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扫灶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到了腊月天,爱干净的母亲就会拿起铁铣、扫帚在我家的房子周围和院子里这儿铲铲,那儿平平,把地上丢下的碎石块、柴禾渣、浮土等清理干净。院子一边堆着的细洋槐树枝子柴用砍刀剁成短节,再用草绳绑成一捆一捆整齐地码好,上面盖上塑料皮或庄稼杆防雪雨,这样就备好了过年时所用的柴禾。母亲这时也忘不了老套地嘱咐着我们说,腊月间,要过年了,不许吵架哭闹,更不许嘴上说这死、那死不吉利的话。能否记得住母亲的话,我和姐姐嘴上答应的倒是很响脆。 家家陆陆续续开始置办年货了,每年扫灶的活儿 也就拉开了序幕。年,就这样踩着细碎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我们那里扫灶有两层意义,一是把一年里屋里烧火做饭堆积的黑灰彻底清扫一遍,干净整洁地迎接新年到来;二是信奉厨房里的老灶爷,把灶爷“住”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说明这家人心诚,“灶爷”会带来吉利。到了腊月二十三晚上过小年,家家把头天用老面酵发上的面 倒在案板上,撒上面铺,做成碗口大小的圆形馍在铁锅里烙熟, 平常年做十二个,如果这年 闰月就做十三个。馍烙好了大人小孩都不能先吃,要摆到堂屋里的供桌上,上香烧纸跪拜,敬好了老灶爷才能动口。腊月二十九炸油条时,先做两三个指头长短的面荠, 在油锅里炸熟后夹起来扔进着火的锅灶里算是先敬“灶爷”了。 以前,农村住的都是清一色的土胚瓦房,厨房靠前窗砌着个大土锅台,锅台上修着大小两个锅灶,平时只是家里人时,就在靠外边小点的铸铁锅里做饭,灶上也没砌个烟囱,屋里烧柴做饭时的烟子全是从窗子边上,房子顶的黑瓦缝里“跻”出去的,遇到刮风和阴雨天在厨房里做饭的人因烟子出不及被淹的直流眼泪,得紧快跑到堂屋里揉揉眼换口气再进厨房里忙。一年下来,厨房里的棚上、墙上、和房顶积的全是烧柴禾的黑灰。 父亲去世的早,我家扫灶母亲是主角。母亲先从厨房里开始清扫,先用东西把锅台、案板、盆盆罐罐盖好,扫灶前找来根长竹竿,在竹竿的细头用细绳子把好点的扫把牢牢地绑在竹竿上,穿上一身宽大的脏衣服,头上戴着个大草帽,再用一个大手巾遮住鼻子和嘴巴,两头紧勑在后脑勺上就戳扫起来。房顶的檁椽上站在下面扫不到,母亲就爬上木梯,站在棚牵木杆子上,双手握着竹竿来回扫戳,黑色的积灰纷纷下落,不一会儿地上就下了层厚厚的“黑雪”。我和姐姐躲在门外,待母亲全部清扫完毕后,我俩就到屋里先把盖在餐具上灰腾搜下来,再拿着笤帚一块一块地清扫灰尘,清扫的黑灰铲在箩筐里我和姐姐按母亲的吩咐抬到远处的荒地里到掉。屋里全部清扫完后,母亲就在大锅里烧两锅热水,把所有餐具清洗一遍,我们每人洗个头换上一身净衣服。回头看看,屋里到处敞亮多了。 十堰市白浪经济开发区白浪中路38号 黄兴波 电话:15971881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