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福建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951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
又到一年年关时,回到家乡,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熟悉。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晃晃已匆匆数年,慢慢地也散发着时间的痕迹。闻一下,孩童时期的味道仿佛依然还在。噢,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拍摄地点:孝感市大悟县
拍摄地点:2015年2月12日
介绍: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手工挂面技艺就犹如艺术般地把面粉变成细如发丝、清如白玉、洁白光韧的面条,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先民,其制作工艺也更像是一门艺术。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能在外面买到便宜、美观的机器压制的面条,但乡亲们总是离不开家乡制作的手工挂面,虽说手工挂面的价格要更好,但其味道也是机器压面不可能企及的。
制作步骤:
1、和面:在第一天下午开始。大悟手工挂面一般一次和面就是一大盆,50斤面,在和面时放入食盐,一般1斤面粉放1两盐,一盆就是5斤盐。和面是一个很要经验的活儿,面比较多,和起来就很耗费体力,不能和得过硬或过软,要反复用力揉,直到不粘手和盆为止。2、醒面:和好的面要放在盆里面发酵,让它醒着,待到按一下面后能弹起来就可以了。
3、盘条:这个时候,一般就到了晚上了,吃了晚饭,就可以盘条了。这步要两个人一起来,一个人用转刀把面逐步地切成直径四五厘米的长条,切一点就搓一点,一点点地弄细一些,保持长条面团的均匀性,另一个人就帮着把处理过的长条面条盘在一个案板上,成圆形由内往外盘。案板面积毕竟有限,盘完一层后,要在长条上刷上花生油,避免长条面条直接粘住了。刷油后可以盘第二层,直至把大盆里的都处理完。不过,这才是处理一个回合,接下来又要把案板上的长条再经过类似步骤处理,把长条面团翻弄回大盆里面去,这么处理一下,长条面团就已经要比最开始细很多了。这些步骤都是第一天的事情
4、再次醒面:处理好的长条面团就放到大盆里面,放在里面再次醒面。
5、绕条:待到了次日清楚四点钟,天还没有亮,就要开始下一步了,就是把盘好的条绕到固定好的两根平行细竹纤上,竹纤大概60公分长,一直把竹纤绕满,然后把绕好的竹纤挂到一个箱子里面。一般一盆面可以绕一百多对竹纤。这个过程是在天亮前完成的,没有拍到。
6、上架:待到七点多,太阳出来了,就可以出面上架了,把绕好的面条取出来,把一只竹纤的一头插进架子顶部的孔中,另外一只主纤就这么挂着,就算是完成一个了。这个步骤,也可能就是挂面名字的来源了吧。
7、拉长:把上好架的面逐步拉长,反复挨个地拉,逐步拉长。这期间,还要经常用较长的主纤把面条从中间分嵌。一般到了上午十点多,就可以把挂着的那根竹纤插进架子底部的孔中。
8、晾干:接下来就是等着面条干了,到了中午,面条还有些湿,但长短已经固定成型了,比较韧,就可以把架子底部的主纤取出,翻转过来插进架子顶端的孔中,相当于把面条对折,然后进一步晾干。
9、包装:到了下午三四点,面条已经干了,这时完全没有韧性,很脆,就可以把面条取下来了,进行包装。一般一对竹纤上的挂面就包装成一把,用竹笋页弄的细条捆扎起来,放好。这样,挂面就算完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