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邊緣人 于 2014-12-5 20:51 编辑
----记我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 我奶奶走的早,在我父亲十几岁的时候生了急病走的,我小时候基本是在隔壁祖奶奶的帮忙下带大的。稍微记事时,隔壁家王奶奶常给我讲起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 我爷爷是孤儿,总在地主家做长工,也就是帮忙放牛。爷爷30岁了还未娶到媳妇,后来被日本人抓去做伙夫,也就是那时别人说的小日人。 我奶奶是个苦命人,小时候她的父亲死的早,母亲改嫁后,就将她送到别人家做童养媳。 那年,爷爷跟着日本人来到了宝林王家湾,就是在这里,爷爷遇到了奶奶,因为爷爷长像帅气,奶奶也爱慕爷爷,慢慢地俩人暗地里就好上了,并开始计划一起逃走。一天夜里机会终于来了,爷爷约好奶奶半夜在村口碰头,爷爷一见到奶奶就拽着她散开了腿逃,并在天亮前逃回了爷爷家。 爷爷那时其实没有家,两个人一起寄住的房子是人家地主王奶奶的。因为爷爷比奶奶大了十几岁,所以爷爷十分疼爱奶奶,两人一起走路时还经常背起奶奶,在民国时代你们能够想象这样的行为吗?简直新潮得很,别人都会指指点点,可爷爷每次还是那样不管不顾的,背着奶奶走,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可幸福哩!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好几个月,说来也怪,把奶奶收作童养媳的那家人居然没找上门来。按王奶奶的解释是:也许兵荒马乱,那家人根本不晓得爷爷家在那里;又或许一个在城北一个在城西几十里地,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也算相隔太远。总之,一直没人找上门来。有一回,奶奶想娘了,半夜里还和爷爷偷偷回过一次家,告诉她娘家自己到别处安身了。 一年后,奶奶怀上了我的父亲,肚子里的宝宝也有几个月大了。 这时,传来消息,奶奶的继父去世了。奔丧是必须回的,琢磨来琢磨去,他们觉得结婚这么久了,娘家和童养媳家相隔几里地,再加上奶奶也怀孕了,应该是不会再找上门,两人便大胆地地往宝林去。哪知,爷爷和奶奶刚走到宝林,就被童养媳一家在村口堵上了,他们把爷爷痛打了一顿,还五花大绑地把奶奶给绑了回去。到家后,他们家人怪怨奶奶,还用鞭子抽打她,可怜的奶奶为了保护腹中的胎儿,便弓身趴到地上,让他们抽打她的后背。打完后他们将奶奶关进了一个房间,也不给她饭吃,就饿着,惩罚她。 为了充饥,也为了保住胎儿的生命,奶奶翻箱倒柜地好不容易在屋子里找到了一小罐用来作种的花生米,她一天才吃一点才上总算是保住了腹中的小生命。爷爷呢,他着急啊!但他白天必须躲起来不敢出门,到了晚上他才偷偷去看看,连续找了几个晚上才找到奶奶被关的小屋。为了将奶奶偷偷救出来,凭着平日里的练就的“基本功”,他一口气把奶奶背了几十里地,总算背回了家。 那家人后来找到爷爷家要带人走,爷爷打死不放人,两家人便到应山官府打官司。双方把事情陈述清楚后,法官便开始判决,从判决之日起,如果奶奶到了应山城北就是那家人的媳妇,如果奶奶一直在应山城西就是爷爷的媳妇。现在想想,民国的法官判此案也有几分荒唐,但不无人情,也有几分道理。 自此,奶奶便再也没有回过城北宝林娘家,就算连奶奶的母亲去世,奶奶都不敢再回宝林,如愿以偿的和爷爷生活在一起。 也许故事到这里就该美好的结束了,但人生的故事从来都不是波澜不惊的。爷爷和奶奶的爱情长跑因奶奶的辞世提前戛然而止。38岁的奶奶,就离开了人世。至此爷爷带着孩子从没再续弦,凭着对奶奶的思念和对孩子的爱,爷爷一直活到78岁安详离世。 童年时长辈们对我诉说的这段故事从未淡忘。今天再次提起,依然觉得它更像传奇!别的不说,至少爷爷、奶奶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精神让人动容!我为奶奶勇敢地摆脱封建陋俗而钦佩,更为她勇敢追求自由自在的真爱而自豪。换做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囿于习俗和恩亲,会像他们那样,为爱而勇敢活一回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