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95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谷城地域古属豫州,公元前11世纪,周时封嬴姓(名绥)为谷伯,建都城于谷山,名谷伯国,又称谷国。
春秋时谷国为楚附庸。秦时依筑水立筑阳县,属南阳郡。
西汉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阳郡。惠帝二年(前193)封肖何子延为筑阳侯。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封南海守弃子嘉为涉都侯。太初二年(前103)嘉死国除。
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改南阳郡为前队郡,改筑阳县为宜禾县。
东汉时复为筑阳县,属南阳郡。建武二十八年(52),封吴汉之孙盱为筑阳侯。
南北朝时,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封宗越为筑阳县子。刘宋时期,属雍州新野郡,南齐曾改属宁蛮府义安郡。梁为山都县,属襄阳郡。北周省山都入安养县,属河南郡。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封张倪奴为筑阳县侯。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封张瑰为义成侯。梁废扶凤郡及泛阳县,立兴国郡。西魏废兴国郡立义成郡,改雍州为襄州。北周废义成郡及万年县,境内仍有筑阳、义成二县。隶属襄州襄阳郡。
隋初,省安养,将原山都辖地划入筑阳。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封吐万绪为谷城郡公。开皇七年(587),省筑阳入义成。开皇十八年(598),改义成县为谷城县。炀帝大业初,省襄州,谷城属荆州襄阳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析襄州之阴城、谷城二县置酂州,次年废。太宗贞观元年(627),划全国为十道,谷城属山南道襄州襄阳郡。贞观八年,省阴城入谷城。玄宗开元十七年(729),谷城属荆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唐朝改划为十五道,谷城属山南东道襄州。五代十国政局混乱,文字不全,不可考究。
春秋时谷国为楚附庸。秦时依筑水立筑阳县,属南阳郡。
(公元14),改南阳郡为前队郡,改筑阳县为宜禾县。
隋初,省安养,将原山都辖地划入筑阳,。民国四年(1915年8月),设“县佐”于石花街,现为城关镇。
在襄阳县及县级市下唯有谷城名字老土,时代跟不上大家认同吗。
1、宜禾县
2、筑阳县
如果以后改成区了,比谷城县好听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