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399|回复: 0

[吴风楚韵] 响鼓不用重敲, 禁说无益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2015-8-25 22: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好吃的禁他吃,好穿的禁他穿。
2.打下课铃了,老师还在禁说禁说。
3.别个吃中饭了,局长还在台上禁说禁说,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4.不吃算了,禁你饿死凯。突水去我不拉,禁你淹死凯。
5.你刚来,这事情不能插手,禁他们处理。
6.嗯打嗯打!老子正昼(今天)禁嗯打死凯。
武汉方言也有此说“禁搞个么扮演咧?”禁义同2.3.
无休止地纠缠个什么。

方言例句中“禁”,用经、紧、净,明显不合适。
一般用“尽”代之。“尽”接近一点。
“尽”字来源于繁体“盡”的狂草省笔型;早期字形:

楷体金文甲骨文

甲骨文在“皿”器中,增一手持“帚”形。黄梅人谓“洗缸”或“扫蔸”。
尽,空也,止也,终也,竭也,完也。
楷体中,缸里还有几粒米。扫净,就完了。尽了。
方言例句用“尽”,义项也不完全重合。

方言口语“禁他去”。“禁”似为反训,随他去。
歌唱《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尊重对方意愿才叫“爱人”。
俗语“顺客为敬”;
母鸡到时候啄小鸡,不要再依恋娘亲,让它们自行觅食,
“禁他去”经风雨,见世面,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禁”义为“不禁”,解禁,开禁。不加控制;听任,不管。
个人认为同“乱”训“治”,“治”训“乱”;
付款的银行叫“贷款”,收款的企业也叫“贷款”。
反训为宜。
2.3.如用“尽”,也是尽的反义,不空,不止,不终,不竭,不完。

一般字典,对“禁”之反训义项,未能记载。
《小尔雅》禁,也。
段注:云庸者,犹无虑也。
此“录”与普通话“绿”同音。近虑。也许“禁”古有“虑”音?禁从林,或可依。
庸碌者,后天不加思虑、不加修炼,任其随波逐流,碌碌而无为。
即不禁。
禁与不禁,方言正反二义靠声调区分。
方言“禁”读若一声,不是普通话四声;“不禁”之“禁",则读若二声;若紧。

2.3.禁,又变音若“抻”。
抻抻说,不晓得住嘴;从中时喝酒喝到断黑,抻抻喝。
抻、禁可互换。禁喝禁喝,抻喝抻喝。
抻又与“敞”义交集。敞开肚皮吃饭,不加限制。
赌博不限注曰“尽打不喝水”。
此又与“尽”义交集,“尽肚子装”“尽力一担挑”“尽马力一跳”
同音有借义。

响鼓不用重敲, 禁说无益。

1.4.5.6.方言“禁”,也可替换为“叫”。或音变。
叫义呼喊,古文作“”。明显假借。
1.4.5.6.方言“禁”,也可说成“等”“让”。
声母R\Y,是卷舌音与平舌音区别。
部分Y,古读D.如方言圆,音堕、团。

证“抻”“禁”“让”,上古音又读若“等”,D母。

陈,古读田。
“禁”的同音字中,方言保留的中古音:“尽(根)”,年尽(根)岁毕;“进(跟)”,跟进,进一步曰更一步;“近(斤音),斤斗、跟斗;金(干),金贵,干贵;
方言“根”读上古音,若“邹”,即兜。
挖树兜、头毛和榴粟(高粱秆)兜样、卵兜都有气。
故言“禁”与“等”有关。
黄梅方言骂人曰“咄”,有的方言骂人曰“让”。
平舌音“让”读Y母。古读“等”。无后鼻音。


方言宾语前置的被动句式:
鱼禁(等)猫吃了、猫禁(等)车轧死了、车禁(等)别人偷(方言捞)去了、人等派出所捉去了、眼睛等鸟啄瞎了、衣裳禁(等)雨汊湿了、脸禁(等)蜂子蛰(方音若猪)了、脚禁(等)钉奈挖(锥刺)了。。。
皆因防备不足,经验不老到,"不禁"“未禁”(不谨慎)的结果。
《说文》禁,吉凶之忌也。
任凭风吹雨打,是故意不禁的意图。本可避免的。
任、让,有义项交集。
让,也有正反两义。本义是责备。今“让”义是不责备。不争,禁(尽)着旁人。
让他去搞,任凭他搞。
等、禁、让,方言口语多作被动句式用词。
例句1.除“他”外,其他家庭成员是处被动状态;
2.相对老师,学生处被动状态;
3.听众处被动状态;
4.5.“你”主动处被动状态;
6.“老子”处被动状态。
等,也有被动义项。
本义书简、纸张等(方言dou)齐。
长的被动等短的;先到的被动等后到的。
被,方言读bi,与任凭、听凭之“凭”音近。

情不自禁
【解释】: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自】: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禁术又称“禁法”,禁术盖由早期气术、符法派生而来,始见于东汉末。道教认为用此可遏制鬼物、毒虫猛兽和驱治疾疫。禁术一般会消耗使用者大量精力或者会对使用者造成极大伤害甚至死亡,但具有超强的破坏的术。



“禁脔”之禁,借自“颈”。
东晋建立初期,经济落后,物质贫乏。所食之物,量少质粗,达官贵人也难吃到肉,视猪肉为珍品。每得到一头猪,他们便割下猪项上的一块肉,送给晋元帝。
他们认为,猪颈上的肉肥美异常,是珍膳中的极品,只有晋元帝才配品尝,群臣百官都不敢私自享用,被时人称为“禁脔”。
宋代苏轼道:“尝项上之一脔,如嚼霜前之两螯。”

中学时代,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水浒传武松打虎》: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限打猎捕户,擒捉发落。冈子路口两边人民,都有榜文。可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余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更兼单身客人,不许白日过冈。务要等伴结伙而过。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间歇了,等明日慢慢凑的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子。”

这官府榜文,便是“禁”。禁字,从“林”从“示”,会意。
想必上古亦有此类警醒提示:热带丛林慎入,蛇虫(老虎猛兽)危险甚多;
山上还有山洪、泥石流什么的。
还是平原地带相对安全些。

今“禁”义:
受得住,耐久: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风。
忍耐,制止:不禁笑起来。


   1. 不许,制止:禁止。禁绝。禁书。禁令。禁赌。禁欲。禁锢。
       方言有禁塘、禁港、禁湖;放个鞭炮,插个红旗,表示此塘此港此湖我承包了,禁区内鱼虾属于私人物品,他人不得侵扰。
 2.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禁。违禁品。
       侠以武犯禁。
 3. 拘押:囚禁。监禁。
       关禁闭。
 4.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宫禁。禁苑。禁卫。禁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现在中央警卫团,毛泽东的8341.
 5.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禁地。禁区。
       禁区内犯规,要罚点球;禁区外则不禁,允许合理冲撞。
 6. 避忌:禁忌。
       苋菜禁止和团鱼(甲鱼)一起烹调。

俗语“田仮地里晓得晒死几多秀才”。劝人珍惜现状,多少能干人怀才不遇。
此“晓得”,就是反训,反义:不晓得,不知道,谁晓得?
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禁”魔鬼去害人。



方言例句中的“禁”,是禁的反义。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