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051|回复: 10

【2014年展】中山装王子 一篇创作谈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

331

主题

1105

帖子

215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51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4-11-29 15: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怎么创作《忆首义元勋张振武》的
2009年年底我实习结束后没多久,开始在汉口一家教辅公司做了语文编辑,没想到一干就是一年多。
我有个大学同学在武昌的华中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武昌与汉口仅一江之隔,我周末就经常去他那里玩。
那一年是2011年,离辛亥革命爆发刚好一百周年,武汉各地的大街小巷都贴着传承首义精神之类的标语。一天,我和这位老大哥正在校园里散步,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块宣传牌,上面讲的是一个征文。武昌是辛亥革命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他们文学院准备搞一个征文。我记下了投稿邮箱,准备回去就构思、动笔。
我觉得先烈的精神是值得继承的,一百年后的今天仍然不能丢失。我当即写了一首七律《纪念辛亥革命胜利一百周年》,投给了他们。
过了几天,我觉得一首还不够。辛亥革命有很多先驱,写谁呢?写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全国人民都知道,就没有什么新意。我是湖北竹山人,我们竹山刚好出了一个张振武。他没有孙中山那些人名气大,但确实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决定就写张振武。
我读初中时,学校组织我们阅读过我们竹山本土作家刘荣胜先生的著作《首义元勋张振武》,对张振武有一定的了解。我又上网查了他的一些资料,对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张振武出生在湖北罗田,在湖北竹山长大。为了革命,他变卖过家产。他坚决反对让黎元洪担任都督,可惜意见得不到采纳。革命胜利后不久就被黎元洪和袁世凯杀害,然而革命者们还没吸取教训,对黎元洪、袁世凯依旧抱有幻想。直到宋教仁也遇害了,他们才如梦初醒。我感叹,我们的革命如果多一些这样的有识之士,少一些糊涂蛋,将少走多少弯路啊!
怀着沉重的心情,我写下了这首《忆首义元勋张振武》:
烈士英灵何处寻?庸城旭日照松林。
路难不改通天志,位劣犹彰爱国心。
荩略美芹成废语,忠肝赤胆化冤禽。
功名未半身先死,论及黎袁愤满襟。
我把诗投过去,并没有抱什么希望。我不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现在也不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只是一个社会人。我写的是旧体诗,这也是不太受欢迎的文体。现当代文学史中可能会讲金庸的武侠小说,但绝不会讲旧体诗。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我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通知我去领奖。
我按时去了,获奖的作品是《忆首义元勋张振武》。他们的活动办得也不是很成功,就一张荣誉证书还没写获奖者的名字,上面的名字还是我自己填上的。
两个月后,我离开武汉,去了北京《演讲与口才》杂志社。在北京时,又接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个学生的电话。原来,他们想让我拿这首诗以华师的名义参加全省“首义”杯征文评选,要征求我的意见。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可是,我在北京的日子并不好过。工作上毫无进展,不久又因为阑尾炎被下课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起色。关于“首义”杯征文的信息也石沉大海、无人问津了。
坦白地说,《忆首义元勋张振武一》这首诗并没有给我带来物质上的利益,但它仍然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我认为,为怀念家乡的、民族的英雄尽一份力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作者:李灿  电话:13733560130  邮编:442215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竹坪小学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李灿的写字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

331

主题

1105

帖子

215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51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4-11-29 15: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山装王子 于 2014-11-29 15:31 编辑

【2014年展】中山装王子 漫谈98版《水浒传》中的贾氏
中国大陆目前有三个版本的电视剧《水浒传》,分别是山东版、央视98版和新版。《山东版》我没看完,不敢妄下结论。至于新版,也看过一部分,但并没有什么兴趣再看下去。其实我们很多人更津津乐道的,还是央视98版《水浒传》。
98版《水浒传》刚刚开播的时候,我还是小学生,处在性反感阶段。那个时候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小孩一般都有这个倾向,总觉得异性不是什么好东西。刚好《水浒传》又对女性有偏见,那里面的女人也没几个好人。每次看到那些坏女人因为做了坏事被杀时,总觉得她们活该。电视剧里卢俊义的妻子贾氏最后也自刎而死,我那个时候也像讨厌潘金莲、阎婆惜和潘巧云一样讨厌她。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一版电视剧对原著还是进行了很大的改编的。
原著中是吴用骗卢俊义远游,卢俊义带着李固等一行被掳到梁山泊。梁山头领轮番宴请卢俊义,让他迟迟不能下山。李固先回家。临走前,吴用诓骗李固,说卢俊义已经决定在梁山落草,而且家里那首诗是藏头诗,合起来就是“卢俊义反”。李固回家后就和贾氏一起告发了卢俊义,然后两人做了露水夫妻。李固花了500两黄金要结果卢俊义的性命,梁山则花1000两黄金保卢俊义的性命。后来卢俊义被梁山救出,他将李固和贾氏凌迟处死。
98版电视剧中也很多细节和原著是不同的。这里是李固自己发现了这首诗是藏头诗,并悄悄地告发了卢俊义。卢俊义并没有到梁山,而是正准备出发时就被抓了。这时候贾氏骂李固忘恩负义,还准备打李固。可是,李固却指着那首是向贾氏解释,说卢俊义早已勾结梁山谋反,要抛弃她。贾氏受不了刺激,顿时昏倒了。燕青也被李固赶走了。贾氏感念夫妻情分,希望李固上下打点,保卢俊义一条命。李固却却花钱要结果卢俊义的性命。直到后来,贾氏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原来李固一直希望置卢俊义于死地。她又羞愧又恼怒,就用剑刺死了李固。她希望卢俊义能原谅自己,带自己一起去梁山。卢俊义却嫌弃她被李固玷污了,她只好自刎。
对于原著,我不想多说什么。反过来看电视剧,这里的贾氏并不像书里说的那么坏。前几天,看网上有一个2012年的投票活动。有人问,如果你是电视剧里的卢俊义,面对贾氏的苦苦哀求,你是选择带她一起去梁山还是杀掉她?只有19个网友投票,有6人说应该带她一起去梁山,她还是可以原谅的;还有13人说应该杀掉,她毕竟背叛了自己。当然,这19个人不能代表所有的人,赞成留下她一起去梁山的人是少数,但也有一定的分量。
其实,我觉得这也不难理解。如果真的按照98版里的情况,贾氏还真不能被一棍子打死。她刚出场时也并非就是一副淫相,倒显得温柔贤惠。她得知卢俊义准备远游时,泪流满面,愁眉苦脸,还让李固帮她去劝说。李固和燕青劝卢俊义不要听信胡言乱语,就在家中,卢俊义不听。这时,她也力劝丈夫不要到龙潭虎穴去。如果她本来就淫荡,对丈夫毫无感情,何必以泪洗面还苦苦相劝呢?卢俊义出事了,她不正好可以和李固在一起吗?她应该高兴才对啊!但她看到卢俊义被官府捉拿了,第一反应是骂李固忘恩负义,还要动手打李固。如果她没有正义感,会有这样的举动吗?当她被李固骗说卢俊义已经谋反,抛弃了她,她顿时昏了过去。如果她本身就对卢俊义没有感情,抛弃了就抛弃了,她刚好和李固凑一对,怎么会受不了这样的刺激而昏倒呢?至于有人说她不该偏听偏信,这也有些强人所难。卢俊义一个大男人都能被吴用一个外人骗得团团转,贾氏被自己人骗不是很正常吗?假东西如果做得太像了,那就和真的没什么分别,不由得你不信。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仍然不忘卢俊义。还希望能够上下打点,保住卢俊义的性命。可惜的是她被李固骗了,李固刚好要害死卢俊义。当她得知真相后,杀了李固,并且悔恨不已。然而,卢俊义已经不会再原谅她了。这么看来,她并不是非常可恨,她虽然客观上和李固好上了,但是被蒙蔽的。她现在已经杀了李固,并且承认了自己的过失,我们还要让她怎么办呢?
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她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我们不能把自己放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对一个弱女子求全责备。是宋江、吴用迫害她的丈夫,李固自私、阴险,趁火打劫,这些人毁掉了她的幸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的不公正,她就算有过失,那也是无心之过,罪不至死。有人说她不该不守身如玉,还是和李固好上了。可是,我们还是别忘了,她是个女人。女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斗不过命运。卢俊义有功夫,不照样被骗得团团转吗?燕青有功夫,李固要赶他走时,他不照样没辙吗?两个有功夫的大男人尚且如此,一介女流又能如何呢?潘金莲不就是死活不从财主,结果被卖给武大郎,最终毁掉了终生的幸福吗?李固已经赶走了燕青,勾结了官府,家里上上下下都被他控制起来了,贾氏能拿他怎么办呢?我们这样的新时期的热血青年有时都不得不向命运妥协,更何况封建时代的一个女人。更何况,我们有什么权利规定一个女人必须要为判了谋反罪的男人死节呢?
反过来说卢俊义,他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吗?夫妻应该患难见真情,他却把罪责完全迁怒于贾氏,这对贾氏公平吗?这场祸起因在梁山,卢俊义却只记得梁山救了他,忘了梁山当初陷害他。而对于贾氏,他只知道贾氏被李固玷污了,却忘了贾氏当初泪流满面地为自己担心。对于陷害自己的罪魁祸首能够忘掉仇恨,对于一时糊涂的妻子怎么就不能原谅呢?卢俊义自己就没有责任吗?如果能够听从贾氏的劝告,不就没有这么多祸患了吗?当贾氏劝他不要远游时,他说:“你一个女人家懂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从心底里是看不起女人的。对一个人好,不仅仅是物质上给她吃穿,还要从精神上让她感到双方地位是平等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他能够和妻子心心相映,李固能有机可乘吗?他有这个贼心也没这个贼胆啊!破坏这个家庭的家贼就是吃里扒外的李固,贾氏已经杀了李固,并且主动认错,为什么不能原谅?站到贾氏的立场上,她也是受害者。卢俊义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还算男人吗?
说到底,夫妻之间应该多一点理解和宽容。我不是鼓励大家出轨,而是当事出有因时,每一个人都应该多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大家有太多的无奈,不能最考虑自己的感受而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对方。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李灿的写字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1-29 16: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继续贴到3-5篇,链入年展总目录,明日挂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2-2 18: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捞起来!{: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

331

主题

1105

帖子

215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51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4-12-5 16: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山装王子 于 2014-12-5 20:37 编辑
【2014年展】中山装王子 考研的回忆
考研的回忆

其实我很不愿意提起考研,因为我在这方面有着曲折而痛苦的经历。最近几年,这些遭遇总是刻骨铭心,让我有怒无处发泄。我曾经打算忘掉,可是有些事情偏偏是忘不掉的。

我们的大学是一个二本二的师范学院,很多同学和我一样,觉得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不好,应该继续读研甚至读博深造。

我那个时候对文学和语言学非常热爱,我的部分作品也曾在学校的报刊和征文中发表,我那个时候也构思过几篇学术论文。于是,我的老师和同学都觉得我应该去考研,我的亲戚中也有很多人赞成我考研,他们说我不考研就是浪费。我也曾经向我的父母提出过这个想法,但是遭到了他们的共同反对。原因很简单,大学四年家里已经债台高筑,哪里还有钱供我继续读研?我只有一个哥哥在口头上支持我考研,他说:“你要考就自己去准备吧,不要想那么多!”可是哥哥那个时候也毕业没多久,自己过得也不好,因此他再怎么支持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要不要考研,我在大学时纠结了很长时间。那个时候我们的兄弟班(两个班课表一样,基本上是同样的老师教)有一个女生很欣赏我的诗文,在很多问题上都支持帮助过我。我曾经向她说过我喜欢上了她,但被她拒绝了。我觉得我和她也许以后不会再有任何联系了。

然而,有些事情总是有戏剧性的。她知道我会写旧体诗,懂诗歌格律,而她准备考语言学的研究生。语言学上也会提到诗歌格律,她不懂,自然想到要来问我。我觉得诗歌格律这个东西不是靠别人教,应该靠自己自学才能掌握,更何况现在的年轻人能像我一样静下心来研究旧体诗的人太少了,因此我也建议一般人不要去搞,弄得半生不熟、似懂非懂害人害己。我向她说出了我的这个观点。可是,她误解了,骂道:“你不就是会写诗吗?你不要自作清高,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其实读的书并没有我多,你做人也很失败,你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你不教,我找别人教去。”

我那个时候也是个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脾气也很火爆。我就顶撞道:“我当初学习旧体诗的时候谁教我了?你要学为什么不自己去研究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行吗?”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态度缓和下来了。有一天晚上她主动找到我说:“对不起,那天是我的态度不好,你现在能够教我了吧!”我就耐心地讲了起来,她听得也很认真。然后她让我和她一起在操场上散步。

她说:“其实我也有欣赏你的地方,像我们这个年龄能潜心研究诗词的人已经不多了。你对写作的狂热是我没有办法体会的,我觉得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像你这样严谨,中国就有希望了。”

我反驳道:“你恰恰说反了,如果大家都学我,中华民族早就不存在了。”

她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解释说:“谈恋爱的人会喜欢我这种传统迂腐的人吗?如果大家学我都成了光棍,到时候还会有下一代吗?”

她笑着说:“你太极端了,你会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的,即使我不喜欢你也会有人喜欢你。”

那一晚月光皎洁,我觉得月光下她的脸很美。她害羞了:“你老看我干什么?”

我说:“我想多看你一眼,尽管你并不好看。”

没过多久,她主动问我:“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喜不喜欢我?你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

我说:“喜欢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我,我喜欢你又有什么用呢?”

她急了,说:“我只想听是或者不是。”

我就直接答道:“是。”

于是我们就恋爱了,然而她给我提的条件是我必须像她一样去考研。我其实觉得如果真心爱一个人是不能提条件的,那样的爱情就带有功利性。可是,她提的本身也是我一直想的事情,我就答应了。她也确实给过我一些帮助,例如让我和她一起听考研培训讲座,出钱让我去买参考书、策划备考思路等。

其实,之前我也断断续续地看过一些书,做过考研英语的一些题目。本身就心烦,而且考研英语比四六级英语要难得多,我感觉复习了也没有多大进步。再加上家里的反对声音不断,我曾一度中止。现在有了女朋友的支持,我又重新筹划起来。

我们的班主任那个时候也在积极鼓动大家考研,也曾专门找过我。我说:“其实我很想考研,但是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学费还欠着呢!”

班主任说:“你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有些问题是可以克服的。另外,你如果要考,准备报哪个专业?”

我说:“古代文学吧!”

他说:“古代文学专业不好就业,你还是报写作学吧!你不是爱好文学吗?报写作学不是更好吗?有什么困难过年后我会帮你解决。”那个时候年轻幼稚的我就相信了他老人家的承诺。

我也按照班主任的建议,上网去搜索写作学研究生招考信息。可是,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始终不知道哪个大学会招写作学的研究生。我去请教其他的人,有人告诉我:“这简直是胡扯,文学院哪里有写作学专业的研究生呢?”弄了半天好像是在做无用功。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过年之后我还是痛苦地决定放弃考研,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摆在那里。就算考取了,家里把财路一断,一切都完了。我在这之前就发现,公费研究生越来越少,而且考试科目也在逐步增加。想想这些,我除了失望没有别的办法。

我做出放弃考研的决定后,一切的连锁反应出现了。我的女朋友处处找我的过失,和我分手了,还和另外一个准备考研的男生好上了。我们的班主任也反复无常。他刚开始说:“你这个小伙子怎么意志这么不坚定呢?有困难我可以帮你嘛!”当我真的打算找他帮助时,他又改口说:“你还是先就业吧,你现在的情况考研也不现实。”其他的老师也说我应该考研继续深造,可是我总感觉这无非是像劝身无分文的穷人在冬天要买棉衣一样,动听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既然不能考研,我当然要考虑毕业后的出路。我们师范学院当然首选就是当教师,我们的班主任也刚好是教高中语文教学论的。他指导我们在校内搞过几次试讲,可是我每一次都表现很差。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我教育实习的时候偏偏在高三,跟的是那个高中的教导主任。我在那一群实习的生里是唯一的外地人,物以稀为贵,我被他内定为优秀实习生。我实习结束后一个多月,到武汉做了语文教辅编辑。工作暂时稳定了,包吃包住,我想有一份工作也好,就基本上不再去想考研的事情。当然,要说我绝对不去想这个事情也不可能。我也曾经想过必要的时候再花好几年时间去准备,当然那也不过是想想而已。

直到2011年夏天,我已经在武汉工作了一年半。我厌倦了教辅编辑的职业,在两个学长赵立涛师兄和刘辉师兄的帮助下来到北京《演讲与口才》杂志社。赵立涛师兄那个时候是杂志社的编辑部主任。有一次我和他谈到了毕淑敏的一篇文章,毕淑敏在那篇文章中批判过一些年轻人,抛弃自己年迈的双亲不顾执意去考研,说难道人生还在乎这几年的蹉跎吗?父母一旦不在了那是终身遗憾。赵立涛师兄反驳说:“这种说法我不赞成,有志于考研的人就应该努力去准备,不趁年轻以后会更难。像你这样的人就应该去考研。”

偏偏我在《演讲与口才》杂志社没有取得任何进展,阑尾炎又很严重。我回家治病时就被杂志社下课了。手术后我想起了赵立涛师兄的话,决心再次准备考研。我想我现在能工作了,等身体好转了边工作边备考。

很显然,我的想法还是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但我已经下定决心。有一次,我刚打针回来,母亲还在絮絮叨叨,说我要考虑成家立业,不要老想着考研。我当时正在看书,一怒之下用手使劲抽自己的脸以示抗议。可能是气得太厉害了,我把早晨吃的饭全都呕吐出来了。

过年后我再次来到武汉,准备重新找工作,利用下班时间继续复习。我也到过华中师范大学,刚好我有几个大学同学在那里读研究生,其中也有我原来的女朋友。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都支持我,给过我很多资料。我自己也买了参考书。我同时也在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是,我四处碰壁,换了好几个工作都不如意,还曾被解雇过。我也想过继续找工作,可是一时间没有好的地方可去。

刚好这个时候我们县招支教生,父母催我回家。我只好怀着沮丧的心情带着那些资料回来了。

可惜,我一回来就感觉上当了。那一年,我们省取消了支教生,改为省里统一考试招录,支教合同自然就作废了。

我的父亲在中学任教,我就去中学做了临时工。我利用业余时间一面准备省编教师招考,一面准备考研。正在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我又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舒服。我很奇怪,阑尾炎手术不是早就做了吗?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会疼呢?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肾积水,比阑尾炎要严重得多。我又一次被送进了医院。手术后,债台高筑,身体也极其虚弱。我又在电视和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信息,原来公费研究生已经取消了。我只好又一次痛苦地决定放弃考研,也许这一生我也不会再回到考研的阵营中来了。

今天回想这些曲折的经历,我的心情是很沉重的。我也问过其他和我有类似考研经历的人,我们的感受是差不多的。作为个人,不考研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出路。然而,作为整个社会而言,当下的形势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为什么考研的科目会越来越多呢?为什么要取消公费研究生呢?人离开大学后考研的难度不是更大吗?讲到责任和义务时我们总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是当享受教育权的时候穷苦人家的孩子却不得不因为英语基础差、没有钱、没有精力等原因而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我不知道社会的公平正义何在。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李灿的写字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7

284

主题

4294

帖子

6326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326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4-12-6 15: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2014-12-10 02: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給管理员个人实名、简介、联系方式的版主,尽快将这些从短信息给她,版主要搞实名制。以前就要过资料,这次又给所有版主发了信息。
——代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

331

主题

1105

帖子

215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2-14 14:1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4-12-10 02:01
没有給管理员个人实名、简介、联系方式的版主,尽快将这些从短信息给她,版主要搞实名制。以前就要过资料, ...

但愿这是最后一次,否则我不再理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

331

主题

1105

帖子

215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51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5-1-2 11: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逸斋日志》后记
关于写作《云逸斋日志》的缘由,我在自序里已经讲过。这本书写作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波折。2010年元旦之后我就已经开始写了,内容包含很多方面。我当初的梦很美满,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出版、成名。我曾计划分2010年在武汉、2011年在武汉、2011年在北京、2012年在北京这样几个部分。可是,现实终究太残酷,我2011年去北京后一个多月就遭遇大变故,回家后一切都化成了泡影。到了2012年,我也曾想续写,但始终没有动笔。我那时候想继续考研,最终还是因病放弃。直到今年8月,我才重新续写,计划写到年底为止。刚好这时,《新课程》的编辑张智宝先生也和我联合搞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答应把我的这本书放在上面连载。我想,没有纸质书,有电子书也可以,就答应下来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张智宝先生的微信公众号不再发布我的这些日记。我找他交涉了很长时间,依旧不了了之。我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也许他本身也很忙吧!我再次有了“荷戟独彷徨”的感觉。
今天,这本书已经算是完稿了,我也不打算再续写了。至于我有生之年能不能出版,我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接下来我将进行这本书的整理、修改、校对。我今后可能再也写不出这样的日记了吧!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李灿的写字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

331

主题

1105

帖子

215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151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5-1-2 11: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逸斋日志》自 序
早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写作学老师夏元明先生就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得意弟子刘辉。那个时候刘辉大师兄写了一本日记体散文《尘埃的独白》。我本人没有买这本书,但我的同学中有人买。我对他的印象刚开始并不怎么深刻。直到我参加工作之前才从同学那里借来这本书翻了一下。坦白地说,我对这本书并不是非常看好。给我的感觉,这就像是一本流水账,连吃饭、上厕所这样的事情都写,里面甚至还有一些错别字。这让我很失望,与我的期待相差很远。文学就要对生活有所提炼,怎么能不加取舍呢?
当然,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刘辉大哥的好感。我看过他的博客,也听过他的演讲。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他看过的很多书是我没看过的,他思想的深度也是我达不到的。我不是一个喜欢崇拜人的人,但我必须说,他确实是我们黄冈师院年轻人公认的榜样。
我离开黄冈去武汉的时候就有一个想法,要模仿刘辉大哥的《尘埃的独白》,也写一本日记体散文。与《尘埃的独白》不同,我希望能增加文化学术的比重,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刚好,我实习的时候,有个学生送给了我一个笔记本。我打算就把日记写在那上面,等有电脑了再录电子稿。
我来到武汉做了教辅编辑。同事将我领到宿舍楼下。我一看,围墙上有“龙舒堂”三个大字。我刚开始准备将这本书命名为《龙舒堂日记》,后来觉得还是改个名字为好。《周易》中有“风从虎,云从龙”,我决心用“云”代替“龙”;“舒”有“舒服”的意思,“舒服”和“安逸”是近义词,我决心用“逸”代替“舒”;“斋”和“堂”一样,都表示处所;博客、QQ空间都把个人的日记叫做“日志”,我决心用“日志”代替“日记”。于是,我就把这本书最终定名为《云逸斋日志》。
到了公司后,我惊奇地发现,我们的课本、教辅资料和试卷中有很多错误。我就把这些东西写进了日记里。我自己也看过很多书,我把自己的感想和发现也写进来了。
到了2011年7月的时候,我因为黄冈师院两位老大哥刘辉和赵立涛(《演讲与口才》学生版原编辑部主任)的帮助,进了北京演讲与口才杂志社。我最初的想法是将这本书分为“2010年,在武汉”“2011年,在武汉”“2011年,在北京”“2012年,在北京”四个部分。
然而,我的梦很快被现实打碎。我到北京后发现自己有阑尾炎,不久又被杂志社下课了。我的写作计划被迫终止。几个月后,原来帮助过我的刘辉大师兄也失业了,后来我们的联系就少了。前段时间,我得知,赵立涛师兄也离开了演讲与口才杂志社。我感觉一阵莫名的辛酸。
这本书于是就这样草草收场,里面难免有很多问题,这些责任由我自己承担。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李灿的写字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