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6
中士
 
- 积分
- 34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
第三十六章:婚姻(接亲之三)
这天是个好日子,隔壁邻村的人也有人结婚,在必须经过的狮子河大桥上,我们家的娶亲队伍,为了抢先到达桥头休息,早就加快步伐,在下午将近3点的时候,我们的队伍完全上了狮子河大桥,这个时候所有抬嫁妆的年轻后生,成年人都把嫁妆在桥中间一横,全部到河里的坝梁上玩耍去了。
这时,二妹的花轿就在接近桥头的地方落了轿,但二妹是不能下来的,早就有女方送亲的高亲客,来给男方抬嫁妆的人做交代了。这个交代就是给红包,发喜烟。希望大家早点赶路,别误了我们那边结蜡(结婚时间的一种必须仪式,跟拜天地一样的仪式)的良辰吉时。
这些年轻人很爱玩,他们也很清楚,什么时间该走,什么时间不该走,还有那边另外一家来结婚的队伍,也正朝这里开来。农村人结婚也讲究先到为君,后到为臣的规矩,所以隔壁村的迎亲队,远远的将嫁妆停驻了。等着我们这边的人马先过。
按照规矩,两位新娘是必须交换手帕。这时二妹走出轿门,轻轻的移动莲步,与前来的新娘子交换手中的丝帕,都轻点一下头,打个照面,算是相互认识。然后又各自走回轿门,拉下来轿帘,等待出发的时间。
这个时候,年轻后生们都有些闲不住了,看见前来送亲的漂亮的妹子,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那些妹子们也不计较,只是不搭腔,让后生们自己没趣。
二妹的送亲中,一共八个待字闺中的姑娘,其中就数二妹娘家舅舅的三表妹人才长得好,一汪汪清澈的眼眸,看人时仿佛说话一般,都能读懂你的内心世界。
娶亲的队伍,终于又向着蜿蜒的山道上进发了。在茶马古道上,娶亲的队伍中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照应声。“前头大拐弯”,“后头慢慢圆”……那些抬嫁妆的人很细心,毕竟这些东西,别人花钱费米多不容易,虽然他们有时很轻狂,但是该小心的时候,照样一点不含糊。
别看年轻后生们虽然轻狂年少,但是大家都知道东家办置嫁妆的辛苦,所以就格外的小心,在嫁妆队伍前面,两个带着砍刀的中年人负责砍妨碍嫁妆的柴草树枝,只要对嫁妆通行有妨碍,这两个人就走上前去,一通乱砍,大路就变得顺畅多了。
在古道上行走大约半天多的路程,就远远的望见桐子坪镇了,我们男方这边的亲戚很多人都着急的往山那边眺望,深怕错过了娶亲队伍来的时刻。很多小孩一看见娶亲的队伍,从漫塘黑垭那个山崖口一冒头就高兴得直蹦。有的孩子还直接去迎接娶亲的队伍去了,他们有的还远远地跑出了四五里地呢。跟着抬嫁妆的队伍一起往家中赶。
今天云秀也在我家帮忙,她的母亲也在,要知道在我们镇上举行这样一场婚事,得需要很多的劳动力与妇女帮忙,洗菜,下厨,洗碗,打饭……样样都离不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