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德安府

安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方案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4

主题

3602

帖子

351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1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7-6 16: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②规划近期至中期,在各镇、乡、街道设置农乡网10KV开闭所,保障环网

型安全供电。同时设置变配电站智能化管理监控,监视,遥控,遥训系统。

③向农村,用电大户供电的10KV架空线路,供电半径控制在12公里,线路

上所带的变压器不能超过5—7台。

④10KV农网线路在规划近期,规划村村有变配电室,户户安全用电的基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4

主题

3602

帖子

351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1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7-6 16: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中心城区规划

(一) 空间发展战略

安陆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北控南进、东拓西启”。

北控:城市北部是城市水源地所在,应该控制城市向北发展,并保护水源生态环境。

南进:城市南部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空间发展应该以向南发展为主,规划期内城市用地向汉丹铁路以西偏移,使电厂与城市用地边界保持2公里的距离,留下足够的绿化防护用地。

东拓:东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向东发展以316国道为城市边界。

西启:跨河向西发展,启动河西新区规划,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二)空间结构

一轴两岸三区一新

1、一轴:依托碧涢路形成的东西向发展轴线。

碧涢路是安陆市依托老城区兴起的最主要的商业、办公、金融等的聚集地,新的碧涢路向东向西延伸,成为连接府河两岸的河西新区及城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通道,也将是安陆城区最重要的商贸文化展示轴线。

2、两岸:府河两岸。

规划城市景观空间沿府河两岸展开,彰显滨水城市景观特征。利用府河良好的自然条件及六河汇聚独特的地理优势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体系,形成以自然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4

主题

3602

帖子

351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1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7-6 16: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3、三区一新: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空间及主要交通道路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三个片区和一个新城,分别为商业居住核心区、河西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城。

(1)商业居住核心区:规划以生活居住、商业购物、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主;疏解核心区交通及人口,优化核心区的功能布局,改善核心区人居环境。依托核心区安陆更新,打造中心商贸区,建成商贸中心,依托核心区建设商业步行街。

(2)河西新区:河西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府河资源,及规划孝襄高铁安陆站,建设以高端居住、商务办公、文化体育、旅游休闲为主的城市新兴功能区,按照现代生态新城发展模式,进行低密度开发,形成未来的特色城区。由于其建设支撑条件尚待完善,因此本规划期规划建设用地3.6平方公里,作为其发展的先导。

(3)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城东现有产业基础,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建设成为新型产业园区。

(4)城南新城:顺应城市经济未来发展走向,依托城南良好的交通和土地优势,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居住和就业功能匹配的功能组团,城南新城以职住平衡为理念,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集群集约、优势互补、低碳减排、产城融合。

(三)中心城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规划形成市级——社区级两级配套。

公共服务中心布局

1、市级中心

规划市级中心为“一主四副”结构,通过城市综合体的打造突出城市中心。

“一主”即老城综合商业中心,是安陆市老城区的城市中心的升级与提升,打造老城商业综合体。

“四副”即城南商贸中心、环岛商务中心、河西文化中心、东大商业中心。 社区级中心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议在新建区通过设置500米—800米服务半径的大型邻里中心与分散的小区服务设施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在已建区通过利用现有邻里中心和商业街相结合的方式布局。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为优化城市结构,满足现代办公需求,规划保留老城区市级行政办公用地,规划区级行政中心结合个片区中心布置,方便各区管理机构就近管理。

文化设施用地

规划建立健全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个层次的文化设施,形成布点均衡,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

在各分片区中心相对集中布置片区级文化设施,作为片区的主要公共文化活动中心,重点建设青少年宫、图书馆、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

结合各居住区中心和居住小区中心布置文化设施,按照3~5万人设一处文化活动中心、0.7~1.5万人设一处文化活动站进行配置。

教育科研用地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近期完善高教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职教基地。积极发展多样化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优化基础教育。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科研和生产的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规划小学位置,以居住区为基本单元规划初中位置。小学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中学服务的服务半径可扩大到2000米。

体育用地

规划中心城区体育用地按市级——社区级两级配置。以综合运动场为建设核心,完善社区体育设施。 将原河西体育用地调整为生态运动公园,规划在横1#路跨府河桥南建设市级体育文化中心,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及其它综合训练场地等训竞、群体、休闲体育设施。

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保留现有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完善现有医疗卫生系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规划在毛河以西,凤凰路以南、城北居住片区各新建一座综合性医院。同时,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二级设置:卫生服务中心按街道范围设置,服务人口3~5万人;卫生服务站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安排,服务人口0.5~1万人。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府河以东、涢水路以西,碧涢路以南规划养老救灾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包括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站、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项目,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使市区服务事业发展逐步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

(四)绿地系统规划

梳理城区文化资源和自然水系,打造“一河两岸、五带十四园”的景观格局,彰显城市特色。

一河两岸:突出府河沿岸资源,打造太白湖文化风景带。以李白“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为背景,营造盛唐景观意境。

五带十四园:“五带”指沿城区五条主要河流:护国河、毛河、海子河、蒿桥河等形成的滨河绿带,河流形成的楔形绿地向内与府河沿岸绿地相接,向外与城市外围的农田、林地相连,形成内外相连,绿带绕城的绿化景观。

“十四园”指的是城区形成的景观节点,分别是:李白公园、长港公园、城北公园、毛河公园、德安公园、海子河公园、碧涢公园、银杏公园、百花水库公园、汉丹公园、城南1 号公园、城南2号公园、城南滨河公园、以及草庙水库公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4

主题

3602

帖子

351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1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7-12 17: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不懈地努力,明天就更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4

主题

3602

帖子

351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1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7-20 12: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陆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北控南进、东拓西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4

主题

3602

帖子

351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1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7-20 12: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新建安陆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