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12|回复: 6

“呼格案”专案组组长冯志明被带走调查(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12-18 20: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制造冤案者绳之以法,让冤死者的沉冤得到昭雪,好!
2014年12月18日 19:39
来源:新华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0人参与 0评论



记者18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呼格吉勒图案专案组组长、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长冯志明,因涉嫌职务犯罪,已于17日下午被检察机关带走,接受调查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长冯志明
原标题:呼格吉勒图错案追责:专案组组长冯志明被调查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18日电(记者汤计、贾立君)记者18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呼格吉勒图案专案组组长、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长冯志明,因涉嫌职务犯罪,已于17日下午被检察机关带走,接受调查。
1996年,呼和浩特市“4·9”女尸案即呼格吉勒图错案发生时,冯志明担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专案组组长。
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宣判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对错案责任问题进行调查,并严肃追究责任;当日下午,内蒙古高院成立调查组,对法院系统造成错案错判负有责任的人员依纪依规展开调查。1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成立调查组,对检察系统造成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人员展开调查。同时,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宣布,经对1996年“4·9”案进行审查,已就赵志红的该起犯罪事实向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追加起诉,指控赵志红构成故意杀人罪、强奸罪。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毛纺织厂宿舍旁的女厕内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前往公安机关报案的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工人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17起案件中包括“4·9”女尸案,从而引发媒体和社会对呼格吉勒图案的广泛关注。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再审判决呼格吉勒图无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12-18 2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呼格家属望春节前完成国家赔偿 不接受104万

2014年12月18日05:36    来源:新京报   
今日傍晚,李三仁夫妇与律师签订代理协议,正式启动申请呼格吉勒图案的国家赔偿,其家人希望能在春节前结束这一工作。

有消息说,呼格家属至少可获104万元国家赔偿,对这一数目呼格吉勒图母亲表示不会接受。

尚爱云表示,申请国家赔偿,一切依据国家的相关条款,不会漫天要价。但如果是网上所说的140万或者104万,“肯定不会接受”。

对于国家赔偿的具体数额,呼格家属有比照的标准,分别是海口故意杀人冤案、浙江叔侄奸杀冤案以及发生在内蒙包头的王本余奸杀冤案。三案当事人,海口的黄家光入狱17年,获赔160多万元;浙江张氏叔侄入狱10年,获赔220余万元;包头奸杀冤案,王本余入狱18年,获赔150万。

“这些人都还活着,关键我儿子都死了!”尚爱云表示,如果呼格吉勒图还在,以他在烟厂的工作,现在一家人的生活都会很好。

呼格吉勒图的大哥昭格力图表示,希望能在今年春节前完成国家赔偿,以便这件事早点了结,一家人过上普普通通老百姓的生活。

1996年4月9日,呼和浩特一公厕发生奸杀案,18岁的呼格吉勒图被认定是凶手,62天后被执行死刑。今年12月15日,内蒙古高院对呼格一案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记者谷岳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1

主题

3685

帖子

4429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29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2-18 21: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此人没有当今所说贪腐,滥用职权的话。就没有一个人承担的责任,想一想,当时的时代和环境,公检法三家,哪怕有一家负责的话就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还有省高院,最高法都没有责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12-19 14: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律师

  理性对待每个人

  呼格吉勒图的父亲李三仁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家人已从网上看到冯志明被带走调查的信息,“大快人心,终于得到报应了”。李三仁同时称,希望当年办案人员能够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也应该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来判”。

  代理律师王振宇称,目前无法判断冯志明在呼格吉勒图冤案酿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才酿成的呼格吉勒图冤案,现在冯志明仅是刚被带走调查,他在此案中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不好说,虽然他是组长,但不见得所有的都是他说了算,即便是在侦查中说了算,在整个公安局,以及后面的检察院、法院环节他也不一定能决定得了”。

  王振宇律师认为,“冯志明在造成冤案的过程中到底起多大的作用,还是需要侦查的,理性对待每一个人才是法治,这包括对当年办案人员的调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12-19 16: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呼格吉勒图案追责启动 网民呼吁第三方介入中国新闻中国青年报 2014年12月17日 07:26
原标题:呼格吉勒图案追责启动 46.9%网民点赞
  看似皆大欢喜的呼格吉勒图案(以下简称“呼格案”),却不那么一帆风顺。呼格案公检法办案人员全部接受调查、呼格案部分参与办案人员名单曝光、呼格案真凶赵志红曾写偿命申请为其喊冤……12月16日,随着众多媒体的推动,网民言论已不局限于点“赞”和点“烛”。
  46.9%网民对公检法调查追责点赞
  16日的舆情,随着媒体的持续追踪不断变化。其中呼格的弟弟那句,“(办错案的人)我都不会原谅他们!”引发了网络的共鸣。
  从12月15日19时至16日19时,中青舆情监测室随机抽样了2000条与“呼格案再审宣判”相关的网民观点(已合并转发信息、删除无观点信息,部分网民意见含多个观点,故意见总数大于100%——记者注)。结果显示,71.3%的网民关注呼格案问责的进展,相关词频达1164次。其中,46.9%的网民对内蒙古自治区公检法全面调查追责点赞,并督促“及早惩治炮制冤案的‘凶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网民表示,“支持严查办案者!给呼格家一个交代,给法律一个交代,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给后人一个交代!否则相关责任人无法处理,判无罪也意义减半。”
  还有网民认为,追责不能“黑箱”操作。
  “需要将细节公之于众。”网民“Desiree_Lulu”认为。
  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高中教师刘义杰发文指出,要重塑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就需要对冤案制造者追责,“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此类观点占关心问责网民数的36.6%。
  21.8%的网民呼吁“第三方介入”以免“官官相护”
  21.8%的网民表示,对内蒙古公安、法院系统的“自我追责”不信任。
  网民“珍藏时间记忆”提出,内蒙古警方应当集体回避对呼格案涉案警员的调查,改由其他省份或机构重启调查程序,继而逐步起诉、判决,方显公正。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网民对“追责”高度关注,反映出公众对正义的渴望,也意味着人们对司法机关的期待。2014年,多起冤案昭雪,点燃了网民心中的希望之火。需要注意的是,七成网民的关注,也意味着舆论风险。如网民对结果失望,则舆论有偏离理性发展的可能。
  也许正如网民“跳大神”在微博上的感慨:“诚然,官方调查只启动了一天,内蒙官方宣称,一切都需要等待调查结果,这符合法治精神。但是,官方需要明白,我们等待‘草菅人命’者付出代价,已经等了9年。”
  62.1%的网民关注“国家赔偿”,26.6%网民提出要“追偿”
  16日,众多媒体报道呼格吉勒图家人或获百万国家赔偿,在具体支付时,还会考虑呼格父母的生活费等。
  一时间,“呼格案国家赔偿会有多少”、“国家赔偿怎么赔”等问题,都成为网民热切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统计中发现,62.1%的网民关注“国家赔偿”。
  对于媒体得出的104万元、140万元等金额,31.7%网民表示,“赔的太少了”。“一条人命才值100多万,真的太廉价了。”网民“crystal_叶小叶”这样评论。网民“殇阙寒”认为,在这样的赔偿下,“犯错误的成本真低廉,难以杜绝冤案再现”。
  与此同时,26.6%的网民呼吁进行追偿。
  “用公民的税款来补偿渎职人员的错误,这不公平!反对用纳税人的钱为当年办案人员的错误买单,应当谁的责任谁赔!”网民“幻想美梦成真”的观点更加激烈。
  网民“落落千金报”认为,国家应向渎职人员索赔,同时,“要国家赔偿,也要让责任人赔偿。”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国家追偿,与法有据,但在多起冤假错案的新闻报道中,却很罕见。
  预测未来,赔偿与追责必会成为舆论的持续焦点,与其到时再在舆论压力下进行追偿,不如一鼓作气,及早宣布,以改变网民“正义必须倒逼”的印象。
  呼格获洗冤,其他法院怎么看
  在网上的喧嚣之外,各地司法机关怎么看?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崇法之疆”的发言,更像一位普通网民,“一定要还案件一个真实,还家属一个真相”。
  北京法院网官方微博“京法网事”评价道:“有错必究,让人民群众感受公正。”
  新浪微博实名认证陕西省富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法官爱民”则高呼:“以正义的名义宣告无罪!”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了100家司法机关官方微博,发现多为类似言论。
  上海市静安区政法综治网官方微博“平安静安”的发言直指“官官相护”:“纠错需要勇气,但比积聚勇气更难的,是冲破司法体制中‘官官相护’的藩篱。”
  最高人民法院官微更是发文坦言,纠正错案需要“勇气”:“呼格吉勒图案的纠正再次告诉我们,依法纠正刑事冤错案件,不仅需要依法治国理念的强大支撑,更需要科学精神的条分缕析,并以超出想象的勇气来推动,才能得以完成。唯有在科学与勇气面前,正义才永远不会缺席。当终审判决书送达,公平正义,以一种清晰可见的方式,抵达。”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12-19 16: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来的正义不止告慰了呼格国内 京华时报 2014年12月16日

  本报特约评论员舒天烈

  哪怕迟到了,正义终究还是正义。呼格案正义的实现,用了18年。其间,中国法治建设也跋涉过长长的一段路。记住他,才能记住我们曾欠缺什么,要抵达何方。

  虽有流传甚广的法谚,但哪怕迟到了,正义终究还是正义。15日,内蒙古高院就备受关注的“呼格案”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原一审判决和二审裁定,并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寒冬中,呼格吉勒图的老父老母,怀揣无罪判决书复印件,来到坟前烧纸祭奠含冤18年的儿子。对于当事人,即便是迟到的正义,也仍是难以言喻的慰怀。

  这不仅仅是属于呼格吉勒图一家人的正义,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正义。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确立法治的基本原则,那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而我们的命运,也不过是交给了随机的偶然性。正如18年前年轻的呼格吉勒图偶然遭遇了女厕命案,又偶然遭遇当时的“严打”,而在执行死刑近10年后再次偶然地因为另一嫌犯的招供而峰回路转。对呼格案持续的关注,可能正是为了让更多人能远离这样的偶然。

  这就需要发问:正义为什么会姗姗来迟?是什么遮蔽了正义之光?又是什么再次催动了正义的脚步?呼格案有其历史背景,刑法典尚未公布,疑罪从无等基本原则尚未普遍实施,而“严打”仍是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少数办案人员的失职渎职,背后其实是整个社会法治的缺失。呼格案的逆转,同样与法治大潮的奔涌息息相关。法治理念的不断启蒙,乃至依法治国的宏大语境,是呼格案沉冤昭雪更深层的背景。

  即便从真凶落网算起,呼格案还是拖了9年。而这9年中,还有赵作海案、佘祥林案、浙江叔侄案……一个个案件不断引发的关注与讨论。这或许是呼格案中,我们更需关注的一点。如果没有真凶落网后主动供述,如果没有新华社记者一次次以内参反映情况,呼格吉勒图的冤情,是否就会成为父母家人心中永远的痛楚,唯有寄望于卷地起风、六月飞雪?为何再审程序迟迟未能启动,是程序缺失还是人为阻碍?那些失职渎职者应负什么样的责任,是大而化之还是依法处置?回答好这些问题,呼格案才能算是真正尘埃落定。

  呼格案正义的实现,用了18年。其间,中国法治建设也跋涉过长长的一段路。但回头想想,1996年其实去今未远。而现在这些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在当时竟然如此陌生。呼格案也正在提醒我们,不要把常识当做本该如此,也不要把进步视为理所当然。所有的常识或许都需要不断重申、不断发现;所有的进步或许都需要不断呵护、不断争取。否则,常识难免坍塌,进步也可能倒退。而反思当下,又还有多少常识缺席缺位,多少进步止步不前?

  如果呼格吉勒图今日尚在,今年已是36岁。他的人生,已经定格在了不多的几张照片中。但是,在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呼格吉勒图这个名字注定鲜活。记住他,才能记住我们曾欠缺什么,要抵达何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