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襄城庞公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政府批复
将庞公建成滨江新区
2015年07月21日 王波 周世汉 沈明晶 黄元元 本报讯 热度:475
[字号 [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市规划局供图
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
本报讯【通讯员王波 周世汉 记者沈明晶 实习生黄元元】作为三面环江的城市滨江新区,庞公片区的开发一直备受关注。记者昨从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襄城庞公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庞公片区开发正在逐步加快。
古城人口逐步向外疏解
按照城市总规,襄阳古城内的人口和单位将逐步向外疏解,庞公和檀溪为襄阳古城的东、西两翼。受交通条件的限制,庞公片区一直落后于檀溪的整体发展,成为开发盲区,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
按照规划,庞公今后将建成服务全市、辐射周边地区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成为承担疏解襄阳古城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的主要功能区、商贸办公、文化旅游服务基地、滨江新区等。
此次庞公片区规划范围西起焦柳铁路,东、北、南至汉江堤防,但按照城市总规要求,江华路以北区域为法定建设区,以南区域则为规划研究区,在2020年城市总规调整前暂不进行大规模开发。
未来,庞公片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为14万—15万人。
建庞公祠遗址公园
庞公三面环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因庞德公居住于此而得名。发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庞公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此次规划提出建市民文化公园、中央公园、庞公祠遗址公园等。
相比襄阳古城,庞公片区地势较低,此次规划提出在庞公中部构建“一核”,即以中央公园为依托,整合现有的水文地理要素,围绕湖面布置主要的大型商业、商办、文化等公建,形成整个片区的商务文化中心。
规划人士表示,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公园和护城河、汉江的水系相通,既可蓄水调节,也可沿线布置商业、旅游、文化中心,形成城市岸线景观。
在“一核”外,庞公还要形成“二心、两带、五轴、五区”结构。“二心”是在滨江地区北部布置一个以旅游集散、商业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地区性文化服务中心;南部结合唐城影视基地,布置一个以影视文化为主要功能的文化体验中心。“两带”是滨江景观带与铁路防护带。“五轴”:以星光大道和内环线为依托形成2条交通联动轴;以公共核心结合十字展开的水系和绿地,形成两条十字形的城市公共活动轴;以庞公路为依托延续区域三国文化轴。
按照规划,庞公分为“五区”:古城协调区、滨江综合区、公共活动区、滨江居住区、滨江文化旅游区。
全面提升路网交通
交通一直是庞公开发的短板,汉江五桥通车后,交通有所改善,按照交通轴线与公共活动轴线分离的原则,未来庞公将形成“五横三纵”主干路网。“五横”是指庞公路、规划6号路、江华路、向阳路、滨江大道等五条东西向道路;“三纵”是指岘山路、星光大道、庞公东路等南北向道路。
除目前正在修建的滨江大道沿江延伸至观音阁外,庞公路在扩宽至6车道后,也将先向东延伸,后再向南延伸,与江华路、内环线、向阳路相交。
作为今年市政府公示的重点项目,星光大道起于汉江四桥(庞公大桥)桥头,向南延伸后,与庞公路、内环南线、向阳路、滨江大道延伸段等多条路网相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