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广水老农 于 2015-5-4 17:21 编辑
习 惯
我很少出远门。
还是91年的时候,在单位里争取到难得的一次脱产学习的机会 。于是,我满怀理想,告别新婚的娇妻,来到湖北东部一个叫黄州的古城,开始了三年的求学时光。那时候,没有电话,只有在书信上寄托相思;课余时,总是听那部老收音机,从吉祥鸟的歌声中借别人的故事来打发漫长的寂寞时光。聚少离多的日子,更多的期盼是寒暑假回家 。三年后,学成归来,两岁多的儿子 已能帮打酱油了。这以后,总觉得一家人在一起便是幸福,能不出远门就尽量不出去。于是,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从没想过要再走出去,呆在家里就成了一种习惯。
刚刚的这个春天,在北京打拼数年已小有成就的朋友邀我去一起发展。犹豫再三,终究挡不住诱惑,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挑战一下自己。于是,与妻告别,来到位于京郊的这个小镇。原以为,首都郊区的镇上一定也是繁华的,可现状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这里虽临近市区,可俨然是北京荒漠地带。镇上大多是棚户区,没有像样的街道;街上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很少,更鲜有美女。我跟朋友调侃,在这里久了,我辛辛苦苦大半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审美标准,将发生严重改变。呵呵! 更要命的是,对这里的气候,我一时难以适应。这里,雾霾天多,大多时间天空是灰蒙蒙的,朋友家对面很近的山头,很少能看得清晰。这儿很少下雨且多风,因而,空气更显干燥。来的不长时间里,就经历了两场沙尘暴。尤其是第一场,据说是13年来最强的一次,漫天黄沙顷刻间袭来,叫人骤不及防,几近窒息。 初来的十几天,每天早晨起床,喉咙,鼻腔里呛出的全是血丝。朋友见我的痛苦样,说初来者大多都这样,时间久了,适应了就没事了。在这里,中晚餐可以自己做;可早晨过早,街上全是包子油条,吃不到几天,就恐惧了。来之前,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对这些,再不适应,我也要坚持。开弓已没回头箭!可对气候,环境的不适应严重影响到我最初的激情。我开始想家,怀念家乡湿润的空气,怀念老家的包粑热干面,想念每位熟悉的朋友;夜深人静时,更想老婆,想念家中的床······几十年在家,生活已成习惯,如此颠覆式的改变,真的令人痛苦不堪!
虽然盼望回家,可我不敢说回家;一旦回去,恐怕就再也迈不出再出发的脚步了。人生再不改变,就来不及了。如此这般,再不习惯,我也会努力习惯。北京,我来了,我在这里,请见证我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