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顾文娟)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纷纷呼吁加快建设磁湖湿地公园。对此,市人大代表、市城投公司董事长黄荆国称,施工人员已进入磁湖湿地公园施工场地,开始清理地面附着物。
磁湖湿地公园何时建成?建成啥样?又如何发挥“水质净化器”的作用,改善磁湖水质,治理磁湖水污染……记者对话黄荆国和市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黄海燕,为您解开谜团。
下陆污水不再直排磁湖
“预计明后年,谈山立交桥到李家坊立交桥之间这条发黑发臭的大港,将变得花树成荫、青草飘摇、荷香淡淡、清波渺渺,市民可远离城市的喧嚣,来此赏花、观鸟、亲水、垂钓……”谈及磁湖湿地公园未来的模样,黄荆国兴致勃勃地向记者铺陈出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画卷。
磁湖人工湿地是黄石市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磁湖湿地公园项目总面积为101公顷,工程总投资6亿元。该项目分三段实施,其中,上、下游湿地共40公顷,可利用亚行贷款约7600万元,中段61公顷湿地公园由政府自筹资金建设。
本月,施工人员已进驻上游段施工场地,预计1年半后建成。
上游湿地公园,位于谈山立交桥东侧,全长1.2公里,占地17.6公顷。建成后,将发挥“水质净化器”的功能,修复和净化磁湖上游来水的水质,并作为一个风景优美的生态公园向市民开放。
按照规划,上游湿地将充分利用现状湿地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形成的荷花湾、香蒲塘、杨树林等,在湿地内种植芦苇、水生美人蕉、睡莲、金鱼藻等15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采取挺水、浮水、沉水植物复层搭配,开花和观叶效果好的种植搭配,形成各具特色的水生植物群落。水面上还将点缀大大小小的杉林岛屿,岛上种植各类杉树,形成高大挺拔的杉林景观,营造自然野趣、质朴静美的湿地意境。
上游湿地公园项目还包括新建一条行洪河道,接纳来自上游东钢港和老下陆港的雨水。上游随雨水冲刷下来的生活垃圾将被拦截,一部分雨水直接进入团城山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一部分进入人工湿地,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后,排入河道,进入磁湖。
下游段下半年开工
“磁湖湿地公园除了为团城山地区新添一处怡人景观,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像一个天然的“水质净化器”,表面是绿道水声,地下却发生着看不见的巨大反应。这片人工湿地将来自磁湖上游老下陆片区的大量污水吞进去,经过水生植物网过滤后,再分泌出净水,吐入磁湖。”黄海燕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占地25.4公顷的湿地公园下游段——尾水处理湿地工程项目将启动招标,下半年开工。
将来,老下陆片区的生活污水进入团城山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处理后的尾水,也将流经该段人工湿地,通过各类水生植物深度净化,达到III类水质标准后排入磁湖。
“磁湖湿地公园建成后,将逐渐改善磁湖水质,每年预期削减污染物COD 214.18吨,SS 54.2吨,氮65.88吨,磷3.26吨,相当于每年约减少60万立方米生活污水排入磁湖。”黄海燕称,磁湖湿地公园建成后,不仅能改善磁湖上游河道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改善上游河道脏乱差的现状,彻底根治老下陆片区污水直排磁湖的老大难问题,还将提升沿湖路和团城山地区的空气质量,将磁湖生态城市和人居环境的建设延伸至磁湖上游。
建成后向市民开放
“磁湖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是一处开放式公园,面向所有市民与游客。”黄海燕称,磁湖湿地公园不仅成为周边团城山、沿湖路沿线居民休闲养生的后花园,还让广大黄石市民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将黄石的生态人居推上全新高度。
磁湖湿地公园将进一步完善植物景观,建设休闲绿地,形成一条城市中心的生态廊道,这里不仅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还具备完善的游览功能。
为了让市民、游客能享受这一美景,磁湖湿地公园内将设置湿地游览区,如谈山立交桥下将修建入口广场,配套建设停车场。湿地公园内将还铺装园路、亲水栈道等,配套伞亭、景观椅、公厕等供游人休憩和方便。市民可沿湿地徒步游览,观赏潺潺流水和岸边的水生植物,或通过蜿蜒曲折的木栈道,登上杉林岛,穿越芦苇丛,体验湿地探秘和水岸生活。
委员声音:希望尽快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