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安徽
- 精华
- 25
上士

- 积分
- 579
IP属地:安徽省合肥市
|
人命关天,莫存丝毫侥幸
俗言说得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躲过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世事无常,天灾人祸。
细细琢磨:天灾人祸,还真有话要说。天灾——它显然指人力不可抗拒的情形,人祸——显然存在人为的因素。可谓:七分天灾,三分人祸。事实证明有好多灾难是可以避免的。
我二叔老尹,已办理好退休手续,儿子、姑娘的房子都搞惦了。家里刚添了孙子,又适逢春节,他全然不顾自己血压高的底子,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我行我素,把家人劝阻当耳边风,甚至于反目成仇。应验了一句俗语:一喜三忧,绿屁股翻兜。仅仅快活了十天,就直接住进了武汉最大的医院的ICU监护室。脑干出血。从发病到大好前后一个月时间,跟家人一句话也没说上。
我亲家——儿媳妇她爸,老周。晚上二点时胸口难受,家人要送医院,他极力阻止:大惊小怪,让我清静一会。结果没等到天光,丢下尚未成家的小儿小女,与家人阴阳两隔。他死于心肌梗塞。
J总是负责某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中整个园区区间道路和市政管网等市政工程的项目经理。其人年富力强,事必躬亲。做人、做事获得甲方、监理及其它各施工单位普遍认同。然而,他有个致命的缺点:喜欢蛮干,不计后果。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当时我在同一项目负责景观绿化工程,与他打交道的机会多,例会、巡检经常在一起。曾经多次善意地提醒过他。
园区中有个大型水景观工程,跨度从上至下随水源流向建设,其长度近一公里,分别做成了四个人工湖。为了保证水质,在其中最大的湖的底下,暗埋了两根直径一米的水泥涵管,用于排放上游富余的雨水。涵管从进水口到出水口距离一百三十米,为保证美观,中间没有设置检查井。进、出水口分别设在两端亲水平台里面。湖里蓄水后发现涵管中间有渗漏点,但不能确定具体位置。若要放空近二十万方的湖水进行排查已不可能,唯一办法是钻入涵管查看。当甲方、监里一边研究处理方案,一边联系通风、供氧设备时,他已经提着应急灯穿过了涵管。虽然事情解决了,他确遭到有关领导的严厉批评。
他就是这样敢于玩命的人。
我离开那里不久,朋友们跟我聊天提到老J。不用细说,我能够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他走了。——送地材的车子把他带了一下。我们朋友圈里有同感:他这出了名的憨大胆,粗枝大叶,风急火急,喜欢玩命的风格出事是迟早的事。
说完了别人再说说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几年前的一天,我当时为某市检察院办公楼工程的施工单位负责人。说起办公楼,大家不难想象:威严、大气。它也不例外。其长度约一百米,宽度近五十。一、二楼的层高近五米,六、七楼层高五米四,其它标准层三米九高。它共有十一跨,中间一跨九米,其余的七米八。大楼前面一道三十几米长台阶直达二楼。二楼前半部分是个开阔的大厅,屋檐边缘耸立着一排二十多米高的独立柱。所谓独立柱,就是它的四周没有梁、板依附。柱子背后即大厅最前一跨除了屋面之外全部透空。
浇筑屋面梁、板结构层的混凝土时,从头一天早晨连续二个白天一个晚上不曾间断。施工已接近尾声,开始浇筑最后一车混凝土了。当时我跟几个各工种的包工头在屋顶上值守,钢筋头栾老板要我帮他签钢筋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主体结构工程中的钢筋分项已经全部结束,队伍要退场,心情可以理解。混凝土浇筑完毕了,是不是故意刁难人呢。经不了他的软磨硬泡,我被他生拉硬拽回到底下的办公室。
泡了一杯茶,上了趟厕所。我屁股还没坐热,杯子里的茶叶还没沉下去,接到信号工(专业指挥塔吊的人员)电话:出事了。——脚手架变形,现浇模板下陷。……由于当时处理及时、措施得当,加上工人通力配合,才避免了一场大的事故。
《高支模的安全施工方案》从编制到审批是极严格的,而且对施工现场脚手架支撑系统的安检不会有丝毫松懈。总公司和上级安全部门已经过了多次的检查、验收。房子南北两端结构完全相同,中间设置了后浇带,头天北端浇筑混凝土时没有出现丝毫的异常。问题在于工人长时间作业身体极度疲乏,对模板变形、混凝土输送超常等情况失去应有的警觉。看护模板的工人认为大功告成在楼面的一角进入了梦乡。注入的混凝土在同一点的堆积严重超量,以至于模板下面的支撑点不堪重负,走样变形。
……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类的人间悲剧数不胜数。悲痛之余往往会引起人们对逝者的惋惜和追思,经常听到人们谈论谁谁谁本不该死,如果怎样、应该怎样,就会怎样,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
人们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失足成千古恨。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主,……全靠我们自己”。要真正做到万无一失,我们平时必须谨小慎微,有备无患。事后诸葛亮终究于事无补,即使你肠子悔青了也毫无半毛钱的意义!
正因为人生短暂,才有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呐喊;正因为生命的脆弱,才有了“来如风雨,去似微尘”的感叹!我等肉体凡胎,不是铜头铁臂;我们不能九死,唯有一生。我们应该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切记:人命关天,莫存丝毫侥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