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将在两天的时间里游遍襄阳的美景。可以参观古隆中、诸葛亮故居、武侯祠、广德寺等景点,可以在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的同时感受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 第一站:襄阳古隆中因诸葛“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
古隆中牌坊 提到襄阳,第一印象不是繁华街市,不是秀丽山川,而在乎一位闻名遐迩的人——他就是诸葛亮。而襄阳的古隆中是诸葛亮青年时代隐居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史实就发生在这里。古隆中入口处的石牌坊,是隆中的标志。坊为四柱三门楼式青石建筑,正面镌刻着“古隆中”三个大字。进了大门,一路前行,左边是诸葛亮耕种过的田地,在田中央有一亭,它的横幅上写着“田园淡泊”,路的右边是荷花池,荷叶铺满池面,池中央建有一座“荷花亭”。
隆中景 往前行有一条小溪横在眼前,上面架一座石拱桥,名叫“小虹桥”,诸葛亮及他的家人出入必经此桥。过桥不远有一“抱膝石”,诸葛亮在此石头上曾抱膝常吟,后人在它的旁边建了一亭称“抱膝亭”,亭前立有一块写着“抱膝处”的大石碑。抱膝亭后面有明朝嘉靖年间雕刻的大型龟座“草庐碑”,龟昂首负重,碑的正面写着“草庐”二字,碑的背面刻有“卧龙处”三个大字。看龟背上的碑文,可以想象古时候诸葛亮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这里再往前走就是“汉诸葛武侯词”。
武侯祠 沿着林荫小道而上,我们来到了隆中山腰的武候祠,武侯祠大门的左右两侧有横批,左边写“揭地”,右边写“掀天”。武侯祠是供奉诸葛亮的祠宇,三殿内陈设着诸葛亮生平简介。祠内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及蜀汉政权中功勋显赫的文武大臣塑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后面大殿内有诸葛亮及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塑像。堂里挂有董必武、郭沫若等名人匾额、题词和对联,二殿内有诸葛亮活动过地方的图片及八卦图拓片等文物。
隆中怀古 参观完武侯祠,我们还游览了三顾堂,这里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另外我们还参观了六角井,是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用水井,上有雕花古朴的六块石栏板。除了这些,还有半月溪、老龙洞、隆中书院、观星台、棋盘石等景点。回望隆中,真是“山不高而秀雅,水不大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我们细细感受诸葛亮的生活场景,漫步其中,体味三顾茅庐的神奇情景,加之深秋季节,更加深了一种怀古的情怀。
隆中怀古 参观完武侯祠,我们还游览了三顾堂,这里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另外我们还参观了六角井,是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用水井,上有雕花古朴的六块石栏板。除了这些,还有半月溪、老龙洞、隆中书院、观星台、棋盘石等景点。回望隆中,真是“山不高而秀雅,水不大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我们细细感受诸葛亮的生活场景,漫步其中,体味三顾茅庐的神奇情景,加之深秋季节,更加深了一种怀古的情怀。 公交:在襄阳市内乘坐543路到隆中风景区站。 开放时间:08:30—17:00 第二站:广德寺湖北省襄阳市广德寺,原名云居寺。殿宇林立,古树参天,苔藓匝地,异常幽静。
广德寺
广德寺 游玩完古隆中,我们顺道游览了附近的广德寺。广德寺原名云居禅寺,建于唐贞观年间,是汉唐以来著名的古刹。虽然广德寺不像武汉的归元禅寺那么有名,不过这所寺庙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襄阳乃至各地的香客前来。广德寺内原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韦驮殿、观音殿、藏经楼、方丈房等建筑,不过由于文革十年浩劫,目前只有天王殿、藏经楼、多宝佛塔、部分厢房存在。
广德寺多宝塔 广德寺内多宝佛塔,久负盛名,雄伟壮观,其建筑风格全国独一。虽然我不是信佛之人,不过也算看过很多寺庙建筑,这多宝佛塔,确实和一般的塔长的不太一样。据说多宝佛塔是印藏式佛塔,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约17米,由塔座、塔峰两部分组成。我国多佛塔只有七座,而造型美观的只有北京的一座和襄阳的一座,而五塔立于一个塔座,又唯襄阳的多宝佛塔所独具,可见其珍贵。
广德寺银杏
广德寺银杏 寺内古木参天,寺外碧水环绕,环境幽雅宜人,被清朝康熙皇帝赐封为“护法尊”的古银杏树干年不衰,枝叶茂盛。此树高约30米,4人才能合抱,千年古树与奇塔交相辉映,实为壮观。千年不衰的古银杏树,至今枝叶茂盛。更为奇怪的是,此树中上部有一弯枝,自开春发芽之始,就满枝黄叶,始终不绿,远远望去,犹如一名大将军佩戴着皇帝赐封的勋章一般,十分威风。 地址:位于襄阳县城西约13公里处。
门票价格:5元 第三站:米公祠米公祠为纪念中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
米公祠
米公祠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米公祠。襄阳米公祠是纪念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祠字,坐落在樊城柜子城上,隔汉水与襄阳小北门相望。米芾人称“米襄阳”,用现代的话来讲,就类似代言人一样。现在大家看到的米公祠是祭祀米芾祖孙三代人的祠堂。来米公祠的游客并不多,一座五叠重檐、砖石结构的牌坊矗立在高高的台阶上。牌坊匾额“米公祠”三个字,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文渊阁大学士、襄阳籍单懋谦题写。
米公祠
米公祠 登上台阶,进入大门是一个树木葱郁,环境幽静的庭院,院中立有一座精致的六角亭,名为“洁亭”。米芾一生以洁癖、爱砚、嗜石为三怪。走过庭院便是“祭殿”。殿前建有一座“米公祠”牌楼。牌楼前的庭院中立有两块石碑,西侧一块石碑上刻的是“米家山水”,东侧一块石碑上刻的是“米氏故里”。米公祠中轴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游鱼满塘。廊壁陈列着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石刻一百多块,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为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三十多块。这些书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米公祠 往里走,有一幢精致的四合院式的建筑,名为“宝晋斋”。之所谓叫“宝晋斋”,因为这是米芾及其子孙保存下来的珍贵书法作品。其中不贬晋代名人的书法石刻或拓本。如晋朝大书法家王羲子父子的书法拓本。还有米、黄、苏、蔡宋四家的法贴、手札等。还有现代创作的米芾的故事图画,以及各地收集起来的米芾父子书法石刻拓片等。宝晋斋的东面的一处院落叫“石苑”。里面是一些碑刻作品,题材有古代名人书法,也有当代书法家的作品。西侧是一个精致的园林,叫“西苑”。曲桥亭榭点辍其间,澄波涟漪;数条锦鲤摆来晃去,悠然自得。 门票:成人20元、儿童10元 开放时间:8:00——19:00
游玩推荐:4月-10月最佳。襄阳兼有南北气候的特点,冬季寒冷少雨,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凉爽,但时有秋汛发生。 第四站:襄阳古城它是襄阳的一个重要“符号”
昭明台
北街 从米公祠出来,我们又回到了襄阳市区,去看看那里的地域文化。襄阳城中心,巍然耸立着一座楼台,它的名字叫昭明台。昭明台是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目前的昭明台是按照魏晋风格重建的3层楼阁。它横跨北街入口处,北街是古襄阳城内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之一,还是襄阳唯一的仿古步行一条街,老字号店铺林立。北街北连古城墙,南接昭明台,其特殊位置注定了它是襄阳古城的一个重要符号。街道两旁尽是各类商店,其中有许多店铺卖一种“诸葛亮鹅毛扇”。我于是买了一把,留做纪念。鹅毛扇轻摇,模仿了一阵子的诸葛亮。
古城楼 往北而行,我们来到古城墙楼。襄阳城墙全长7331米,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临汉门,与樊城隔江相望,是襄阳古城的小北门,为清代双层重檐歇山式门楼。襄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登上城楼,让我想到了“铁打的襄阳,水做的樊城”这句话。另外襄阳城还成名于宋元之战,公元1267年,蒙古军队进攻襄阳,襄阳军民坚守近6年。金庸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中有精彩描写。
仲宣楼
仲宣楼 最后,我来到了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的仲宣楼。仲宣楼是为纪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登临与黄鹤楼、晴川楼、岳阳楼并称为“楚天四大名楼”并称的仲宣楼,抚摸着楼台的画栋雕栏,犹如抚摸着这座城市历史的沧桑,思绪一下子穿越了一千八百年的时空,似乎看到了东汉时代那位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才子洋洋洒洒的千言。目前的仲宣楼也是重建的,分为城墙、城台和主体楼几部分,另外楼内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 襄阳古城面积比较大,经过的公交线路比较多,市内有1路、6路、14路、21路、24路、512路等公交车穿城而过。
推荐襄阳一绝美食:襄阳牛肉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