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玉龙春晓 于 2014-12-29 10:24 编辑
融水苗乡山水风物 掠燕木楼轻巧,戏鱼水脉粼粼。群峰竞秀洒香尘,斗马油茶相认。长赖勾滩忘返,田头雨卜如春。盛装百鸟艳袭人,老子真仙现隐。是的,幽蓝幽蓝的融江水,流动着远古的灵气,历史文化凝结成的山城,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为之动情的不少。柳宗元任柳州刺吏时,留下《登鹅山》:“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融州就是融水。融水以她特有的山水风情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饱览山光水色之余,留下数不清的诗文题记,或刻之成碑,或摩崖之于壁,留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老子山、老君洞﹑刘公岩、玉华仙洞等存有大批的碑碣摩崖,老君洞当为其首。“天下人为得洞中一墨一书者,莫不视之如宝”。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融水住十七天,写下一万多字《游记》和一幅插图,在老君洞住十一天,主要活动就是拓碑。据志书记载,“宋太宗亲颁御书碑百二十轴藏于洞中”。其御笔横写的“瑞云”、“精忠”、“颐堂”、“西江”四碑八字,笔法苍劲隽永,气势磅礴,实有龙飞凤舞之气势,令书法爱好者驻目忘返。南宋嘉定年间刻制的“元佑党籍碑”,是研究宋代新旧两党派系激烈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1994年评为国家一级文物。洞南石壁上有南宋状元、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安抚史张孝祥书“天下第一真仙之岩”横幅。水月洞天是老君洞一大亮点,灵寿溪穿山而过,流经洞中约百余米,小船常年可通,垂逸洞帘。从洞口内观溪水入口处,形似半月圆,倒映于清澈的溪水之中,水天各半,合而成圆。“水月洞天”由此而来。徐霞客赞道:“仰瞩洞顶,益觉穷峻,两崖石壁,劈翠挟琼……明光皎然,彼此照耀……人耶,仙耶,何以至此耶。 融水是多民族县,苗瑶侗壮水,以苗族为主,人口五十多万。融水是“百节之乡”,芦笙斗马节、百鸟衣节、芒哥节、闹鱼节、乌饭节、花炮节、庙节……从融江流域到贝江流域;从山外平原乡(镇)到山区乡(镇),村村有节,特别是苗族芦笙坡会节日,风情习俗别具一格。芦笙舞、芒哥舞、斗马、拉鼓、苗歌、芦笙打同年、百家宴、石头鱼火锅、打油茶、“走妹”服饰、民间工艺等一系列文化内涵,形成了苗家一张神奇迷人的名片。 融水是广西AAAA旅游名县,打造“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苗岭歌台”山歌擂台赛等文化品牌享誉国内。2006年,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广西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建成,被命名为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风从苗山来》歌舞节目赴京表演获得成功。2008年安陲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同年,融水县被自治区命名为“广西山歌之乡”。2010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荣誉称号。 苗山是上天眷恋的好地方,嗜好挑剔的远方来客,也羞于启齿对她挑肥拣瘦。初临苗山,苗家迎宾大门就在眼前。穿城而过的融江,绕城环流恰似S形般洒脱,犹如眉清目秀的嫦娥仙子拥在怀中;汛期雨季,浑黄奔腾的江水,恰似蛟龙在傲游。 融城两岸,楼宇座落之间,稻田蔗地林海中,散布点缀着千娇百媚的青山形貌,如鲤鱼跃龙门,五虎擒羊现身影,九头岩山现仙踪,峰回路转大旗山……喀斯特地貌是苗山的地理持征。站在插花岭望火台往融城眺望,但见群峰拔地而起,村寨之间,云清雾漫,如千帆竞发,壮观异常,这就是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候机大厅悬挂放大3米的大苗山群峰竞秀图。 林丰竹秀大苗山,山水神奇在贝江。韩愈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景点是自然的点缀,苗山是天工神斧精雕而成的处女地。山绕水,水映山,烟雾弥漫,绿树木筏入画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贝江,发源于汪洞乡﹑三防镇境内的九万大山之中,汇集发源于滚贝老山;元宝山的数十条支流,由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全长146公里流经汪洞﹑三防﹑怀宝﹑四荣﹑融水等乡镇。碧绿贝江的船游,泛游在翠色绿竹的江中,从长赖村乘船泛舟河上,古老的仙池,传颂着七仙女在洗澡。大乌龟修行千年,终成正果。贝江河甘甜迷人的水质,词云:苗乡佳境,贝江碧水,游客喜山崇。长赖幽径,芦笙伴舞,香酒洒晴空。撩人醉意,情牵俏耳,荡舫再难逢。古往今来,樵夫骚客,吟赋味无穷。“游漓江情动于导游小姐娓娓之音,游贝江才看到了真正的水!”游客小妹的话语就回响在我的耳际。碧水蓝天、青山白云、沿江翠竹中吹来了一阵阵凉爽的风,不断变换着的景色,悄悄地偷走了一颗颗偏爱青山绿水的心。 云烟缥缈青山笑,旖旎春容。翠绿朦胧,风载茶香入腹中。此身恍悟仙峰上,春意葱葱。茶色浓浓,绿绕茶歌山万重。元宝山常年披着层层薄雾,达配们正忙于采茶中。元宝山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山峰,位于融水县城北约65公里,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40公里,座落在安太乡﹑四荣乡﹑香粉乡﹑安陲乡﹑白云乡﹑拱洞乡﹑红水乡﹑大年乡之间,横跨五十多个苗瑶侗寨,方园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元宝山共有四座高峰,蓝坪峰、元宝峰、青坪峰、老虎顶。主峰青云峰海拔2084.7米,为柳州第一高峰,广西第三高峰。1982年划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为自治区级风景区,1994年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崇山峻岭,高耸入云,河谷深切,使得元宝山的“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山上山下不一样,隔山隔岭两重天,素有“八月骄阳照苗寨,穿上棉袄登元宝”之说。 元宝山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和植物宝库。裸岩﹑奇峰﹑云海﹑溪涧﹑飞瀑﹑山花﹑彩虹﹑佛光﹑日出,构成了峻秀的元宝山景观。珍稀动物有:豹﹑熊﹑猴﹑鹿﹑灵猫﹑娃娃鱼﹑林麝﹑红腹锦鸡﹑画眉鸟等。珍贵树种有:冷杉﹑伯乐树﹑马尾树﹑银鹊树﹑香籽含笑﹑半枫荷等。名贵药材有:麝香﹑熊胆﹑天麻﹑地下明珠﹑救必应﹑熊胆树﹑金不换﹑金丝草﹑乌梢蛇﹑鳖甲﹑乌龟板﹑水蛭﹑全虫﹑灵芝蕈﹑红豆杉等数十种。 五针松是元宝山中别具一格的风景线,每片叶子上的松针恰似人的五指般,它遍布元宝山岗,崇立于险峻的悬崖绝壁之上;虽历尽苍桑仍枝繁叶茂,迎风傲视,造型之奇特美艳大方,此乃元宝山之精髓是也。特别是生长在海拨一千五百米至一千八百米的杜鹃花丛,绵延不断洋洋洒洒三千多亩的杜鹃花林;每年四到五月间,鲜花盛开的季节,形成了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美丽的杜鹃花带,满山红透,遍地流香,实为壮观。 老子山是桂北名胜,名“道”实“佛”,在广西佛教寺庙排名第二,是远近闻名佛教旅游胜地之一。五百罗汉夹阶梯相迎,玉石铜钱开门引路。寺院供捧着道教鼻祖老子,老子倡导“清净无为”,佛道两教融于一山,两位神灵相安无事,可谓佛道仙界的一段佳话。 雨卜苗寨,瑶池仙境般的美景。青山水秀,溪水环流,依山傍水而建。妙龄达配凭栏而盼,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吊脚楼群点缀着一弯碧绿的河水,横跨河面的吊桥,苗楼、苗妹、碧水、青山构成一幅迷人的苗家仙境。灯光下的芦笙踩堂舞、踩脚定亲、背新娘﹑拉鼓舞、敬酒舞、清香扑鼻的竹筒饭,喊“呀呜”扯耳朵,见识苗家人的喝酒习俗。……让你应接不暇,饶有趣味。 青山寨 ,在元宝山巨石遍布的山林间,黄格胜先生以一幅山水线描长卷《石上人家》令青山苗寨名噪一时。他的水墨长卷《梦绕魂牵青山寨》成了众多知名画家的理想写生地。 龙宝大峡谷,片片梯田,绿浪如波,山水风光掩映其间;怪石林立,河水潺潺有声,景色优美动人,原始地貌保持完好。当年电影《望乡》就拍摄于此。 而龙女沟遍布着传说,一弯碧绿的河水荡漾着迷人的湖光山色。相传古时达亨扁哥在沟中捕鱼时,不幸掉入潭中。得龙女相救,后龙女入沟修炼,二人结为夫妻,龙女沟由此而来。 田头苗寨映江头,翠羽白云吊脚楼。酒美茶香迎客去,笙歌艳舞竞上游。这是国家AAA级景区田头苗寨。寨前两株历尽千年沧桑的古榕,是村中不可多得的奇观。《寻找刘三姐》剧组就在此处拍摄过。速度与激情的峡谷漂流,是田头苗寨的又一好去处。 苗山青,江水路途弯。云雀翩跹呜翠绿,春晖苗岭赶坡欢,达配舞姿旋。融水安太十三坡会和香粉古龙坡会,内容上大同小异。一般包括芦笙踩堂、芦笙比赛、斗马、赛马、斗鸟、斗鸡、苗歌侗歌对唱、、芦笙打同年、舞狮、山歌对唱、文艺表演、球赛等。芦笙阵阵,吹奏着苗家人的情思。芦笙是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筒四个部件构成。逢年过节以及红白喜事、谈情说爱的日子里都在吹奏芦笙并伴以踩堂舞。可以说,打开苗﹑侗同胞心灵的金钥匙毫无疑问就是芦笙,芦笙是苗家人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粮。芦笙踩堂表演,当以芦笙斗马节最热闹盛大。芦笙是苗族文化元素的符号和象征,是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纽带,是融水大苗山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 安陲“芒蒿”,传说中能驱除魔邪、带来吉祥的一种神灵。是当地独有的文化现象。传说芒蒿身穿草蓑,模样怪异可怕,但却法力无边,只要他的手触摸到任何人,被摸者就能大吉大利,百疾不染,健康长寿。苗山斗牛,烟尘滚滚,场面惊心动魄。 苗家服饰白鸟衣,多用于节日、婚嫁等场合,是节日盛装,是苗家人身上的活“史书”。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 火烧笋,香嫩清脆,营养丰富,味道特别,别有风味。鲜美清甜的贝江鱼,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苗山境内的土特产品有数十个种类,其中“古树红”﹑“水融香”﹑“盘王毛尖”﹑黑木耳,香菇、香猪、香鸭、香糯、茶叶、糯米柚﹑重阳酒﹑酸鱼﹑酸鸭﹑酸肉最为著名。 3月8日,县长韦宏作客中视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栏目,就苗族服饰、斗马、芦笙、酸鱼和糯米饭、野人传说、芒蒿山神、千年冷杉等,对融水文化作了专题介绍。3月30~31日,“2014美丽中国行•聚焦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大型采风活动组走进苗山,国内30余家媒体记者聚焦苗族吊脚楼,观赏斗马比赛和芦笙踩堂。7月1日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与融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未来5年,投资10多亿元建设融水元宝山—贝江景区等旅游项目。 玩在苗山,桃花正放,杜鹃花开的季节,那场景自有一番情趣:苗岭桃花千万娇,横斜疏散 ,喜上眉梢 ,美人微笑舞着腰 。春暖花开,牵线搭桥。夜月贝江酒量高 ,苗家作客 ,难忘今宵。芦笙堂踩度春箫,达配情迷 ,骚客心飘。 美丽融水,神奇苗乡,笙歌悠扬,油茶飘香,作客苗家,梦一样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