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今年第三期“市民问政”拉开直播大幕,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直接曝光襄阳目前在大气污染防治中遇到的“顽症”。 在现场,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市大气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都针对问题给出了整改时限。其中,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丛玉在市民代表的一再追问下,针对城区各个出口道路上飞扬撒漏的现象现场承诺,“三个月内没有彻底改观,我就引咎辞职”。(08-31 来源:荆楚网 楚天快报) “三个月内没有彻底改观,我就引咎辞职!” 张丛玉局长的这个承诺真是掷地有声!这是对党的事业的敬畏;对公民权利的敬畏;对政治伦理的敬畏!它彰显一个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展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 我们常说“能者上,庸者下”,德性好,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好的官员当然应该晋升,而德性不好,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完成任务不好的官员就应该自觉地引咎辞职,这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常态。因为,党和人民把你放在一个镇守一方、把关一处的位子上,不是让你当“稻草人”,做“泥菩萨”,在那里领工作、混昭照、熬日子。而是让你殚精竭虑地为国家谋事、干事;兢兢业业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可是因为理念或能力的原因,你坐在那个位子上既干不了、也干不好,成了“稻草人”照场,“泥菩萨”住庙,不仅贻误了发展、荒芜了事业,还失去了民心,你就应该知进退,自觉地引咎辞职,以谢国人,不要等到舆论抨击、组织查处才灰溜溜地丢盔卸甲。 但是,现实却是一个人只要登上了领导的岗位,又没有严重的违法乱纪,没受到组织查处,被组织勒令停职、责令辞职或是撤职处理外,基本上没有官员因为工作任务没完成,事情没做好而自动引咎辞职的。哪怕再平庸、能力再差、工作做得再不中,群众评价再不好的干部,只要组织没处理,就是在职位上熬日子,也要“坚守岗位”。甚至在任期内发生了重大责任事故,但如果组织没有要求去职,他也不会主动“下课”,让人非议颇多。舆论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些官员对公民权利的不尊重,是政治伦理的不健全,是耻感文化的缺失。 因此,张丛玉局长的这个“三个月内没有彻底改观,我就引咎辞职”的承诺就显得弥足珍贵,它是官员责任意识的修复,是政治耻感文化的回归。希望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能有这种担当精神,都能有这种责任意识,都有这种政治理念。干不了、干不好、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或是任期内发生了责任事故,不用组织查处,不须舆论呼唤,而是自觉地喊出“我引咎辞职”的口号,并坚决兑现诺言!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要给张丛玉局长“三个月内没有彻底改观,我就引咎辞职”一个点赞!但愿这不是张丛玉局长一个人的呐喊,更不是张丛玉局长一个人孤独的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