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30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
荆州到底算几线城市,这一直是荆州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近日,由网友发起的“荆州到底算几线城市:三线OR四线”辩论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网友们分成了正反两派,正方认为荆州应该列入三线城市的行列,而反方认为荆州还不足以被视为三线城市,顶多只能算四线城市。
1.从城市大小“论”荆州属于几线城市
正方: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荆州城区面积加速扩张,截至2011年底,荆州城区面积接近70平方公里。随着“壮腰工程”的实施,荆州城区规划面积进一步扩大:沙北新区、荆北新区、开发区商务新区横空出世。
其中,沙北新区占地8平方公里,拟建成荆州新的城市中心;荆北新区以沪汉蓉高铁荆州火车站为核心,占地4平方公里;开发区商务中心以范家渊为中心,占地3平方公里。目前,这些新区正在火热建设之中,而按照规划,随着三大片区建设的启动,荆州城区面积将在明年达到102.5平方公里。
102.5平方公里,这意味着荆州城区面积在湖北省内地级市中排在了第3位,更重要的是,与国内不少公认的城区面积不足90平方公里的三线城市,比如赣州、湘潭、九江等相比,荆州显然更胜一筹。
另外,随着城市的扩张,荆州城区建设也呈现出大城市的气派,荆州万达、绿地之窗等知名房企在荆州的高端商、住楼盘,让荆州的房地产项目更上一层楼,金源世纪城超600万方的大体量楼盘更是直接为荆州带来了一座时尚的新城。总之,随着城市的建设,荆州越来越呈现出大城、新城的模样。
综上所述,从荆州城市规模和建设来看,其应该被视为三线城市。
反方:
在政府的主导下,随着新区规划、建设的启动,荆州城区面积的确增加了不少,但必须要看到的是,城市的容量承载的人,而目前荆州三大新区仍在建设之中,公共配套设施仍在进行之中,落地商业、产业项目并不多,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城市的面貌。
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大新区并未和中心城区连城一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区,而所谓的“102.5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只是目前荆州城区的规划用地面积,在三大新区未形成城市面貌之前,荆州城区只限于传统的沙市区和荆州城区,其面积只70平方公里。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承载的核心的人,城市的建设也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的需求。而从目前荆州房地产发展的趋势来看,实际上已经是供大于求了,有专业人士的研究报告即指出“荆州城区商品房存量未来5年都消化不了”,这也反映出荆州城区房地产建设的超前性和盲目性。
因而,我们认为无论是荆州城市的大小还是城市的建设,都不能达到三线城市的标准,应算四线城市。
2.从人口规模“论”荆州属于几线城市
正方:
公开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底,荆州城区常住人口就已经超过了60万,随着城市的发展,荆州城区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底,荆州城区常住人口约82万人。
而最近几年来,在荆州“壮腰工程”的聚合效应下,对人口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虽无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荆州城区常住人口数量,但根据此前几年荆州城区常住人口平均每年数量在4至5万人的速度来推算,荆州城区常住人口已接近百万。
据荆州市发改委的规划,至2015年,荆州计划将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到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200万。
但从人口单项指标来说,城区常住人口接近百万的荆州,已经迈入了中等城市的行列。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众多公认的三线城市中,部分城市城区常住人口与荆州接近,比如湘潭、张家港两城,其城区常住人口也都是接近但未超过百万。
因此,但从人口规模来看,荆州城区常住人口数量足以支撑其进入三线城市的行列。
反方:
不可否认,今年来尤其是荆州实施“壮腰工程”以来,荆州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在快速增长,但是应该认识到,这是城镇化大背景下的结果,换言之,在荆州城区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其他城市的人口数量也在增长。
必须要看到,荆州要挤进三线城市的行列,是要同兄弟城市竞争,而不是单纯和自己比较。以同省被公认的三线城市宜昌为例,2007年,宜昌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大约80万,到2011年,该市城区区人口128万人万(含夷陵区),而目前,该市城区常住人口更是增长到约150万。相比荆州,宜昌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明显要快,而其规模更一直比荆州高出一大截。
另外,虽然有湘潭、张家港等个别城市人口规模不足百万单被公认为三线城市,但这些城市在经济建设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非目前的荆州之可比拟。
因而,从人口规模来说,荆州城区常住人口数量现状及其增长速度还不足以支撑其进入三线城市的行列。
3.从经济发展水平“论”荆州属于几线城市
正方: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水平是划分城市等级的关键指标,其中GDP和支柱产业又是重要考量因素。国内大多数公认为三线城市的GDP均在1200亿至2000亿之间(参考2013年数据),而目前,荆州GDP已经突破1300亿大关。
实际上,自从壮腰工程实施的第一年,荆州GDP就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并首次踏进了“千亿俱乐部”。荆州市政府官网数据显示,2011年荆州GDP首次达到1000亿元,相比2010年的837亿大幅增长31%。
自此至今,荆州GDP一改以往十多年老五、老六的位置,稳坐第四把交椅。2012年,荆州以GDP1196亿元位列全省第四;2013年荆州GDP进一步增长到1334.9亿元,增长10.4%,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四,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前三季度,荆州GDP达982.91亿元,同比增9.4%,总量居全省第四。其中,前三季度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0.64亿元,同比增长23.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市州第2位。
值得关注的是,荆州支柱产业的发展颇具亮点。2013年,荆州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4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352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首破千亿大关,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在湖北省内数一数二,甚至在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市都表现突出。
反方:
不可否认,传统观念中GDP和支柱产业发展状况的确是划分城市等级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荆州GDP在快速增长,但这并不是个案,省内黄冈、孝感、荆门等地级市也在加速前进,并且也突破了1200亿元大关。以2013年为例,荆州GDP为1334.9亿元、黄冈1332.55亿元、孝感1238.93亿元、荆门1202.61亿元,荆州与后三者相差并不大,如果以GDP论英雄荆州可以列入三线城市的话,那么其他三个城市也都可以。这显然难以得到公认的。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虽然荆州GDP总量已经突破1300亿元大关,但人均GDP排名却很落后。同样以2013年为例,荆州人均GDP仅排省内第15位,倒数第3位。
从支柱产业状况来看,虽然荆州四大支柱产业表现“给力”,并且农产品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也已经城市荆州与全国其他地级市相比独居优势的产业,但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支柱产业,只不过行业不同而已,比如黄冈的建筑建材产业、十堰的汽车制造产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也出现新的形式。比如,今年年初由国内某研究机构公布城市等级排名,就不再以以GDP和支柱产业状况单一指标分级,而是综合了人均收入、教育资源、大公司和大品牌的选择等多项更具现代商业意义的指标,而按照该机构的分级,荆州被列为了四线城市。
小结:
以上是好房子网根据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论点、论据整理出的文本,从双方激烈的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壮腰工程”的聚合效应下,无论是荆州城市的建设、人口数量的变化,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反应的是,这座城市在一天天、一年年变得越来越好。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某些方面尤其是经济上,荆州与其他已经被公认为三线的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荆州人均GDP只排在全省第15位,与排名第2的宜昌、第3的鄂州、第4的潜江,都存在不下的差距。
当然,三线城市也好,四线城市也罢,都只是个名头。人们更关心的是,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能否在一天天的发展进步中,让大家更加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