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贵宾
   
- 积分
- 2493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何兰云在田头工作
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蕲春80后女子何兰云毅然辞工,回家租借荒田,挑起家庭重担。通过自学,何兰云熟练掌握了机械插秧技术,成为蕲春县女子机械插秧第一人,如今在朋友的帮助下她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发展社员100余人,拥有各类机具27台套,成功流转水田520亩。
多年来她求知求新、不屈的奋斗经历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近日,黄冈市“黄冈楷模”12月榜单揭晓,何兰云获评。
80后姑娘回家种田养家
1984年,何兰云出生在蕲北大同镇唐山村。母亲聋哑智障,父亲何云松寡言少语,一直早出晚归勤扒苦做。随着两个弟弟相继出生,原本贫寒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8岁的何云兰辍学了。
1996年,父亲突发中风。懂事的何兰云在家帮着种地、洗衣、做饭,还到县城当保姆,一干就是3年。
几年后父亲病逝,何兰云辞工回家。她拿出打零工挣得的5000元积蓄,在毗邻青石镇区的水车河村买下5间土坯房,将一家人从大同镇深山危房“解救”。因不堪重负,老公没留下一句话走了,倔强的何兰云在村里租借了几亩荒田,独自拉扯着儿子至今。
成为该县机械插秧第一人
每年春耕时节最忙,请人种田成本高,让何兰云很苦恼。她通过网络了解到东北一些农户使用机械插秧,省力又省钱。当时该镇农机局也在推行农业机械化的补贴政策,何兰云找到销售点花了1000元带回一台小型的插秧机。
何兰云试着操作插秧机,由于机身太重,她连摔几跤。一天的磨合,从“筛土、平整”到“催芽、育秧”,何兰云摸清机插秧的操作规律,5天时间就完成了自家田地的作业。
效率虽高,但何兰云心里没底,秧苗刚刚机插下去,看着稀稀拉拉的,周围群众取笑道:“花了大价钱,你这秧算是真的荒了。”不过,10多天后,机插秧的优势就呈现出来了,稍追肥后,长势就上来了。“当年亩产达到1020斤,放在以前最多也就900斤。”初尝甜头,何兰云的信心一下子高涨起来。“不知为何,我对农机特别感兴趣,常摸索、研究一整天,甚至忘记吃饭。”从微耕机到插秧机,再到收割机,何兰云不仅会开,还懂得修理,成为蕲春县女子机械插秧第一人。
创办发展扩大农机合作社
2011年,该县农机局特意聘请何兰云为全县农机阳光工程的特约教师,经她调教出来的巾帼机插秧能手有27人。除把自己的田种好外,她还免费帮助村里留守妇女、孤寡老人解决生产问题和困难。在她的带动下,全县机械插秧面积大幅上升。
2013年,蕲春籍成功人士宋群打算回乡成立农机合作社,几番考察下来,找到了何兰云,“我就认准了她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劲头。”目前,该合作社在理事长何兰云的打理下,发展社员100余人,拥有各类机具27台套,成功流转水田520亩,作业覆盖蕲北山区数千亩田地。
何兰云称,她打算将农产品深加工,做出品牌,计划5年内承包5000亩田地。此外,她还为福利院孤寡老人编制毛线鞋。两年来,她已给镇福利院的老人们送了88双保暖鞋。
链接:“黄冈楷模”12月榜单发布
昨日,记者从黄冈市文明办获悉,经黄冈市宣传部、黄冈市文明办共同组织召开了“黄冈楷模”(黄冈好人)12月榜评审会,评选出了12月榜单的黄冈好人。
12月榜单中,“黄冈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上榜人物是黄冈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质量检测中心刘文冰、蕲春县青石镇水车河村何兰云;“黄冈英雄榜”(见义勇为好人)上榜人物是红安县看守所政治教导员方忠辉、浠水县团陂镇团溪村党支部书记姚友全;“黄冈孝星榜”(孝老爱亲好人)上榜人物是麻城市黄土岗中学学生曹慧、湖北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龙感湖支公司收费大厅业务员邓兰奇;“黄冈诚信榜”(诚实守信好人)上榜人物是罗田县白庙河镇个私协会理事晏召忠、罗田县凤山镇个体工商户周正义;“黄冈先锋榜”(敬业奉献好人)上榜人物是黄冈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周建航、黄冈市现代农业展示与信息中心干部王志炎、黄州区陈潭秋故居纪念馆副馆长蔡春。(来源:楚天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