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上的草帽写着“扎根农村革命”,背上的军绿色挎包赫然印着鲜红的五角星。7月30日上午,28名头发花白的大叔大妈一路笑声不断,急切地踏进谷城县盛康镇贾庙村。“40年了,我们又回来了!”领头的大叔李作良告诉记者,40年前,他们这群知青下放到贾庙村(原东红大队)。忆当年,大家无不动容。
那是1975年7月30日,李作良等28名知青根据组织安排,来到了原东红大队东红林场,参加农业生产。随后的三四年里,他们和农民们一起插秧、砍柴,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张经生说:“那段生活虽然苦,却充满激情,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岁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这批知青先后通过招工、上学、当兵等途径离开了原东红大队。此后的数十年里,他们很少有机会回到这里。
今年7月初,在他们下乡4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时,28人决定回来看一看。就这样,大家从西安、太原等地赶来相聚,还特意打扮成当年的知青模样。
刚进村,大家就发现,小村早已不再是当年那般破旧,三条宽阔的水泥路通到村里的每家每户,路两边是村民们的小洋楼。28位华发老人激动地拥抱、拍照,还给村民们带来自己的歌舞表演。
当年的民兵连长李兴发今年已经78岁高龄,见到这些当年的知青,眼里的泪花直打转儿。知道李连长老两口生活困苦,还吃着低保,李作良他们专程买了慰问品,并送上了自己的一点心意。
除了故地重游,知青们此次“回家”还有另一个目的。李作良告诉记者,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以往的毛头小伙儿、年轻大姑娘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大家希望能为贾庙村这个“第二故乡”出把力。
听到这个消息,贾庙村负责人龙加兴十分感激:“谢谢这些从贾庙村走出去的兄弟姐妹们,贾庙永远是他们的家。希望通过他们的帮助,让贾庙的发展更好更快。”当天,这些曾经的知青与村干部进行了一次长谈。大家表示,以后将跟村委会建立长期联系,尽力为村子做点实事,共同建设这个“第二故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