公安机关为促进柴湖的经济发展,真是做了很多工作”。 据了解,柴湖镇被称为“中国第一移民大镇”。2013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柴湖振兴发展确定为省级战略,省委书记李鸿忠多次亲临柴湖,发出了“誓把柴湖变财湖”的总动员。如何发挥公安职能,助推柴湖经济发展成为钟祥公安的重中之重。 柴湖地少人多,人口稠密,因土地、邻里纠纷引发的各种矛盾突出。“征地过程中,曾有一户居民在已经达成征收协议的土地上又种上了果树,导致开发进度受阻。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我们在开发方和村民间进行反复的沟通,仔细讲解哪些行为可能触犯法律,缓和双方关系,平衡双方利益。最终,开发方帮村民联络了一家企业,将这些果树都收购了。”柴湖派出所所长杨洪告诉记者,只有一面打击违法的恶霸,一面维护村民的合法诉求,才能保障经济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让民警和移民们更融入。今年8月,钟祥市公安局打出“乡情牌”,从全局民警中选出55名柴湖籍民警,与柴湖镇55个村(社区)对口包联,做到“一村一警”,包村民警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走亲访友式的“家访”,主动深入村民身边,及时掌握获取相关信息,宣传法律法规及安全防范知识、及时发现化解矛盾纠纷,帮助乡亲们排忧解难。民警包村、驻村制度推行以来,全镇共成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5起,消化处理历年信访积案12起。 不仅仅在柴湖镇,钟祥市下辖的三百余个村(社区)都有对口包联的民警,而且这些民警大多数都是在各自包联的村(社区)里生活成长起来的。”最大的困难就是警力不足“,钟祥市公安局社区警务大队大队长陈明芳告诉记者,通过让机关民警包联驻村任驻村民警,实现了”一村一警“。陈明芳说,“我对口的包联村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乡亲们对我知根知底,出现矛盾的时候愿意跟我说心里话。这样通过乡情、亲情来化解农村矛盾,确实产生了奇异的效果。” 警力的优化是城乡警务改革的重点,重中之重在农村。”一村一警“制度引导广大民警扎根基层,加深了警民信任,带动更多群众投身到社会治理的事业中来。在柴湖镇,警方物建治安信息员733名,组织各村党员干部、治安积极分子成立季节性巡逻队,开展村组自防,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先后打掉两个盗窃耕牛的犯罪团伙和以夏某某、赵某某为首的盗窃农副产品的犯罪团伙,破获案件70余起,破获盗窃家禽家畜案件50余起。今年1至10月,柴湖镇刑事发案同比下降54.7%,其中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盗窃案件下降60.4%,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