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上士

- 积分
- 649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5-7-18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鸦片
鄂东村夫的一段文字,真不知道是从何道来。如果不是故意把水搅混,那么,定然是阅读能力存在很大的障碍。《拷问历史》以及当局并没有把捉汉奸放在工作日程及行动上。甚至连胡某华,这个自身是党员,却在公开场合鼓吹,要把他曾经发誓效忠的党,象苏联一样的整下台去。象这样的叛逆,以及诸多这样的叛逆,在现实中,都不曾去追究。《拷问历史》只是揭开造成近代国耻沉痛的原因,文章客观指出战败的要害;国家政策也没有整日搞是否汉奸身份的识别;《投敌叛国罪》已经几十年没有在法院判决书中看到。那么,又何来2/3的精力和90%以上时间整天去抓汉奸?这不是鄂东村夫故意歪曲,又是什么呢?
鸦片是物质的荼毒。应该说,从林则徐虎口消烟之后,在苦难的中国大地上,确已得到全面有效的抑制。但是,被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战的国难史,却是发生在虎门消烟之后。鸦片的荼毒正如今人的吸毒,各国都有,既属个人对人生的失去信心,用毒品麻痹,苟且偷生;同时与社会大环境也有关联,让人看不到希望,从而自甘坠落,自我消沉。可这些都不是战败的必然因素。比如鄂东村夫,时下也有不少人吸毒,他为什么没有去吸?这与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美好日子的追求是息息相关的。但与战败没有必然的关联。日本侵华是在虎门消烟之后,今日霸权主义国家吸食毒品的也有很多很多。
那么,鄂东村夫又说了另一种更加厉害的毒品“精神鸦片”。只是鄂东村夫荒谬的认识,所有思想理论,以及人类的思索,在他眼里,竟是“精神鸦片”。先不说思想有多远,就能飞多远,以及人类一切发明创造都先源自于思想、探索。根据鄂东村夫的隐意,他的那段话,是对《拷问历史》故意歪曲过后,编出的怪论。他想引导读者曲解《拷问历史》一文的内容,认为《拷问历史》就是发动纠斗,就是整人,就是什么都不做,一心抓汉奸。他甚至出具了2/3,90%这些具体数据。
然而,欲盖弥彰,又有谁人看不出来?
尽管《拷问历史》并没有系统论述国家民族方方面面的沉疴固疾,但是针对国家近代屈辱史,却是一针见血,分析得条理清楚,揭示得恰如其分。为什么就连这样一篇好文章,却引来那么多拙劣的反驳?究其原因,正好让人们真正看清了什么才是“精神鸦片”。
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理性的民族,必然要有崇敬之心。对于一切美好的东西,要心怀敬畏。比如对《拷问历史》一文,无论从文笔,还是从理论,还是从思路,还是从针对性,都是一篇十分难得一见,而且非常鼓劲人气的好文章。以上四点,包括鄂东村夫及武穴信息网一干人等,他们是哭都哭不出来的。对《拷问历史》一文其实他们心里也万分的膜拜。可他们偏要吹毛求疵,尽说一些与文章内容毫不相关的、阴阳怪气的话,来贬损,歪曲和攻击。这种风气,眼下已成为民族之大害。一些狗屁不懂,仅仅只是为了一标自己,故意反着来,信口雌黄,颠覆明明白白的道理。任何一篇文章,一种声音出现,就必然会遭至铺天盖地的反对,人人都想打倒之,以树立自己,却又远远不具这个能力。鄂东村夫就是一个,另外的信息网上的小皮拉子龙行天下更是不值一提。在他们嘴里,在公开场合,他们发些些言论,在他们自己心里,最多只是权当一笑料,或只为“露一手”而已,根本不想带来的危害。这就是精神的鸦片,在网络时代已泛滥成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