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1
贵宾
   
- 积分
- 3637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本帖最后由 襄江东流 于 2014-12-1 23:36 编辑
( 传说故事)梁子湖
一
很久很久以前,高塘县有一位寡妇,人们叫她高氏女,年近五十,心地善良,为人本份,种着两亩薄地,又善紡线织布,穷苦日子倒也过得下去。膝下有一儿子,名叫高小宝,十二岁,聪明活泼,口齿伶俐,读不起书,天天帮着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一年小满节过后的一天,高氏女门前来了一位道人,面目清癯,高绾发髻,身着皂色道袍,肩挑一担红红的桃子。道人卖桃子,高氏女感到奇怪,更奇的是,他口中念念有词,叫人难得听懂:
石狮张血口,
快买大红桃。
竹木扎成排,
排中藏玄妙。
玄妙不可泄,
彼时自知晓。
生死自有命,
在劫定难逃。
小宝要吃桃子,高氏换了一升麦子的桃子。此时日已中天,高氏请道人到家中吃饭。道人很是感激,告诉了偈语中的秘密:“大嫂,你们这里不久就要发生天大的事,许多人难逃厄运。这是天机,万万不可泄漏。”
高氏大吃一惊,忙问:“什么时候发生?”
道人说:“高塘县衙门前有两头石狮,石狮口里流血的时候。”
高氏听罢,心惊胆颤道:“施主,我们怎么逃命呢?”
道人答道,“见石狮口里流血,扎个排自有用处。”
小宝在旁插嘴:“一见石狮口里流血,我就满街敲锣,叫大家扎排逃命。”
高氏说:“还是我儿心善,营救众人,大义善举,日后定有好报。”
道人急切地说:“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只可自救,不可救人。”
小宝说:“见死不救,良心何在?”
道人说:“我已有言在先,‘生死自有命,在劫定难逃’。”起身告辞,走到大门口,又回头对母子二人说,“什么都可以救,千万莫要救人,切记,切记。”说完,消失在门外的人流中。
二
高小宝不分白天黑夜,常常到县衙门口,看那对石雕狮子口里流血没有,生怕延误众人逃生。
小宝的举止,引起了县衙对面猪肉铺张屠户的注意。他见小宝时不时到县衙门口,望着石头狮子发呆,便起了疑心,走出店门,来到小宝跟前,说:“你光往这里跑,鬼头鬼脑的,要干什么?”那张屠户长得肥胖,满脸横肉。
“看狮子呗,你看,它们多威武,象是在吼叫。”小宝巧言应对。
“小东西,在撒谎,一天来许多趟,总看不够?分明有隐情。你很不诚实,这不是做人的根本。你娘是这样教你的吗?”
仅十一二岁的小宝,很单纯,张屠户说他不诚实,感到委屈,又说他妈沒有好家 教,心里急,便脱口说:“一个道长说,石狮口里流血就要发生大事。”刚说出口,他后悔了,可是已经迟了。
张屠户追问:“发生什么大事?”
“道长说,天机不可泄露。是什么大事,他没说。”张屠户无奈,回肉铺了。小 宝回家告诉妈妈遇到屠户之事。高氏对小宝说,“张屠户知道此事,兆头不好。”
碰见张屠户的第三天清早,小宝急冲冲跑回家,“妈,不好了,狮子口里流血了,我们赶紧行动吧。”事情重大,马虎不得,高氏带小宝来到县衙前。她见两头石狮口里都有血,但一个口里多,一个口里少,再仔细观察,见血是从狮嘴侧面涂抹进去的,留有涂抹痕迹,根本不是从咽喉流淌出来的。高氏牵着小宝回到家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血是被人抹进狮嘴的,不能算发生大事的预兆。此人就是张屠户。他心性不 他做得出这等事。去年冬天,我们揭露他卖病猪肉、死猪肉的事,他记恨在心,寻机报复。我们不声张,不行动,以静制动,仔细观察,见机行事。”小宝非常佩服妈妈的分析和决断。
石狮口里抹血之事,确系张屠户所为,见小宝母子未上当受骗,更未发生什么异 常大事,也就不在意了。
一天夜半时,小宝跑回家来,对妈说,石狮口里真流血了。母子俩人点亮灯笼,来到衙门口,看得一清二楚:两头石狮自喉咙里流淌着血液,满嘴殷红,地下还积着一摊血;狮眼里竟流出一滴一滴的晶莹泪珠,很是凄楚。果然是发生大事的凶兆,全县民众将面临灭顶之灾。高氏对儿子说:“宝宝,按我们商量好的意见,马上行动。”小宝刚要走,妈妈又叫住他,“宝宝,你违背天意,要救全城全县的人,不怕上天报复吗?”
“妈,以我一条命,救得许许多多百姓的命,值!”小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妈妈会心微笑,“快去吧,我的好儿子。快把熟睡中的百姓唤醒。”
三
小宝在大街小巷奔跑,提着一面铜锣,敲打着,“噹噹噹”的声音响亮又急迫,人们从睡梦中被惊醒,又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喊着:“乡亲们,大灾大难就要发生了,快快扎好竹排木排,准备逃命吧!”小宝又跑出城,爬上一座小山,站在山顶上,敲着锣,喊着话。他还去了许多村落,他要把灾难降临的消息告诉全县的人。锣敲破了,他仍在敲;嗓子哑了,他仍在喊;鞋磨破了,他赤脚走。小宝回到家时已是巳时时分,精疲力竭,话也说不出,脚也站不稳。妈妈见状,好生心疼。他做了件大事,很是兴奋,吃过饭又帮着妈妈扎木排。
人们听见小宝的喊声,行动起来:收拾值钱的东西,有竹子的扎竹排,有木料的扎木排。也有不相信小孩话语的,睡着懒得动。
整整一上午,天依旧是那么蓝,风依旧是那么柔,人们在惊疑、惶恐的情绪中观望着、准备着、等待着。午时一到,突然天昏地暗,狂风骤起,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地在震颤,人们在呼喊,滂沱大雨,铺天盖地。
大地在沉沦,房屋在下降,洪水在狂奔,人们呼天喊地,争抢着爬上竹排和木排。倾刻之间,不见了房顶,不见了树稍,不见了城外的山冈;只见洪波滚滚,一片汪洋,只见竹木排如一片片树叶在洪波中漂动。
倾刻间,好端端的高塘县沉没在水底,还雷劈了瓦窑懈(今武汉江夏区湖泗),火烧了铁铺村,长高了马山。
四
雷电消失了,骤雨停歇了,云雾消散了,太阳露脸了,但湖面上依旧风疾浪高。高氏母子的木排在茫茫无边的水上漂流。母子俩从一块漂浮的木板上救起一只惊恐的猴子,紧紧抱在怀中;从树梢上救下一窝刚会试飞的喜鹊,喂给麦粒;从漩涡中救起一条蟒蛇,安放在木排中央;一只碗口大的蜘蛛爬到木排上。
远处,一个人紧紧抱住一棵圆木,每当浪头冲来,头被压在浪中,当浪头过去,头又露出水面。他挣扎着,呼喊着:“救命!救命啊!”却没有多少力气,喊声是那么微弱,那么凄惶,那么可憐。
“娘,去把那人救起来吧。”小宝对娘说。
娘说:“道人告诫我们,不可救人。你忘了吗?”
“见死不救,于心不忍,别想那么多,快去救人吧!他已经不行了。”不等娘答话,小宝划动手中的木板,让木排靠近那求救的人。
儿子小宝不计后果一心救人的行为,让高氏感动,没再表示反对,帮着划水,使木排快点靠近求救的人。
小宝最先看清求救人:浑身肥胖,满脸橫肉。“娘,是张屠户,救吗?”
“此人心朮不正,非良善之辈。我们救他一命,该知悔悟,改恶从善吧。救!”
小宝伸出竹竿将张屠户救到木排上,高氏给了些干粮他吃,渐渐恢复了元气。
小木排增加了两百多斤重的张屠户,行驶很不灵便,每当浪头打来,都有侧翻的危险。“不要乱动,不要惊慌,保持木排平稳。”高氏发出口令,小宝勇立排前,双脚叉开,极力保持木排的平衡,那些动物象是听得懂话,一动也不动,倒是那大腹便便的张屠户躁动不安,时而站立,时而坐下。他为自己的死活担惊受怕,他要改变危险局面,保住性命。
当又一个浪头冲向木排时,张屠户突然出手,从背后把小宝推入水中,又回过身来要推小宝妈,说:“对不起你娘儿俩了,为了我活命,请你们龙王爷那里去吧!”
没等张屠户到高氏近前,机灵的猴子蹦到他胸前又撕又咬,顿时肌肤抓烂,鲜血淋淋。一群喜鹊飞起,狠命啄张屠户的眼睛。大蜘蛛吐出蛛丝,把他的手脚死死缠住。张屠户疼痛难忍,又瞎了双眼,鬼哭狼嚎般叫喊。高氏乘势把他推进水中。这位秉性坏、作恶多、恩将仇报的人间败类,得到了应有下场。
在和张屠户争斗的同时,大蟒蛇游进水中,用尾巴卷起小宝,送回排上。
木排斩风劈浪,继续前行。小宝母子在蒼茫的洪水中寻找可以安身的陆地。
五
小木排载着母子俩和四条小生命漂流了三天三夜,来到一个水中的孤洲上。孤洲虽小,不到半亩地,但有了安身休憩之所,免去了风浪之险,母子俩喜出望外,就安顿了下来。
娘俩在最高处铺上棉絮,倒在上面就就睡着了,几个小生灵护卫在母子身旁。
第二天,母子俩睁开眼睛时,奇事发生了:孤洲变成了几十亩大的小岛,北端有一片树林,林边是一排小茅屋,南端是一片荒丘。娘儿俩将小生灵们安置在小树林里,找了一间茅屋住了下来。后来又有一些人来到小岛。人们在岛上垦荒种地,结网捕鱼,栽桑养蚕,绞草施肥,种稻植棉,繁衍生息,直至今日。
人们为了纪念好心的娘儿俩,便把这个岛叫“娘子岛”,把浩翰无涯的大湖叫“娘子湖”。数千年来,人们这样叫着,叫着,娘子岛叫成了“梁子岛”,娘子湖叫成了“梁子湖”。
据说,秋高气爽的日子,湖水清亮明净,驾一叶小舟,来到湖心,朝水底观望,可以看到当年高塘县城的屋宇、街道和城墙,还可看见县衙前那对石雕狮子哩。
讲述:明右卿、凡泽夫、罗玉生
采录:李国良、虹川
改写:胡绍林 2014年6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