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致富路,通平安车。为加快实现全县413个行政村“村村通客车”,罗田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以“五个一”打开工作局面,有力夯实“村村通客车”基础。
他们的“五个一”分别是:完成一次调查摸底。以县交通运输局为主体,组建专班历经3个月,对全县农村客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据统计,该县413个行政村对照通客车标准,正常通车行政村约占三分之一,时通时不通的行政村约占三分之一,未通车行政村约三分之一。针对这一情况,该县确定当前主要任务是加强未通车行政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出台一套规划方案。根据摸底情况,列出了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清单,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表、线路图,制定了“村村通客车”实施方案。对客运网络、站亭建设、客运线路、经营模式实行规划,编制完成了《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推进一批工程建设。该县对每乡镇分别派驻了3-5名技术员进行指导,按照标准要求,填路基、培路肩、建错车台、完善安保设施等。截至4月初,新建错车台66个,新培路肩89.5公里,增设安保工程21公里;新建候车亭77个,新增4个行政村通客车。
制定一揽子筹资计划。按照县、乡、村、户“四位一体”的机制,制定了筹措3500万元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省、市、县工作队帮扶750万元,发动企业和在外人士捐款750万元,乡、村自筹和群众投工投劳折合约1000万元。
探索一系列长效机制。对乡村公路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灵活化运营。同时进行标准化补贴,在现有每车、每年补贴1500元燃油费基础上,建立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补贴通村客运。对道路实行常态化管护,该县目前聘请管护员396名,计划增加到500名左右,按每公里2000元标准进行补贴,以确保通村公路永续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