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邊緣人 于 2014-12-3 10:09 编辑
秋语乡情
——故乡就在那儿,从未走开 近期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放上一些来自故乡风景的照片。触景生情,一下子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很久之前的往事,想着想着,惆怅满怀,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念旧的思绪就会愈发强烈。一段段往事如一张张精彩的电影胶片在脑海里放映。想念那时的家乡,想念儿时的同伴,想念我的亲人们…… 那时的家乡人多,每家每户孩子也特别多,有的一家七八个孩子,最少的也有三四个,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民风纯朴,村民团结,一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饭时大家都端着碗聚在一个约定俗成的地方,或站或蹲,边吃边聊。吃饭时大人们最喜欢干的事儿就逗别人家小孩,让孩子喊他“爸”,或是骗孩子们将手中的碗摔到地下,大人、小孩笑声不断、其乐无穷……现在的家乡,每家每户老旧的门上都挂着一把锈铁锁,残砖败瓦,寒风一吹满眼萧条。村里好多人都在外面工作买房进城了,家里只剩下几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就如同点燃的煤油灯一样,油尽灯枯,与村庄一起慢慢的走向衰败迟暮。 儿时的同伴们,你们现在都在哪儿?想必都生活得很幸福吧!我们长大后就像是莆公英种子,风一吹就把我们都吹散了,散落到哪儿就在哪儿安了家。我们村一起长大的十几个女孩只有我和寒烟读书多点,其她的女孩有的读了小学,有的小学没有毕业就不读了,回家帮父母做农活,早早的就嫁了。那时我们一起挖草皮,雨后一起捡地衣,一起扯猪草,一起放牛,一起跑到河里抓鱼,一起玩儿,一起疯,一起闹。不知你们是否和我一样,会时常在不经意的时间想起我? 那时,大人们都在为生存而忙碌,而我的母亲则特别的忙。在我的记忆里,爸爸是手艺人长期不在家,妈妈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包括下雨天她也是安排的满满当当。我很小的时侯因为心疼妈妈,就学会帮妈妈干活,其实好多活儿自己也是干不动的,总是逞强偷偷的干。心想我多干一点妈妈就可以休息一下,可是妈妈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我很小都要带着两个弟弟,做饭、洗衣服,有一次掉到水塘里差点淹死,幸亏一个路过的人把我救起,等到妈妈回来后,我清楚的记得,她没有滴一滴泪,硬是把我脱得精光,用扫帚条把我死打了一顿,我想妈妈一定是爱我的,只是当时硬心肠的打我,才会使我记得下次做事要更加小心些。 有一年夏天的中午,我们姐弟三个放学回来,妈妈忙着在地里干农活,收工晚,中午饭还没有开始做,我怕上学迟到在那里边哭边跺脚,妈妈说:燕儿,你烧火我做饭,妈妈很快就做好不会迟到。我就心不甘情不愿的坐到厨房准备烧火,不晓得是什么原因,我当时划了好几根火柴就是没有点着火,我一生气就把剩下的火柴全部扔到柴火里面了,妈妈过来一把把我拽起来,并很快地就生好火,忙上忙下,看到我杵在灶边,妈妈生气的就用火钳敲我的腿想让我离开,我的腿上马上被烫出了两排水泡,当时我也感觉不到疼的,照样犟在那里不肯走开,妈妈这次流了泪,不知是因为我太倔犟气的,还是觉得自己出手重而心痛。 故乡就在那儿,从未走开。而经过岁月洗礼,时代的变迁,家乡的山山水水早已物是人非,家乡的亲人们也慢慢走完人生旅程,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唯一留下不变是一口浓浓的乡音和一颗牵挂的心,希望家乡越来越富裕!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