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垄镇供稿
黄梅县孔垄镇位于黄梅南部,东临龙感湖,西抵新开、蔡山,南邻小池、分路,北接濯港。因南宋末年,有孔姓人家在此拓荒定居,筑起小垄坝而得名。孔垄作为黄梅“老三镇”之一,自古商贸繁荣,物流畅达,辐射周边近40万人,是黄梅县贯通南北、承接东西交通的枢纽和经济支点。
全镇辖35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社区,版图面积126.5平方公里,人口近13万,其中主城区集镇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3.3万。
孔垄镇人杰地灵。清代著名黄梅名伶邢绣娘,一代学术泰斗著名哲学家汤用彤,北大教授汤一介,旅台书法家李光唐,原丹东市委书记、书法家沈重,革命先烈沈建华,原湖南省委书记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等历史名人和现代政要均诞生于此。
孔垄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孔垄的传统艺术楹联、书法、戏剧等在全省享有盛誉,被评为“湖北省楹联之乡”。现有的文化和艺术团体众多,主要有东港曲艺团、夕阳红曲艺团、三乐歌舞团、文昌阁诗社等。
孔垄文化遗迹、风景名胜引人注目。主要的景点和遗迹有莲池美女、佛母寺、滩湖映月、芦洲落雁、东港渔歌、七星伴月、一宿庵、柳荫垂钓、蔡塘倒影、文昌夜读等。众多社会名流和文化大家在此驻足并吟诗作赋,留下千古绝唱。
整个孔垄镇的集镇结构为“一主五翼”, 即以孔垄城区为主集镇、中心集镇,张河、梅坝、严闸、安墩、邓湖5个小型村级集镇为辐集镇。
孔垄中心集镇区有蔬菜水产品集贸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竹木交易市场,服装交易市场,建材交易市场以及大型超市3个。中心集镇有大街小巷38条,其中主干道有东正街、西正街、西厢大道、腾龙大道、站前大道、孔严大道。镇区建有自来水厂1个,天燃气供应站1个。城区安装了街道照明路灯,垃圾中转和垃圾处理设施齐备。
中心城区目前有汽车客运站有1个,铁路三级客运站1个。域内有金融网点7个,商业网点近1500个,有移动、联通、电信和有线电视专门办公机构和信号塔。
镇党委政府以开发站前大道商业街契机,全面推进孔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品味逐步提升。围绕城镇建设,他们正在加紧“十大”谋划和建设。
突出抓好站前大道商业街建设,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站前大道是经多年筹划和准备的远景项目。从去年开始,该项目的一切工作全面展开。该镇按照“一流的商业新区、一流的行政新区、一流的新镇区”“三个一流”的目标定位,践行“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效益经营、高效能管理”的“四高”要求。整个站前大道一期全长1580米,中间18米主干道采用双向4车道,两边各6米人行道。规划设计下水道、绿化带,强电外移,弱电地埋,整条道路无一根电线外露,路灯全部用LED饰材。建筑风格为4层准欧式建筑,配套建设大型四星级酒店、文娱休闲广场,大型超市、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公共配套设施。
目前,站前大道商业街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主体建筑工程已经封顶,外墙装饰和街面道路正在施工,按照“三个一流”的标准,第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目前国税、地税、工商、人社中心、天然气等单位正落户站前大道,站前大道正在成为名符其实的行政新区。
谋划站前大道二期工程建设,提升站前大道立体功能。
站前大道二期工程分两个方面:一是谋划邢港、邢圩、梅坝二期开发,确保站前路与火车站对接。谋划龙感湖高速路口与站前大道对接,把站前大道作为孔垄地域中心,东连黄小高速,中连火车站,西接105国道。届时,这条大道横贯孔垄东西,就是孔垄名符其实的富裕大道。二是谋划站前大道立体开发,站前大道开发工作先由带状开发起步,其落脚点是实行块状式立体开发。其一要与西厢大道多点连接,打通城区循环路网,打造网格化镇区;其二是对站前大道进行立体式开发,建设行政新区、商贸物流新区、商住新城,建设第三小学,打造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品牌和场所,建设专业化集贸大市场,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建设连片商住新城。
站前大道全部工程竣工后,将成为未来新镇区的主轴。一个高规格的新镇区、新城区、行政新区将会迅速展现在我们面前。孔垄将以此为平台,引导集聚打造果蔬、木材、棉纺、家具、建材等专业市场,建设大城镇,发展大商贸,推进大物流,提升孔垄新形象!
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形象和功能。该镇正在高标准建设万年台花园小区、表带厂小区,加快粮食商业步行街建设,建设和规范新安新菜场,加快腾龙大道规划整治力度,打造城区精品亮点,改善老城区整体功能,提升老城区整体形象。
谋划新老街区对接贯通,增强城镇循环功能。贯通付渡与站前大道,建设建材一条街。贯通张塘与站前大道,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活跃城区商贸。贯通新安村与站前大道,建设一条纵向新街。扩宽马坊口与站前大道通道大街,带动马坊口村整体发展。通过“四纵两横”的镇街结构,促使站前大道与西厢大道形成循环商业街,联动发展。
对东港和邢港河“一河两岸”进行规划整治,改善城区环境。一横一纵的东港和邢港河是孔垄城区可遇而不可求的灵气资源。孔垄镇已委托重庆规划设计院对东港的“一河两岸”进行规划,他们将在德化村地段对东港进行“一河两岸”点中点试验段开发,建设“一河两岸”观光步行街,并与现在的粮食商业步行街和二医院旧址开发改建的步行街组成功能独特、别具一格的步行街网。改造整治后,孔垄将因东港美化而更有灵气,孔垄将因观光步行街而更有品味。
对县二医院进行迁建,优化城区布局结构。二医院建于上世纪70年代,地处老街,进出道路狭窄,严重影响了急救和老百姓就医,我们计划将二医院整体搬迁至105国道边,优化城区布局结构,方便群众就医。二医院的整体搬迁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土地征用基本结束,县政府已承诺划拨3000万元启动资金,各种规划、设计和协调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以火车站改造升级为抓手,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该镇长正在竭力促成对孔垄火车站进行改造升级,建设一个二级货场,争取建成客运九江北站。这不仅打通了黄梅商贸物流节点,而且为小池中部商贸物流园提供多层次便利。同时,他们将积极谋划火车站物流园建设,沿站前路建设若干仓储、配送中心,引进仓储公司、仓储超市、购物广场,延伸物流产业链。在此基础上,着力扶持物流货运公司发展壮大,打造本土品牌。引导建立粮棉油交易、棉产品外销、木材家具建材市场、水果蔬菜批发等专业物运公司。
建设工业新区,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该镇已经在扩建张河纺织工业集中区的基础上,在镇郊区新建油榨工业园,并将其纳入新镇区管理范围。目前该工业园已有3家企业入驻,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油榨工业园将是该镇新的经济增长极,对全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牵引作用。同时,还会对油榨村105国道沿线两侧的城区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改善城区水、电、气、路四网条件,提升城镇生活品质。
该镇通过争取国家政策,城区水网改造基本完成,水网条件极大改善;电网通过近三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气网和城区路网随着城区大建设、大改造也一并得到建设和完善,并正在发快速发展之中。
加强大城建效能化管理,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该镇结合新三万活动工作,全面开展以105国道沿线村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建设规划上严格把关,加大“三违”的查处力度。全镇所有的房屋建设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审批,严格按城镇和村庄建设发展规划运行,严禁未批先建,批后超建,乱批乱建。城建办、环卫所全员上街值勤,达到“时间全天候、空间全覆盖、人员总体战、管理高效能”,确保街道干净、整洁、规范。
孔垄迈上了新型城镇建设的快车道,迎来了城镇发展的春天,镇党委政府正带领孔垄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干劲,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工作魄力,开创孔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