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行者笑笑生 于 2014-12-25 16:35 编辑
以前的殷家老屋成了现在的殷家新屋,村的名子也改成殷家新屋了。
殷家老屋
从千户冲回到同心店小学门口,再向往左的通村公路顺路而走十多里路就到了殷家老屋。说是殷家老屋,已经没有几间老房子了,这里已经做起了殷家新屋。我怀着失落和惆怅的心情照了几张照片,离开了。 殷家新屋比千户冲知名度高多了。因为传说那里的房子总也只能做成九十九间半而神乎其神,再上房子规模大,县二中、县党校又曾设在那里,因此很出名。 据说,房子建于清同治年间,房子主人叫殷俊,是从山东发邪财后过来的,本人并不姓殷,来此买田建房后改姓殷的。殷俊发邪财建房,民间有许多说法。据说,他在山东做过粮道,搞了点灰色收入;或说他在宫廷做过官,与妃子间有点名堂,发了点小财;或说他在国库任职时受了贿,怕上面追查,遂隐姓埋名逃了出来。众说纷纭,真伪莫辨。房主族谱之类毁于文革—炬,唯可庆幸的是尚有一碑留存,但文字也已漫漶。据抄录了碑文的文物爱好者讲,碑上写着房屋建于同冶年间,其他有关房主的情况并无记载。 整座房子坐北朝南,共建了四重。中间是槽门(大门),两边是角门,仅角门宽度超过两间屋,角门进去是十四间,二十四个天井,共计九十九间半屋。天井是鱼鳞天井,不管下多大的雨,雨住水干,不见积水,而且排水口至今无人知晓在那里。屋内雕梁画柱,杉木墙板,所有房子全部连通。任凭外面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在屋内感觉不到风吹草动。小姐绣楼更是—绝,窗口像碉堡,口边还有四个字遮挡。房子的正厅地面是石灰拌泥巴铺的,平且坚硬。 一位念过十几年私塾的老同志讲述了做房子的传闻。据说有的工匠从12岁开始一直做到死,姓殷的活养死葬,后来连做房子的都称祖人。当我们问千户冲的房子与这里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时,这位同志说,千户冲是官府,做的是“八”字门,这里不能做“八”字门。按官职,这里要拜访,按财富,这里并不弱。千户冲与殷家新屋相距大约十里路,在当时,估计房主是有来往的。据说,殷家门两边石鼓还保留下来,内行人从石鼓的图案上看出了点名堂:千户冲大门石鼓上雕的是龙凤,殷家大屋石鼓上雕的是牡丹花和梅花。龙凤象征权威,牡丹却象征富贵。
以前的殷家大屋古民居,建筑面积很大,近100间屋,屋前是一块很大的场院,场院前是一条河川。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期间,原应山县委党校、县林业局、县二中先后在此驻扎办公,八十年代湖北电视台还在殷家大屋古民居拍摄过电视剧《又是一年三月三》。可惜当时的县委主要领导们都没有注意把这一片古民居区加强保护(85年左右)。九十年代初,如果古民居区在这个时候保护起来还来的及,因为当时房屋的主题结构还算完整,可惜当时没人来牵这个头。殷家大屋古民居现在也很难恢复,只能留下不尽的遗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