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554|回复: 2

三峡城市群崛起的宜昌担当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15

主题

782

帖子

1403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03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5-2-1 14: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首宋词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则折射出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之密切。金秋时节,走进宜昌,记者处处感受到这座与跨世纪伟业三峡工程相伴而生的现代文明新城,正在磅礴崛起

大江奔腾、明珠闪耀。宜昌作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如何在三峡城市群建设中加强与区域内兄弟城市的深度合作,成为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的命题。

针对如何用城市群的理念加快推进三峡区域协调发展,9月21日,宜昌市委政研室主任汤明接受了湘鄂渝边界媒体联盟采访组记者的专访。三峡城市群的必由之路

记者:请介绍构建三峡城市群提出的背景。

汤明:“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

城市群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大型城市带动,若干不同规模、等级、各具特色的城市之间构成的跨行政区的庞大城市体系,已作为国家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形式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国家实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从大的格局来看,宜昌着眼于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和湖北成为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地位,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力量,在三峡区域培育城市群,已经成为必然。

记者:构建三峡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在哪里?

汤明:长期以来,三峡区域的重庆万州、湖北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以及湖南常德、张家界、岳阳等诸多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相互交融,地理地缘相连、行政区划联系紧密,以此为基础构建三峡城市群,有利于发挥发展潜力、打造竞争优势。

构建三峡城市群是大势所趋。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轴线,是人口、城镇和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在广阔的长江中上游区域,在武汉、重庆两座特大型城市之间的1000多公里,没有一座特大型城市。近年来,三峡区域里诸多城市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差异互补、合作共赢,产生良好的经济规模效应,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构建三峡城市群,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战略地位和综合实力。三峡城市群的宜昌禀赋

记者:宜昌在构建三峡城市群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汤明:宜昌是湖北省着力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2013年,全市GDP占全省比重达到11.4%,总量继续位居全省城市第2位。随着湖北“一主两副”、“两圈两带”战略,宜昌在湖北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宜昌是长江流域经济重镇和长江中上游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良好的区位交通聚集长江中上游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有利于宜昌与长江流域城市融合、联合发展。宜昌是国家最大水电能源基地。以宜昌城区为中心、半径40公里的范围内,已建成长江葛洲坝、清江隔河岩和高坝洲3座大中型水电站。为华南、华东地区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

记者:宜昌提出建设特大城市,是否契合构建三峡城市群?

汤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宜昌城市人口仅7万人,此后历经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兴建两大历史性机遇,成功实现了由峡江小城向中等城市、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两次历史性飞跃,2013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35万人、面积达到136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6%。随着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推进,宜昌对外人口吸引力已经逐步显现。据统计,除省会武汉外,宜昌是省内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城市,这在中西部城市中是不多见的。

近五年来,宜昌主城区骨架平均每年拓展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近10万,并呈逐年加快趋势。综合分析判断,宜昌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扩张期,不仅契合三峡城市群建设,并且已经迈出先行的重要一步。三峡城市群的宜昌担当

记者:构建三峡城市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宜昌有着怎样的担当?

汤明:近年来,宜昌经济增幅领先全国全省、领先中部地区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近年来,宜昌走出了一条经济跨越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发展之路,目前又面临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大好机遇,宜昌势必会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引擎,势必担当起三峡城市群崛起的脊梁。

记者:宜昌构建三峡城市群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

汤明:要发力的方面很多,有两个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管长远的关键。一是要着力加强产业体系支撑。强力推进产业兴市,实现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打造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6大千亿产业,突破性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全面推动旅游产品、服务、市场主体、营销转型升级,创建宜昌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全面提升物流服务现代化水平,把宜昌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物流节点。

二是要着力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三峡航运中心,形成“公、铁、水、航空、管道”多种交通方式互为补充、按照全国明星城市标准,强力推进城市骨架拓展、功能完善、能级聚变、品位提升和精细建管,形成现代化特大城市基本框架。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规模设想,就是到“十二五”末,宜昌城区框架达到200平方公里、200万常住人口,2030年达到300平方公里、300万常住人口,远期达到500平方公里、500万常住人口。可以预见,如果通过三峡城市群进一步建立完善规划高度衔接、区域合理协作、基础设施对接、文化旅游融合、人才信息交流、生态环境保护等合作机制,推进城市间互动协作发展,实现合作发展共赢。届时宜昌将在鄂湘渝相连的三峡区域更加闪耀,成为三峡城市群里的重要增长极,开创一个协同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新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甘肃
精华
0

28

主题

2082

帖子

257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78

IP属地:甘肃省兰州市

发表于 甘肃省兰州市 2015-2-2 00: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由三峡大学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
这论坛办的层次太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58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1046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2015-2-2 14:3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构建三峡城市群是大势所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