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湘西州龙山县,一位村民反映自己因为邻里纠纷,在先后找了村、乡都调解无果后,抱着咨询的心理拨打了县长热线,没想到简短的咨询很快变成一场争吵,接线员不仅声称“调解不好说明你自己没有能力”,拒绝为这位村民提供帮助,甚至还口出恶言说。龙山县县长热线办公室负责人随后证实,村民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家里有矛盾,又有老人生病,因此将情绪带到了工作中。目前,该工作人员已经被调离岗位。(02月11日来源:中国广播网) 县长热线是县级政府听取民声,了解民情,畅通民意,化解民怨的一条渠道,要保持这条渠道的通畅,其工作人员就必须以民生的情怀,谦恭的姿态,热情地接好每一个电话,耐心地解答每一个提问,切实为群众解难,给群众消气,以排解纠纷,调和矛盾,消除民怨,促进和谐。 但是,湖南湘西州龙山县这位县长热线的接线员,在接到群众来电时“不仅声称‘调解不好说明你自己没有能力’,拒绝为这位村民提供帮助,甚至还口出恶言”。这样的回答,怎么能够抚慰求助者?怎么能够化解群众的心结?怎么能够调和矛盾?这只会激发求助者的不良情绪,更加激化矛盾,损害政府形象。 新闻中说,“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家里有矛盾,又有老人生病,因此将情绪带到了工作中”。这个辩解有点道理,但不能服人。是的,大多数人不是超人,不是伟人,都是生活在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人,“家里有矛盾,又有老人生病,”的确是够烦心的,有点情绪也可以理解。但是,不管有多烦心,不管情绪多恶劣,坐在接听县长热线接线员的位子上,就应该有职业理性,有为民情怀,就不应该任着脾气来。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让烦心事影响情绪,更不应该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因为你工作时是代表政府在倾听民声,不是在自己家中接听电话,更不是在和自己的家人打电话,你面对的是许许多多的普通老百姓,你接听的是最底层群众的声音。打县长热线的群众遇到的困难,遭遇的难题比起你的家里矛盾,老人生病可能要严重得多。一般来说,老百姓不是到了万不得已是不会打县长热线的,所以,他们打县长热线时,就是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政府,或是至少能在县长热线这里得到心理安慰。但龙山县的这位村民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冷语嘲讽,是恶言刺耳。我们来个换位思维,如果打县长热线求助的是那位接线员,不知他该作何想?他会不会觉得伤心?接线员这样任性,群众不会认为是个人行为,只会认为政府有责任。 说到底,县长热线接线员如此任性,就是因为心中没有责任,缺少职业理性;是和群众隔着心,没有对群众疾苦感同身受的体验;更是把群众没当一回事,认为得罪了群众不会有后果。因此,龙山县仅仅将该工作人员调离岗位还不够,还应该对这个事例深入解剖,并举一反三,从工作制度、职业道德、思想教育等方面强化服务政府工作人员的群众观念,构筑起牢固的防线,杜绝政府工作人员对群众的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