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吉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26

IP属地:吉林省长春市
|
回溯历史:筹安会的理由
世事还是向前看好。天行健,生生不息,自强不息。
但向后看,回溯思考历史大事,也有启发。
今天就试着,也是臆测也是“理性”分析一下筹安会的理由。
从后续事件看,筹安会也不都是小人,要在洪宪王朝捞一把的。比如杨度是红色党人。
理由之一,立君主而一元化。
中国文化传统重王道、道统、纲常,没有王没有王道,没有皇帝没有乾纲,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延续。
这些人的思路不是完全没有理性精神,不是完全没有结合中国实际,也即考量今天说的特色、说的重国民性问题。
人性是自大、黑暗、无法无天的。孙猴子都想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谁又不想。
曹操说过类似的话,要不是我,天下不知多少人想做皇帝。也是曹操一死,大家山头王都是皇帝。
理由之二,重京师而天下一统。
直白说,就是各省怎么独立,怎么坐大;也要承认皇权,也要拱卫京师。
筹安会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护国、护法两个运动是好,但政治驱动源在江湖不在京师,挑战京师的力量是助长了。应该说开了坏头。后面的军防割据就自然而然了。
再被苏俄和帝国主义利用,各省进一步坐大,军阀割据局面也就形成了。
理由之三,有君主而行宪政。
既然是立君主又要宪政,当然权力要转移到民选政府。即国家权力集中到民选总理。
我们可以看一看北京后头的格局为什么是段祺瑞说了算,即是(多少是)当年袁世凯洪宪王朝要的结果。
应该是参照日本的。因为日本君主立宪、富国强兵也不错。
也即筹安会是既参照了世界文明国家的方式也考量中国的王道传统,不是鲁迅说的硬要拉历史倒车。
事后诸葛看:筹安会外面人、反对人的思考,才更符合中国历史进程。
我们用内因、外因说法,总是筹安会考虑不周,袁世凯没有做好自己,北京没有做好自己,才弄出后来的两个中华民国。而且是南京的中华民国打倒北京的中华民国。
然后才好讨论日本和苏联影响。回看,进入20世纪影响中国的就这两个国家了。它们的功过历史会进一步评价。(基本上可以说都不是好东西。)
比如袁世凯如果考量了孙中山四万万个皇帝,如果不大修皇宫、大做龙袍、大封妃嫔,如果真虚其位实证其名,如果那些私心、贪婪、享受到威权、气势都消减了,真心民主兼君主,王权不犯民权,拥护宪政,甚至不废共和,历史也许是另外一个样子。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袁世凯自恃功德无量自诩势力太大自贪天狗吞日头,终于可悲下场。
于是北京的制度建设衰微失败。南京崛起新的中华民国。
只可惜后来的南京也是老蒋太自诩了不起,以领袖代政党以政党代国家不要法制不要百姓弄得孤家寡人逃到台湾去了。毛泽东骂他独夫民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