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关口两山寨
农历2014年的冬天,是一个暖冬天气,也是户外爬山的好日子。 我们两次到广水市蔡河镇黄土关关口,先后登上黄土寨、东关坡山、西关坡山、狗和岭和龙卧寨,游历山川,登高畅怀,探幽访古。 那天,我们从蔡河镇向北过了老黄土关管理区后不远,顺公路远远望去,黄土关口就是东西两列群山的一个大豁口,关口两边群峰对峙,山寨隐隐,东边为关坡山和黄土寨,西边是狗和岭和龙卧寨,山势高峻,地势险要。 古道黄土关,悠悠几千年! 黄土关是应山三关之一(其他两关为武胜关、平靖关),位于桐柏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地带,是以前鄂豫两省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崇祯皇帝时,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军曾转战黄土关;清朝末年,这里成为太平天国军、捻军出入应山的重要通道,数次攻下应山县城。1927年7月,信阳红枪会1000多人进攻黄土关,应山农民自卫军组织反抗,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战。据当地老百姓讲,这里曾建有高大的城楼,连着两边的山体,是河南、湖北两省进出的重要通道,可谓是一夫挡关,万夫莫开。可惜,城楼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掉了,只留下一棵参天的白果树。 黄土关口东西两边的关坡山、西边的狗和岭,山上峭石林立,怪石嶙峋,是隐蔽守卫的天然屏障。古往今来,关口和两边的山,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战火的洗礼,铭刻下多少次生离死别,见证了多少个朝代的兴衰成败! 在黄土关口的东南边,紧挨东关坡山的南边,有一个较大的山寨,就是黄土寨。在冬日的阳光下,我们从关口向黄土寨望去,黄土寨笼罩在朦胧的山雾之中,透露出严冬清冷,甚至有点肃杀神秘的气氛。那天,我们是从关口顺着山脚循着羊肠小道走过了两个山沟,然后向东爬上一个半山腰,再往南向上爬上了黄土寨东边的东寨门的,然后穿过山寨,从西寨门过副寨后下山,到达黄土关口以南的公路上。 黄土寨是一个比较大的山寨,位于山的顶部,有东西两个寨门,两个寨门外都有一个小半圆形的翁城,形成一个外寨门,护卫着主寨门,寨门有两米高,一米宽,都用大条石砌成。西寨门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外寨,是一个副寨。主寨长300多米,宽150多米,中间是一个山坡。山寨四周的寨墙有两、三米高,有垛口,有射击孔。射击孔成“八”字形,“八”字的小口朝外,大口向内,我想,这是便于对外射击,对内防止外面的射击了。副寨长200多米,宽100多米,依山势而建,寨墙也稍矮一点。主、副寨周围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我在寨内转了两遍,寨内只有一处倾毁的石头房屋的屋基,位于主寨内山坡的顶上,位置最高。站在这里,黄土关口和四周一览无余,遥看西北边的龙卧寨,象一条巨龙一样俯卧在群山之中,昂首向南。山寨内长满了黄金树和野枣子树,乱石遍地。可以想见,夏天的时候,山寨全部掩藏在绿树丛林之中。 今天,我们第二次来到黄土关口,从黄土关口先爬上西边的关坡山,再爬上狗和岭山脊,然后爬上了龙卧寨。龙卧寨是这一带山峰中最高的山峰,海拔403米,与东关坡山、黄土寨、大贵寺山、龙爬寨遥遥相对,相互呼应。山寨只有一个北寨门通到下面的小山上,四周山势陡峭,树木丛生。山寨西南边的碗窑冲水库,象一面小镜子,闪耀着冬日的阳光;山寨北面河南的山脉群山逶迆,苍苍茫茫;南面的蔡河镇是我们来时的路。龙卧寨山寨位于龙卧寨的龙头之上,面积不到500平方米,寨墙高两米,宽不足一米,是一个简易型的小山寨;山寨内长满黄金树,隐约有架锅烧饭的石灶。 百尺颓墙在,三千旧事闻! 正午的时候,坐在龙卧寨顶上,晒着冬日的阳光,看苍蓝寥廓的天空,连绵起伏的山峦,听山风忽忽,心襟也变得开阔博大起来,几天来一直思考和求证的问题慢慢清晰起来了。 从地势看,黄土寨和龙卧寨都离黄土关口较远,不可能是为守卫黄土关口而修建的屯兵的山寨;如果是守卫关口的话,山寨应建在东西两个关坡上,中间是关口城楼,城楼南北还应有外围的防御工事,这样才符合军事部署。在用大刀、弓箭的冷兵器时代,是用不着这么远修筑山寨的。 回来查找应山县志,也没有关于在明清时期修建黄土寨和龙卧寨的记录;在明清大修山寨的时代,应山县共修了99座山寨,也没有黄土寨和龙卧寨。 那么,这两座山寨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 从黄土寨墙所留的垛口和“八”字形的射击孔来看,不是刀箭时代的产物,是用来打枪的,应该是应山开始有枪有炮的年代。再查相关史志记载,这两座山寨应是民国时期1930年之后三十年代前期所建。当时国民党政府因军阀混战和打内战而大修寨堡;而且,当时土匪多,社会不太平,各乡各地也想利用寨堡来躲避土匪和战乱,因此修建了这些山寨。民国时期,全县六个区,共修寨堡249处;各寨堡推举寨长,配有寨丁,各寨堡或购置枪枝弹药,或铸造土炮、土铳。由于当时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好多老百姓对共产党的部队没有认识,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来了兵或匪,就扶老携幼,赶猪牵羊往山上跑,以躲避战乱和匪患。单就黄土寨来看,寨内宽阔,可以驻军,已经具备了防御和战斗的功能;这里是否发生过战斗,现在已是不得而知。 至于黄土关口的城楼,历史上应该是几度兴废,至今已是荡然无存了。 青山依旧在,往事越千载! 如今的黄土关口,新修了通村公路,极大地方便了河南、湖北两地的交通。那棵历经几百年风霜、血雨腥风,古老高大的白果树巍然屹立在关口的中央,夏天的时候,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冬天里黄叶尽落,枝杈却更加坚硬挺拔,让人仰望而生敬意! 2015年元月17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