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四川
- 精华
- 11
中士
 
- 积分
- 367
IP属地:四川省广安市
|
华蓥山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
华蓥山的扬名,却要借着峨眉山的恩赐,常常把华蓥山誉为川东峨眉。
峨眉之扬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她的钟灵毓秀,所谓峨眉天下秀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就是说她是佛家圣地,有观音菩萨的道场,还有皇帝拨专款修建的庙宇,武侠小说中,还有著名的峨嵋派,就是白蛇传中的青蛇,也是在峨眉修炼才幻化成人的。像这样的风水宝地,朝圣者肯定是络绎不绝。峨眉山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终年不绝。
那么,华蓥山既然有川东峨眉之称,定当有与之相当的山水清音和云集的香客了。
我曾经不可选择地在华蓥山宝鼎脚下生长,因为我的父母就是宝鼎脚下的普通山民。宝鼎是华蓥山的最高峰。华蓥山古有著名的八景之说,而宝鼎连云就是八景之首。若是天晴时,站在宝鼎,极目远眺,可以看到远处蜿蜒的九段嘉陵江水,那黄中泛红的嘉陵江水,就像传说中腾飞的中国龙。这一点我在八十年代初期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第一次登上了宝鼎,亲眼证实了。由于生活的艰辛,缺衣少食,我生活在幽静的华蓥山区,却不能享受大山的清幽带来的享受,感受到的是大山生存的艰辛和无边的寂寞。宝鼎的庙宇早已不复存在,远远近近的香客,在断壁残桓上顶礼膜拜。经过几十年的阅读和行走,我渐渐明白了,川东峨眉,更多指的是华蓥山的极盛香火,堪与峨眉一比高低。
人都是从入世走向出世的境界的。走出华蓥山之后,我常常羞谈自己从哪里来。我怕回到华蓥山去,希望离他越远越好。慢慢的,华蓥山,华蓥山宝鼎,从我的心中淡去,去到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任凭我在外面,无力地打拼。渐渐地,我有了一些身份,也借了返乡之机,寻找旧迹,多少有些衣锦还乡的意思。于是,我几次登上宝鼎。每去一次,宝鼎的庙宇比上一次都有明显的变化,正在不断恢复旧日的风貌。而我不过是一个参观者,并没有感到宝鼎寺庙中的佛教对心灵的救赎。当我终于成为名利的弃妇,身体也接受了花天酒地后最严厉的惩罚,我开始思念华蓥山,开始怀念那山中的岁月,我盼望回到华蓥山中去,不再做没有母亲的游子。
华蓥山地区,属长江流域,内陆季风气候,春夏之际,喜下梅雨,秋冬之际,又常常阴雨绵绵。这样的天气,困扰我回到华蓥山朝圣的脚步。
马年深秋的一个双休日,天空出现了一轮红日,一扫大地连日的阴霾。我知道这样的天气,站在宝鼎,一定可以看到我年轻时看到的九段嘉陵江水。
我觉得应该立即马上朝宝鼎奔去。
宝鼎,一地连三县,邻水,华蓥,合川,在此相会,千百年来,四面八方的香客,披荆斩棘,将华蓥山宝鼎踏出了几条朝圣之路。而今,又修起了一条公路,可以免去登山之苦。我们的车子在进山的途中,被泥石流阻隔。此时,我们抬头仰望,宝鼎如天上的楼阁,出现在我们面前。老乡告诉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地方绕到对面去,就可以开到宝鼎上去了。我们立即掉转车头,向另一条路奔去。一路上,我们看见大山恢复了他往日的宁静,各种野草自由生长,成为大山的主人。最为出色的是红籽,小小的枝头上挂满密密麻麻的通红的果实,像深秋里无数大山的眼睛。漫山遍野的茅草,骄傲的举起她极为丑陋的狗尾巴花,在阳光下炫耀,在山风中歌唱。我们被这一山的美景陶醉了,常常停车驻足,几乎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原来,大自然才是最美的。
当我们把车开上宝鼎的时候,雾气已经捷足先登,将宝鼎乃至整个山顶,包围得严严实实。我没能看到远处的嘉陵江那游弋的长龙,我站在这我思念的神奇的宝鼎光明寺前,似乎参透了人生的许多奥妙。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发现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的法门,普度众生。原来,人生的法门在于放下,放下执着,放下贪欲,放下邪念,放下一切,才能自救。
在宝鼎大雄宝殿的佛陀前,我双手合十。从此,不论我身处何处,我都是身穿凡衣的云游僧侣。
南无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