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城老九 于 2015-6-12 11:29 编辑
黄梅红色记忆之二:东山悬崖杜鹃红 说起五祖镇,我们很容易就想起这里的禅宗祖庭五祖寺,这里的禅宗文化饮誉海内外。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还曾经是抗战的红色圣地。这里有新四军江北游击第八大队成立地(刘岳村刘阁墩西边)、蕲黄广三县秘书处(中山村二组洪新屋)、蕲黄广三县联络处(中山村洪新屋墩东)。 (新四军江北游击队第八大队成立地) 在离五祖景区不到50米的田地上,我们见到了新四军江北游击第八大队成立地的重点历史文化保护牌。这里曾经是土桥铺附近的刘姓祠堂,1939年6月15日,由鄂皖边地委主持,在这里召开了组建八大队的全体干部大会,宣布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游击第八大队正式成立。邹一清任大队长,桂林栖任政治委员,郑重任政治部主任,易鹏任参谋长。会上布置大家回到各地组织好队伍三天后到黄梅太白湖南边的周宣村集结召开成立大会。 如今这里芳草萋萋,找不到当时留下的任何文物。一位80岁的村民告诉我们,当年这里经常有共产党和进步群众在这里聚会。上世纪60年代,刘姓祠堂拆掉了,这里成为了一块良田。 【抗日民主人士於甘侯】 他是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历任江西宁都知州,国史馆顾问的於甘侯。他是五祖镇多云山人,曾在北平交通大学教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日夜为抗日奔走呼号。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儿子先后在北平和东北参加抗日斗争,后来都牺牲了。华北失守后,他从北平回到黄梅,参加了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的领导工作,担任县动委会副主任委员。他不仅与共产党领导人员桂林栖、邹一清等来往密切,而且满腔热情地支持共产党建立抗日群众组织和抗日武装组织。他为共产党开展抗日活动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包括变卖家产来暗中帮助筹措经费和购买枪支弹药、医疗用品,多次冒着风险掩护、帮助共产党员和抗日青年脱离险境。 1939年6月,国民党县长陈宗猷会同鄂东顽固派军队对新四军江北游击第八大队进行疯狂进剿。他四处奔波,组织地方上许多民主士绅联名上书陈宗猷,奉劝顽固派悬崖勒马。八大队失败后,於甘侯痛心疾首,病倒在床还不忘打听消息,并设法营救这些抗日勇士出狱。1937年6月27日,国民党顽固派竟凶残地用机枪杀害了28位抗日勇士,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乌珠尖惨案。他怒发冲冠,同陈宗猷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掀翻了陈的案桌。陈以“通匪”、“纵匪”等罪名,把他打入死牢,准备处决。后经多方营救,方始出狱。1949年黄梅解放前夕,他积极参与动员国民党县自卫队起义投诚,1950年病逝于黄梅,享年76岁。 如今他静静地躺在了多云山的怀抱里,与青山常在。 从五祖镇出发,途径五祖寺,要颠簸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中山村二组洪新屋,这里是1930年时的蕲黄广三县秘书处旧址。在另外一个路口上去有一排居高临下的老房子,那就是蕲黄广三县联络处旧址。地势很险要,环境很幽静。 只有到了这里,才能明白当年为什么会把这两个地方设立在这里。环视四周会发现,这里不但偏僻,并且四处都是大山。一旦有陌生人来,就可以立即疏散。两个旧址都保管得非常好,都是革命烈士的后人在居住。一谈起大革命时期的血风腥雨,他们这些老人都哽咽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站在蕲黄广三县联络处旧址前,迎面的就是一段悬崖峭壁,那上面的一棵杜鹃开了,很红很红…… (来源于黄梅微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