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96|回复: 1

【散文随笔】写在鼠年的元宵节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148

主题

467

帖子

593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93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3-14 1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03-05 00:26:38 阅读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本名徐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作家会员.华夏当代(北京)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诗词艺术中心艺术指导,北京南雅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个人文学作品集《昨夜今晨》,《远方的青山》,《主人风范》等公开出版.在省级和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共150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奖.
   上班有了两天了,除了开会就是整理文件档案。很少上网,每天看看新闻,阅读报刊,机关工作就是这样,很多你不愿做的偏要做,不仅要做,还要重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年前刚到省民委的向祖文寄来的贺年卡,年后上班才收到,想起来是我先给他寄了。其实省城工作的同学我也寄了,多数是有联系的大学同学,他们觉得没必要,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有空抽点时间聚一聚,现在也方便,不像从前,开个同学会到趟武汉还找不着东南西北,联系也不方便,不是这样了。
   很少写有点新意和份量的文章了。不是不写,是不想写。宁缺无滥,不把笔写坏了。风花雪月好,伤感怀旧好,生活感悟好,心灵鸡汤好,无病呻吟也好。关注底层,关注民生,把握主弦律。现在网上的东西更新太快,文坛也有变化,有点快跟不上了。比如音乐,新人辈出,新歌一首接着一首,成百上千,成千上万,我爱听,却学不会。更爱听民乐,古典音乐,还有山歌和南曲,去年央视台新视听栏目在长阳拍的《山歌好比清江水》,是留着过年的,反复的听(看)了不少于10遍,慢慢悟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中央台剪辑的碟子比实况录像好多了,高了几个门槛,多欣赏两遍有益无害。

   平常心,看林清玄的散文,读懂了,十年夜雨心不冷,永远保持青春时代的热情。百鸟飞远天不远,心爱的人一直在美丽的白云间。千山越过水不浊,故乡的田园永远在安慰我的心。万花落尽春不尽,五彩的春光在冬天也不会凋零。林清玄充满禅意的美文,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温暖着一颗感伤怀旧的心灵,驱赶寂寞,送走冬日的冰雪和严寒,迎来希望的春天。活着,简单的快乐,打开灵魂的门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底气十足地向前走。

   新的一年,又是一年。只问耕耘,总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148

主题

467

帖子

593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93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3-14 10: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河的张代表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六届人大代表、都镇湾镇

雪山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执修



  冒着酷暑的高温,驱车离开县城,我们经过紧张的颠簸和长途跋涉,来到了一个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得到信息,在离家不远的村口小路上,身高1.78米双鬓霜白的张执修代表早已迎候多时。对于远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和留校任教于湖北经济学院的儿子来说,美丽的三峡,秀丽的清江,梦幻般的土家山寨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家乡。到了雪山河,见到张执修这位54岁的自治县人大代表,我们同他在一起有了一种特别的熟悉和亲近的感觉,也有了说不完的话。



亲   民



  张执修代表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雪山河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他生于1952年,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雪山河村(原龙潭坪公社雪山河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他曾两次放弃到金融部门工作和选聘镇政府干部的机会,留在边远的雪山河村担任村官,一干就是30多年。张执修幽默地说,我当村干部有条原则,做个“三心”代表,领导放心,党员放心,群众放心,一心一意为民,踏踏实实办事,清清白白为官。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的1984年以前,他就当选两届长阳县人大代表。自治县成立后,他又连任自治县二届、三届和六届人大代表。当地群众说,他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书记,也是一个理直气壮敢于为民代言,愿意为民办事的村干部。当村干部信息灵通,广交朋友,多做事情,深得民心。选民信任拥护他,理解支持他的工作,他就一次又一次地高票当选,连选连任。有一份优秀人大代表典型事迹材料是这样描述的:花白的头发印证了他的年龄,苍桑的面容刻写着他的劳苦,朴素的衣着衬托出农民的本色,不苟言笑的谈吐反映出他遇事认真的性情。他给人的印象不是谨小慎微,而是大刀阔斧,他的治村方略真有些大家风范。为政清廉,严以律己,宽于待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我们的话题不得不从他参加工作后担任雪山河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埫改田,架设涵洞,修桥铺路开始,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时任长阳县委书记的陈德政同志亲自把雪山河作为县委办公室的联系点,以推广地膜发展半高山粮食生产和多种经济开发,实现山区剩余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化深层次转移为试点,解决雪山河村村民吃粮靠供应,农民看病难,交通不方便,吃水困难的状况。当年的雪山河是穷得叮当响的穷山恶水,没有自然资源和任何外援,年青的张执修就是凭着一股冲天的豪气,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向上级领导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不改变雪山河村一穷二白的面貌,不能让雪山河的百姓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好日子,他就一辈子扎在深山,永远不离开生他养他的雪山河。当选县人大代表为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他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家乡提供的一个展示他才能的平台。第一步是打通龙潭坪到雪山河的公路,这条村级公路经过一年多的心血和汗水洗礼,终于在1981年建成通车。接着他开始发展高山烟叶,按户平一亩的规模发展白肋烟叶和半高山蔬菜,他放下架子到县农技部门请老师,请农业技术员讲授种植地膜包谷的技术课,按8元/亩的标准补贴农户,鼓励村民推广地膜包谷,在全村以前掉产减收吃国家1.4万斤救济粮的历史背景下,第一次解决农民没有饭吃的大问题。第二步,他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在几次县人代会上写建议,联名提议案,请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在较短的时间内修通了雪山河村至各个生产小组全长4.7公里的村组公路,纳入财政补贴项目,保证养护资金到位。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行路难、看病难、卖猪难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就是这件件小事和实事让他赢得了民心,他得到了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从他的家庭、为人、处事中我们看见,张执修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耕读为本的家庭,和睦友良,为人积德行善,助人为乐,处事公道正派,公平合理。在自治县六届人大代表任期内,他在人代会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开展走访选民向选民述职的活动,在张家台、黄草坪等选区收集了上百条选民意见,归纳整理成9条建议、批评和意见,由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转交“一府两院”和县直部门办理。



爱    民



  2002年,张代表充分利用宜昌市卫生局帮扶机遇,将成片荒芜的200余亩草地组织村民重新开垦出来种上红三叶和黑麦草,作为养羊饲料,发展高山养殖业。为提高养殖效益,缩短饲养周期,通过县畜牧局引进波尔山羊和南江黄羊更新换代,改革传统饲料模式,将集中放养改为科学圈养,合理饲料配方,扩大养殖规模,到2005年全村养羊已突破5000只,出栏达到3000只以上,成为全县有名的高山肉羊基地。为降低农业成本,张代表深入选区鼓励农民响应号召,将25°以上的山坡退耕还林,让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从2000年到2005年全村已退耕还林1500亩,其中营造杉木林基地l000亩,板栗、黑桃、木瓜等多种经济基地500亩。腾出250多名劳动力外出打工,每年直接增加现金收入近100万元。雪山河村有6个五保户,特困户10户。一组的唐玉武、余定梅两佬生活困难,张代表带头帮扶,村委会牵头5个户从开始种责任田,1个户养活1个月,轮流换班,老人病了他去慰问,照顾安置,把做好的饭菜和热水递到老人床前,两位老人十分感激,称赞还是共产党好,感谢党和政府。张代表一直照料老人,直到病逝安葬。他还用现金、物资帮扶贫困户胡绍明和特困户胡兴全,供他们的孩子上学读书,现在均已脱贫。



为   民



  几年来,县扶贫办公室解决资金2万元,县移民局扶持资金1.5万元,宜昌市卫生局真情扶贫2.8万元和8000多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县交通局到位村级公路专项资金1万元,靠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上级部门的真心帮扶,张执修代表架通了一座“连心桥”,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建成10个集中供水点和建水窖,彻底解决75户380人吃水困难,让村民饮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他制定和调整奖励政策,稳定发展白肋烟200亩,高薪聘请茶叶专家改造老茶园,培植新茶500亩,引导5个过吨级种烟大户,发展木瓜386亩,扶持养羊专业户5栋200平方米,奖励资金5000元。改良牲猪28头,仅2006年全村牲猪存栏1100头,出栏900头,牲猪生产一项年创收过百万元。现在的雪山河村,辖6个村民小组,425户1457人,公路全长23.5公里,国土面积35.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6亩,退耕还林579亩,劳动力800人,长期在外打工的384人,打工经济收入超过15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将边远的村组未完成的14户全部架通,投资7000元将大雪压垮的28个户的高、低压线进行线路改造,全面维修,从根本上解决了雪山河通电的问题。在解决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张执修认真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做好“六改五通”基础工作和开展“三建一创”活动,热心公益事业,建村中心卫生室一所,设病床、产床5张,添置办公桌椅,村中心卫生室“三室一房”设备齐全,聘请医务人员2名,卫生室铺设地面砖、墙白地平,添置中药柜和西药柜,增加诊断室和注射室,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260人,达到应参加人数的90%。村干部待遇全部兑现,村级债务逐步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做到民事纠纷小事不出村,十年没有到镇、县上访。2004年镇土管所违规收取房屋产权办证费用和农技部门改革后向农民收取种子定金,部分群众反映强烈,要越级到县、市上访,张执修代表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做好向群众耐心说服解释工作,稳定群众情绪,阻止无序上访,另一方面又及时向领导汇报,请示有关部门及时办理,终于在群众准备上访之前就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张代表立足高山优势,发动村民按市场需求改造当家园,建设经济园,引导村民将分散、零星种植的茶叶、魔芋、药材等经济作物改为成片连片种植,突出规模效益。2005年已有14户村民药材收入突破1万元,26户魔芋产量突破5000斤以上。取消农业税后,张代表再次鼓励农民将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将外出打工人员的土地转让给种田能手种植白肋烟,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使全村的白肋烟种植面积由过去的400亩增加到600亩,产量由4万公斤增加到7万公斤,烟农户平纯收入增加500元。2003合村并组后,为修通组与组之间的断头公路,将整个大村连成一个整体,张代表采取各种形式,争取三材费用1万元,组织百余名劳动力,奋战两个秋冬修通了两条5公里的组级公路,解决了40多个农户200余人的交通困难,将整个山村连成一个整体,为市场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村民办事,张代表带领村组干部一班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市委宣传部、卫生局的支持下,在隔河相望的两个小村之间架设了一座长8米、宽3米的人行公路桥,将合并后的村委会从偏僻的高山迁往人口集中的低山,并在那里兴办了村甲级卫生室,使之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中心村镇。说起这几年的变化,人们都交口称赞是张代表带领我们走出一条高山致富的道路。亲民爱民,一心为民,这就是张执修这位共产党员、优秀人大代表的本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