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管用的一个字“恕” 孔子的弟子子贡问老师,有什么样的一个字可教人一生管用受益。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恕”。 恕,就是用心观照万事万物,用心看人度人待人。人心相通也相同。说白了,就是怎样待人?怎样为人?怎样做人?恕是做人规范和行为准则。 恕字从字面上讲,有一颗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处世之道,为人之道。心决定行。心里怎样想,人就会怎样说,怎样做。心宽,则为人大气;心善,则为人厚道。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他的为人丰富的内心。 心仁则仁。心慈宽厚,仁爱天下。有爱心人,大爱无疆。从爱出发就会有包容心、怜悯心,就会原谅别人的小过失,体谅别人的难处,就不会激化生活中的矛盾。爱他人胜过爱自己,以为别人服务为荣,以帮别人排忧解难为乐。 心义则义。义重如山。义薄云天。重道义、重名节。独处会努力做到独善其身,严格要求自己。重义之人,遇到麻烦和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专找别人的责任和麻烦。重义之人,是有责任敢担当的人。 心忠则忠。心居中间,把别人的事别人心放在自己的心中,把他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样以赤子之心为人就会受欢迎。忠,于事业、于组织都忠诚老实,精忠报国,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忠,对他人也能很快取得信任。因而忠是做人的可贵品质。诚实守信,信守承诺,一言九鼎。 心智则智。智是知识的积累,知识、见识、远见的完美结合和统一。智者思想慎密、考虑周全、深谋远虑。智者权衡利弊,避难就易、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机敏过人。充满智慧,创新求变,知大局,识大体。识时务,懂变通。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顾及别人的感受,给人面子而不剥别人面子。对人有亲和力,与人相处使人愉悦。 心勇则勇。知耻而后勇。为人处世,要自重自尊更要尊重别人,不尊重他人也会自取其辱。勇不是蛮勇,是心底无私、无欲无求、无欲则刚,刚正不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责任担当,有使命感。能与人分享阳光、共担风雨。同甘苦,共患难,同舟共济。困难面前无畏惧、不退缩。 孔子教育弟子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孔子告诉子贡,如何把恕字做到极致呢?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做人的规范和准则,也是做人的境界。 通俗地讲,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独处时,慎独,要严于律己。公共场所要注意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自己喜欢轻言细语,那就不要对别人粗言恶语,自己喜欢清洁卫生,那就不乱扔垃圾和纸屑。自己所不欲,对别人也不能强加。现实生活中,有的因自己显达或是权贵,就爱摆谱,有的装腔作势,有的盛气凌人。更有甚者,有的以强凌弱,有的有恃无恐,有的蛮横无理,把好端端的人际关系搞得紧紧张张、剑拔弩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和孔子教子贡的“己所不欲”是对应的,都是正确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自己要成就事业,必须要先帮别人,或同别人一道成就事业,单打独斗难成大业。自己要想显达,也要帮别人一起显达。人是社会的人,都会有事业伙伴、打拼帮手。一个好汉三个帮。共同奋斗的人生就像在同一艘船上,要到达理想的彼岸,把同行的丢下就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这也不是君子所为还会为人不齿。人从来到世间,都想成就一番事业,而干再大的事业,都要从细小的事做起,都要做好人。这就像每个人每天穿上衣扣扣子一样,第一颗扣子就要扣对,不然接下来都会出错。人要从容立世,就必须认真走好每一步,特别是开始的起步更要走好。 恕,凡事要用心,做人要用心,一生都要安好心。这样,推己及人,就会与人和谐相处,生活工作就会快乐无比,一生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