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万经煌)苦苦等候、追踪了两年,大冶市陈贵镇一家农资店的店主陈树华仍然没有范某的一点消息。2年前,身为种粮大户的范某从他的店里多次购买化肥、农药,欠下4.32万元。承诺当年底还钱的范某突然消失,陈树华手拿11张欠条追讨无门。
2011年底,范某来到陈树华的店里,称最近地里急需复合肥及尿素,想先赊账,等稻谷卖出去马上还钱。“之前他也赊过账,每次很快就还钱了。”陈树华说,当时他就同意了。谁知这次后,范某用种种理由一次次赊账,并打欠条。直到2012年8月,已写下11张欠条。
“根本没想到他会骗人,欠下的6000元工资到现在还没拿到。”村民陈迪雪曾在范某手下打零工,他眼里的范某,话不多,脸庞黝黑,人也吃得苦,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形象。
陈迪雪说,范某是安徽人,2009年来到陈贵,在矿山村村委会租了几间屋子,并在矿山村、李河村等4个村子承包300多亩稻田搞种植。
“种粮大户”这个名号,让范某认识了不少“朋友”。两年间范某赊账购买一些农资用品,到后来打欠条,竟然欠下27万余元。
2012年12月,债主们到矿山村追债,发现范某租住屋里的农业机械、生活用品全都不见了,他一家三口也销声匿迹。债主们打电话联系不上范某后,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他们追到范某安徽老家,也一无所获。
7日,记者在一份债主们列出来的表格上看到,上面有20余位债主的姓名,赊欠数额最少的一笔为60元,最大的一笔达8万余元,共计27万余元。
记者在陈贵镇派出所了解到,2013年警方曾到范某老家追查,没找到他本人。由于范某的行为还不足以构成诈骗罪,不能立案,只能算作债务纠纷,建议债主通过向法院起诉范某解决纠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