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165|回复: 0

[吴风楚韵] 遇路奈结婚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2015-8-25 22: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在三中同学群看同学们聊天,老家同学项建兵发句方言,“遇路奈结婚”。
大概二十年没听过这乡音,久违了!好亲切!
“遇路”,“遇”肯定不是本字。
遇,方言保留的古音是“都、斗”。
比如,他遇上好老婆,方言“渠都到个好嬷嬷”;
胡哥遇着好首长,遇上好机会,方言“胡哥奈都倒好头奈(脑),都到好八字”;
接吻,方言“斗嘴”;两个嘴唇相遇。
斧头柄与斧头眼相遇,方言“斗斧头柄”,又谓“斗斧头妈”。
骨科有“接骨斗榫”,拼接曰斗。古作“鬭”。
迎,逢也;逢,遇也;遇,逢也。
英语遇,meet;舌头音在后面。开会,meeting。
方言约定在桥头相遇,曰在桥昂哈斗(碰)头。
下午开会,曰哈昼斗(碰)个头,斗个情况。
众人相遇也。
众物集中亦谓“斗、斗拢”;
思路意见、矛盾情况集中,“斗情况”。
斗钱修路,集中大家的款项修条路,斗钱即集资。
集中,即开会,meeting。
逢,中古音“碰”。

想想这个“遇路”,应该是“沿路”;
黄梅下乡,老人很少说“沿路”,多言“遇路”。方音沿读遇。

米袋奈破个洞都不晓得,搁钢丝车屁股头,米遇路走遇路淅。
出门上个月,两个遇路游山玩水,玩的不晓得娘屋姓么事。
遇路走,遇路哭。
坡叔上街回来遇路十八家,哈是朋友熟人,遇路坐遇路夸,到屋断黑断。
王细牛从龙感湖到九江,到南京、石家庄、宁夏、到内蒙,遇路搞钱,骗17亿,遇路奈结婚。
字还变一,一路欢笑一路歌,方言“遇路欢笑遇路歌”。
沿,黄梅方言读若“遇”,下乡读R母,ru。

查阅字典,沿,《唐韵》与专切《集韵》《韵会》余专切
呵呵,方言说的是中古音。
与、余、于、遇、雨,普通话音yu. 黄梅下乡均读“如ru”音;
方言翘舌音过逾差异。所以黄梅下乡人讲普通话,应注意此类字音的纠正。
铅,方言读沿,铅笔音沿笔;江西铅山,读沿山。沿音铅(炎)。
《书·禹贡》沿于江海。《传》顺流而下曰沿。

沿革,指沿袭与变革两种方式。
《礼·乐记》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注》沿犹因述也。《疏》谓因而更攺也。
相沿即递相沿袭、因循也。成语有“因循守旧”。《疏》乃反训,革也。

方言“沿(遇)”与“缘”音近。缘木求鱼,缘亦有循义。二字义项交集。
“发筋的吔!莫缘草堆高突哈来挞到了。”攀援,上爬。
农村妇女说,“我跟电视机罩奈缘个边。”这个缘,才是缘的本义。
缘,沿其边而饰之。
沿,古文沇。

小篆金文甲骨文

[size=+0]沿,《说文》缘水而下也。

黄梅老古话说“吃不言,睡不语”;
出自《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
语言,言语。
语,言也。《广雅》
语言,黄梅上乡皆前腭擦音,鱼年。双声。
遇、迎,上乡亦前腭擦音,近逆音。
证“语言”二字音通。
遇、沿音亦通。

R与Y母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尽管沿变遇ru未得到普通话认可,它在方言历史中确确实实存在。
舌头发音部位不同而已。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