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上士

- 积分
- 593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
淡到极致便知方好
亲水平台
时至深秋,脑子里一闪念间就出现一束花,或许还有一杯水。花是有颜色的,花开无语,花落有声。看过《红楼梦》黛玉葬花的细节,许是过于悲切,定是出乎曹雪芹的想象,就又去寻黛玉的葬花词。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经过改编的影视剧已经让寻常百姓都知晓了曹雪芹的《红楼梦》。但这个红楼梦不是我们上中学时躲在寝室里打着电筒偷看的红楼梦,也不是大学里老师讲授的课后要交作业的红楼梦。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已经让名著失去了本色。我幻想着属于自己的红楼梦,应当是黄卷纸上用小字笔恭恭正正誊写的手抄体,在长达数百页的手抄体的《红楼梦》里,应当找得到黛玉葬花吟的下半阙。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更有精彩处,便是结尾时。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知早觅。
花开易见落难觅,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霄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你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黛玉的葬花词,原来是文人的杜撰。而曹雪芹充其量不过是封建时代官二代中的一个落魄公子。如果排开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和曹雪芹死后百年《红楼梦》的大红大紫,好多人都是靠一部红学养活的,否认了它便砸了许多人的饭碗。《红楼梦》便是落魄公子曹雪芹在他贫病交加时给自己的精神麻醉品,是他自己臆想中的一场风花雪月的春秋大梦,真正让他自己说着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还是回到一束花,花应当是有颜色的。
白色,橙色,紫色,粉红色,或许是菊,也许是菊花,说不定是秋菊。单说菊,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
也许是菊花,而且是秋菊。
菊是可以食用的,其功能对人体有多种好处。菊花粥: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浆里,蒸制成糕,或用绿豆粉与菊花制糕,具有清凉去火的食疗效果。菊花羹:将菊花与银耳或莲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许冰糖,可去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等症。菊花枕:将菊花瓣阴干,收入枕中,对高血压、头晕、失眠、目赤有较好疗效。菊花护膝:将菊花、陈艾叶捣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鹤膝风等关节炎。菊花香气: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由此想到古代诗词中咏菊的名句。
宋代苏轼的《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唐代元稹的《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革命家咏菊的有:
董必武的《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的《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还是回到《红楼梦》,它里面的菊花诗可为一绝。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除了红楼梦,关于菊,我想起了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黄巢当年在长安科举考试落榜之后写的《不第后赋菊》。能将花写出这样的霸气,豪杰之诗与文人之诗的区别一目了然。“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这是许多年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咏菊诗,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当年黄巢这首诗的影响。诗味上比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淡,而杀气更浓。古人说“文如其人”,在生活中却常常出现文与人风格迥异的情况,不过诗如其人倒是基本不会落空。可能因为好诗往往是思绪一瞬间的自然迸发,来不及作假。
黄巢一生爱菊,其现存可确定的所有诗句均为咏菊之作。宋代张端义《贵耳集》记载:黄巢5岁时,其父与祖父以菊花为题联句。祖父苦思冥想,无以续接,一边的黄巢随口应道:“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其父大惊失色,想要教训他一顿。祖父忙道:“孙子能诗,但不知轻重,可令其再赋一篇。”他应声咏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即黄巢另一首载入《全唐诗》的七绝《题菊花》。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视为国花。唐人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黄巢一反潮流,对菊花格外青睐,似乎骨子里就有与生俱来的叛逆基因。
淡到极致,便知方好。
泉城济南
泉城济南,是我们这次山东之行的最后一站,因为青岛、大连一些海滨城市,妻子和女儿都已去过。谁也没想到,琼瑶言情剧《还珠格格》里一句台词,就成了直奔泉城的理由。那句台词是:“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我不置可否,因为我不是皇上。可是琼瑶剧《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朦朦》等电视连续剧伴随女儿度过她的少女时代。她从上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是琼瑶迷。在济南,我们去的第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大明湖。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济南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大明湖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大明湖是一个由城内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积甚大,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市区诸泉在此汇聚后,经北水门流入小清河。
早在唐宋时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为大明湖的四大怪。2009年,大明湖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亭榭点缀其间,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画卷。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统年间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庭园”。湖边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临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览无余。湖对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极阁,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
我们曾在上学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拜读过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济南的冬天是诗境的。若果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古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读过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你不能不对这个“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产生向往,但是济南的冬天真的如老舍先生所描写的如此诗情画意吗?
我们去济南时不是冬天,而是阳春三月。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去看那城,那泉,那山影,一个真正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区,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面就是泉城广场,北面一站的路程就是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其实趵突泉只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全群。而且漱玉泉与李清照有关,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边,因有文集而得名,泉北的李清照纪念堂正是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词人而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趵突泉边立有石碑一块,上题“第一泉”,其色为墨绿色,为清同治年间历城王所题。
再见了,济南。
亲水平台作品
从春风中知道,一道闪电托起灵感的翅膀,在昨夜星辰中,隐现,抵达左岸。
左岸,有我的家园。这里,有油菜花开,有玉兰花开,有荷塘月色,有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有亲水平台,有山青水秀美丽江南,有神奇的山寨,有土家人的喜欢。
来到清江,回到左岸,你脚步轻快,步履轻盈,衣袂飘飘,玉树临风,这里也有老街,也有雨巷,也有油纸伞。
回到左岸,我说了前辈的故事,现在是我,我们,我们大家,在一起,共建家园。
秋天来了,一群群清江白鹭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让人陶醉。我们来了,不再是孤寂的山川。我们在一起,共建家园。
秋天来了,丰收的喜悦,甜美的笑容,美丽的脸庞,年青的姑娘小伙,一起跳起撒叶儿嗬,一起用欢声笑语,把美酒酿造,把烛光点燃,把心与心相连,把手与手相牵。
春华秋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满目青山,上善若水,我们在一起,在三峡宜昌,在清江长阳,共建美丽家园。
我的凤翔岛生态之旅
夏日炎炎,接到汉网超版谷子的邀请,我是长江网网络写手被正式吸收为武汉作家协会会员,谷总说,徐斌是省作协会员,也想经过网络加大圈子交往,加入市作协,本意是给我的版友,宜昌文坛首席版主杨远煌鼓劲,他是没有上过大学的靠自学成才,又作为下岗职工忙于生机,一直在汉网宜昌文坛共事,却从未谋面。机会来了,我没有其他任何考虑,决定请好年休假,买好车票就上了长阳开往武汉的班车。
到市作协办证的时候,女儿给我填好登记表,我按要求带的二寸照片和创作简历,还有一些网页资料,其实在长江网抢帖成功后,我做了准备,还想邀请一名文学青年,这不是什麽坏事,长阳就我一人,大众网站被邀请的李勇网名秋瑟木梓也是我多年的博友,他是贵宾也在被邀请的行列。秋瑟木梓是大众在线的副站长,大众文集的副总编,副社长。因陪中央台北纬30°摄制组在长阳大堰拍外景,他请了假。元辰老也因种种原因去不了,就这样我独自一人去了武汉,参加这次由湖北省作协,武汉市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和长江网组织的湖泊岛屿文化论坛凤翔岛生态之旅活动。
会议两天,一切费用由谷未黄和肖毓加总经理承担。凤翔岛会展中心的肖老总赞助了这次活动。在会议期间,我见到了著名作家,诗人,省市作协领导,有很多是早就神交已久的文坛宿将,如著名作家刘富道,管用和,著名诗人和省作协文学院副院长田禾,省市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秘书长、网络文学的领军人物、著名诗人谷未黄,还有武汉市作协副主席王新民,江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作家任蒙,原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主编谢克强,中南财大教授古远清,著名作家成君忆等等,我在会议和活动期间也和其他地市州文坛超版,版主和长江网网友见了面,这次活动有来自珠海、武汉、武汉1+8城市圈的网友和文友120多人,我还见到了我的老同学、《珠海特区报》副刊主编、资深编辑、记者李更。
宜昌的文坛网友楚飞云是这次活动中结识的一位老乡,他是个才子,也是帅哥。还有诗人张坚,南竹,十月天,阿林子和她的小帅哥中国人民大学在校生17岁的昌哥。有很多美女作家和女文学青年,沉睡的阿修罗,上官冰儿,冰川紫电,水云江南,漠柳,还有我慕名已久的小说家、副总编行者无敌,活石,其实是一个人,还有红薯线粉,长江日报著名摄影师原宜昌文坛老版主望江兴叹,还有很多很多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文友和网友,快乐大歌,锦瑟思弦,我的老搭档杨远煌和他在北京上大三的儿子。
凤翔岛是一个正在开发的旅游度假风景区,我是第一次去,没有更多印象,是凤翔岛的热情和后官湖的柔情,让我这样真切地走进她,她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话题,我不想多说,留下想像空间和更多的回味。
再见,凤翔岛。
(散文编辑:江南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