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5
上士

- 积分
- 54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稀世俊美袅东风,旷世才情韵天成-----说黛玉
文菡萏
林黛玉,一个来自仙界的女孩,木胎草形,慧心灵性。聚天地之华,汇日月之精;秉绝代之容,俱稀世俊美;携漫天才情,拥七瓣玲珑。是一个集美貌才情风骨于一身的女性,以精神世界的纯美,内外和谐的兼修,优雅绝俗超凡的气质,活在了世世代代人们心中。作者以饱蘸血泪的笔墨,塑造了这个浪漫传奇,生动而又痴情极具女人味的女子,是一场人性的盛宴,是岁月沧桑中骨子里那份柔软,是青山白烟里的一丝温暖,是绝世不朽的经典。
林黛玉位居十二朱楼群芳之首,是女人中的极致,囊括了女人身上所有美好品质,彰显了人性真善美全部的精髓!
在红楼里,她是一个活得最纯粹的女人,为情而来,为情而去,不慕荣华,不贪富贵。绛珠之泪,山河欲退,单纯自然,本性尽显。活着就是一种美丽,一种惊艳,一种棉软,哭得鹦泣花残,舞得才絮满天。没有袭人的争荣夸耀之心,没有宝钗进宫待选的青云之志,没有探春的一腔抱负,就是一个为情而活的女子。赴一场天地间的血泪之宴,共一段心灵的相契之欢,生为灌溉之慧,死为还泪不悔,是一个高山仰止,天地动容的的女子,一直到泪尽而逝,粉堕香残,都冰清玉洁,本质天然。
黛玉是一个出身最尊贵的女子,既有着钟鼎的显赫,又有着书香的高雅,这点不同于四艳的侯门和宝钗的皇商。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皇帝钦点的巡盐御史, 母亲贾敏是国公的千金。出生在香尘软土,紫烟柳雾的江南,因少小失母,没人照顾,才寄居在贾府。
黛玉也是红楼里最美的女子,无论是貌还是韵都是绝世的,眼含秋水无尘,眉凝黛山铺翠,行如弱柳扶风,静如娇花照水,自有一段风流的体态,别致的情怀。初进荣国府,就用凤姐的话做吏笔“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第二十五回,逢五鬼,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甲戌侧批“又可知颦儿之丰神若仙子也”。
通部红楼里,曹公对女子外貌的描写都很吝啬,说一句干净俏丽,就很是得体了。脂批多次道:可笑近之小说,满纸闭月羞花,动辄沉鱼落雁。但曹公还是多次点明黛玉的绝色,一次是黛玉立花荫下,怅望怡红而泣,有诗云: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另有宝玉想族中远近之女子,没有稍及黛玉者,便存了一段心事等等。但作者更多的是倾尽笔墨,对其内心世界进行深度刻画,所以我们能更深刻地记住这位灵魂高贵,一颦一笑都楚楚动人,惹人怜爱的女孩子。
男人贵在有度,女人贵在有韵。韵是骨子里的东西,红楼里貌美的很多,抛开十二钗,兴儿就说过“若说三姨的面容身段与林姑娘也不差上下”尤三姐虽有貌,但无冰清袅娜的韵致,更不谈才情和风骨。晴雯生得再好,皆因没有黛玉的涵养与修为,而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红楼通篇前80回,只对黛玉不作任何衣饰描写, 这是作者不屑的,亦或是多余,衣服本是身外之物,二月一十二是黛玉的生日,颦儿稍微换了两件鲜亮的衣服就宛如嫦娥下界一般,脂批常道,骂死天下浓妆艳饰富贵中之脂妖粉怪,插金戴银爆发之女。黛玉活着就是一种美丽,是一种姿态,是一个含烟女子凝立花间,雕刻了时光,柔软了岁月。一个眼神足令时空惊艳;一声叹息,足令内心震撼!
我们说黛玉必须得上宝钗,因为她们是对着写的。一胖一瘦,一个鲜艳妩媚,一个风流袅娜;一个慧心灵性,一个自云守拙 。一个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一个态生两靥,娇袭一身。一娇花,一纤柳。就像她们的诗一样,若论风流别致当推黛玉,若论端庄浑厚莫让宝钗,不分伯仲。很多人喜欢把她俩比来比去,皆是徒劳。脂批:石头记为二玉为主。也就是整部红楼以宝玉,黛玉为主线,其余都是陪客,孰是孰非,要看宝玉心中所取,这也是云龙显影之法也。
黛玉是红楼里才情最高的女子,诗意的人生,落花的生命,把满天的才情演绎到极致。可以一挥而就,也可以一目十行。做海棠诗时,宝玉看到“偷得梨花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先喝起彩来“如何想来!”问菊时“孤标傲世皆随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问得世人也哑口无言。
宝玉的才情在那个年代,那个年龄就是不俗的,大观园的题对匾额都出自他之手,他父亲养的那帮清客也不过滥竽充数,迂腐得很,没什么新鲜玩意。后借张道士之口赞宝玉,在外面多次见到哥写的字,做的诗好得不得了,就是说,宝玉的诗、词、字在外广为流传。但再好,还是要逊于黛玉的,黛玉自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心肠,写出的东西,有自己的风致和奇想,这就是所谓的笔未落,境先出。判词道:可叹停机德,甚怜咏絮才。讲贤淑当推宝钗,有乐羊子之妻的风范;说才华要让黛玉,有谢道韫莫若柳絮随风起的才情。黛玉是作者相知相怜相爱的血泪初恋;宝钗是作者生活窘困时,患难与共的妻人,都是作者一生中重要的女人,我们不可庸俗的分出高低.
黛玉是红楼里最温柔的女人,集千般柔肠,万般情意与一身。黛玉的诗独具格调和忧伤之美,不是别人可以仿效的,一个干巴巴冰冷的灵魂是写不出那样柔情的韵味,只能是僵硬词汇的堆积。人各有性情,但骨子里的东西很重要。黛玉率直,有真性情,虽有时打趣姐妹,但也不失娇憨可爱。第42回,宝钗审黛玉酒令之事,黛玉想起是自己失于检点,把《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蒙侧批:真能受教尊敬之态娇憨之态,令人爱煞。】这就是颦儿,并不反问,宝钗如何晓得,一派天然可爱!
黛玉是一个自然本色的人,不虚伪,不客套,对人坦诚相待,内心温暖。这点与宝钗形成了鲜明对比,人多云宝钗平和稳重,随份从事,黛玉多有所不及,但宝钗是外表谦和,内心凌厉,有成算,只是不喜欢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她母亲薛姨妈的话,宝丫头古怪着呢。像30回,虽是借机双敲,但也指着靛儿声言厉色道“去问那些平日里和你嬉皮笑脸的姑娘。”因邢岫烟戴块玉佩也说教下。滴翠亭扑蝶回,宝钗想“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虽使用金蝉脱壳之计遮了过去,但心里极是蔑视红玉与贾芸的爱情。红玉害怕黛玉心细听了去,岂不知宝钗才是最有主意,容不下沙子的人,只是藏愚,不动声色,要以黛玉的性情听都不会听,管都不会管这档子烂事。
黛玉的性格是外冷内热,这点于宝钗恰恰相反。颦儿天性率直,纯真无邪,容不下尘,也记不住嫌。说起话来发在肺腑,句句清澈,字字通透。真正宝钗是令人不敢冒犯的,也是孤独冷漠的;黛玉是可以亲近的,柔软的,温热的!这也是人之天性各有苦甘。
她对紫鹃如亲生姐妹,从不当下人看,紫鹃也是一片肝胆为黛玉着想。我们看看王夫人,虽书中多次道,她的良善贤惠,天真烂漫,皆出本性,但你看她的大丫头,金钏为一嘴巴子就跳了井,彩云也暗地里拿她的东西给赵姨娘和环儿,都不曾和她通心,也不见她对谁温暖。凤姐房里巧姐的奶娘,因孩子一哭闹心烦,就动手掐幼小的孩子,并不惧凤姐。朋友是一个人的底牌,丫环未必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