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城老九 于 2015-6-16 11:55 编辑
黄梅红色记忆之四:军旗烈烈壮山河
黄梅县大河镇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的成立地,是革命先烈吴致民(吴铁汉)、共和国将军赵正洪的家乡,这是一片革命的热土。 【红十五军成立纪念碑】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黄梅大河段。在永安水库和牛头上的青山绿水环抱中,矗立着一块丰碑。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成立纪念碑。 红十五军纪念碑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68平方米,四周花坛环抱,松柏掩映。入口处是高大的花岗石雕花牌楼门,横额镌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系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亲书。塔身高15米,屹立于犀牛山顶。座北朝南。花岗石台阶202级。每级都由两块1.5米石块铺成。象征红十五军。塔正面是徐向前元帅手书碑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纪念碑。”背面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原红八军军长何长工的题词:“英雄业绩,与世长存。” 【红十五军纪念碑碑文】 1930年10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在黄梅县考田山吴祥村宣告成立,军长蔡升熙,政治委员陈奇,副政治委员汪少剑,政治部主任周吉可。红十五军辖第一师,师长黄刚,该师辖第一、第三两个团。第一团团长查子清,政委李奚石;第三团团长黄刚(兼),政委程熙。共4个步兵营、12个步兵连、两个机炮连。全军2000余人,1500余支枪。 吴祥村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从永安山岔出口,是一片开阔平原,10华里开外就是大河铺,这里进可攻、退可守,群众基础好,当时红八军第四、五纵队来到黄梅后,就以这里为重点驻扎之地。(当时没有永安水库,解放后才修的)。听该村老人吴太均讲,当时成立的时候,这里特别热闹。四面八方的青年都踊跃来这里参军,这里成为了红色的基地。 【吴氏祠】 红十五军成立后,在黄梅县考田镇进行了短期整训,建立和健全了各级指挥机关和政治机关,加强了部队中党、团组织的建设,同时加强了后勤保障方面的建设。军部设在吴祥村,司令部设在吴祥村的大祠堂里。军领导机关设有参谋处、政治部、军需处和后方留守处等组织机构。 10月18日,党中央命令红十五军与红一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一命令直到11月中旬,才传达到红十五军。11月8日,红十五军在蕲春桐梓河开始了反“围巢”战斗,11月中旬,红十五军接到中央命令,决定离开蕲黄广,向大别山腹地挺进,寻找红一军,完成合编任务。1931年1月中间,红十五军与红一军在河南会师,移师麻城福田河合编为红四军,为继续开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而斗争。 红十五军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铁军,由这个军后来组织的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和在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这个军先后走出了三位共和国的少将曾经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胡大荣、国家体委副主任的赵正红、云南军区副司令员的周学义。至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仍保留着当年的两个团。 1985年,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黄梅县委、县政府,为纪念这支英勇部队,拨款修建红十五军诞生纪念地。 如今,红十五军纪念碑已被黄梅县人民政府定为“黄梅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瞻仰者长年络绎不绝。巍巍军塔与风光秀丽的考田平湖交相辉映,成为一道风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