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吃地菜煮鸡蛋,能去风湿,强身健体。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黄梅城乡都保留着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地菜又称荠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有曰:“三月三,地菜当灵丹”、“三月三,地菜煮鸡蛋”,按民间的说法是“春食荠菜赛仙丹”,可以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还可以明目,老话说道:“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荸荠和盐,煮上一大锅,全家个个都要吃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 在家乡黄梅,三月初三是继春节之后又一大喜庆的日子。快到三月三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洗菜、切菜、磨米……那几天,田间地头,甚至墙脚砖缝里都长出了嫩绿的芥菜,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今天正好有空,和家人一起买好荸荠,老娘把挖好的新鲜地菜洗干净,挑选了十多个个大的土鸡蛋,然后做起了地菜煮鸡蛋、地菜煮荸荠。闻着那香味,就叫人垂涎三尺。不一会,就煮好了,母亲端上来供一家老小享用,全家都吃的乐呵呵的,伴着暖暖的春色,和着开心的笑意,吃出了亲情,吃出了健康,营养又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