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第四届“人口老龄化长寿化国际研讨会”上,湖北钟祥市被认证为“世界长寿之乡”。
本届研讨会由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联合国老龄所五月在马耳他联合举办,专家委员会对照“国际区域人口长寿指数”要求,评估钟祥的人口长寿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等三项区域性主要长寿指数,均达到或超过世界长寿之乡所要求的标准。钟祥成为此次会议唯一被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
2014年下半年,钟祥向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提出正式申请。今年3月份,专家团到钟祥实地考核,并将钟祥的水、土壤、空气、食品等与区域长寿密切相关的元素取样检测化验,形成了《钟祥市人口长寿的环境基础》权威性的报告。现场踏访和检验结果,让专家们对钟祥的良好的气候条件、优良的水土资源、丰富的长寿食品赞不绝口。
联合国老龄所所长马文·福尔摩萨博士当场颁发证书和匾牌,他期待钟祥市总结和传播人口长寿化经验,推动各地的老龄和长寿工作。
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由中、美、俄、韩、日、加拿大、英国、德国、蒙古、马耳他、意大利等国研究老龄和长寿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2011年发起成立。并于近几年分别在美国夏威夷、中国海南岛、韩国济州岛举行三届人口老龄化长寿化国际研讨会。先后认证中国海南岛、韩国济州岛为世界长寿岛,认证中国海南澄迈、万宁为世界长寿之乡。
世界最早的长寿之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钟祥百岁长寿率为76/百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72倍。
百万人口的钟祥,现有百岁以上寿星109人,90岁以上高龄老人3321人,80岁以上老人25407人,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5/10万,最高龄寿星114岁。
“钟祥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长寿之乡”;这是诸多专家经过研究考证得出的结论。
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六年(公元470年)时,钟祥就因长寿老人众多而将县名改为苌寿县。据《宋书·州郡志》记载,泰始年间的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苌寿县的长寿老人竟占县内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北朝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改称为长寿县,这个县名一直沿用1061年之久。直到出生于此的明朝嘉靖皇帝取“钟聚祥瑞”之意,赐名钟祥。
至今,该市仍有长寿镇、长寿村、长寿河、长寿店、万寿岩、百岁桥等多处地名与长寿相关联。
诞生中国长寿之乡认证标准
2006年4月,“中国区域长寿标准研讨会”选择在钟祥召开。这次会议成立了由老年人口学、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老年营养学、环境科学、伦理学、社会统计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老年学学会区域长寿标准专家委员会,讨论制定《区域长寿标准》和《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实施办法》。从此,中国长寿之乡的认证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因而在业内将这次会议史称为“钟祥会议”。
2008年6月,中国老年学学会区域长寿标准专家委员会对钟祥市长寿现象进行全面实地调查考核,认为钟祥达到或超过“中国长寿之乡”的评审标准所规定的三项必达指标(1.长寿的代表性:百岁老人占人口比;2.长寿的整体性:人均预期寿命;3.长寿的持续性: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和十二项参考指标。
钟祥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认证为第一批中国长寿之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