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行者笑笑生 于 2015-9-24 09:04 编辑
寻道追梦老君山
一个须眉皆白的老者,骑着青牛,西行而去,消失在历史的青山绿水之中。。。。。。 -----题记 行者笑笑生
八百里伏牛山,横亘于中原大地,巍巍峨峨,气势磅礴,主峰老君山山势险峻,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归隐之地,历代香火旺盛,被尊为道教圣地、天下名山。 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城南,海拔2200多米,原名景室山,后来,因为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改名为“老君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一生散发着谜一样的气息,老君山也因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9月19日下午,我们一群30多人的户外组织来到了老君山脚下。 先游追梦谷。 追梦谷位于老君山的西峰峡谷中,当年,老子李耳西出函谷关到茫茫伏牛山腹地寻找归隐之地,就是从这里悟道岛开始一步步跋山涉水,并大彻大悟,一步登天跨上了伏牛之巅。灭亡了的明朝太子朱慈烺隐居老君山,时常到这里寻幽追梦,把这里当作北京的御花园,并从这里上山朝拜老君,因而这里得名追梦谷。谷中怪石磷峋,溪流潺潺,三步一潭,五步一瀑;茂林修竹,翠崖红叶,奇峰壁立,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我们跨过谷口的祈福桥,翻过悟道岛,一路顺溪流而上,时而左,时而右,沿途俯瞰老龙窝,轻抚千年玉兰树,聆听幽谷蛙鸣,穿过双石窑,攀铁梯,钻石罅,最后到达老君瀑。只见一条银练飞流直下,溅起朵朵水花,喷撒出阵阵水雾,潭水清澈,绿树葱葱,让人流连忘返。 20日,我们早早起床,奔向老君山下的中灵索道,坐索道到中天门。中天门位于老君山山腰,牌楼正在维修,中天门右侧是老子骑牛雕像。雕像是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老子的描述,在被汉武帝誉为雕刻之乡的河北曲阳用青石雕刻而成。整个像高3.8米,长4.5米,因为老子得道成仙了,所以他骑的青牛也是神牛了。 我们爬上半山腰有峰林仙境之称的“十里画屏”。老君山峰林景观,刀劈斧削,犬牙交错,披绿挂红,植被茂盛,既具北方的壮美气势,又显江南的秀丽多姿。清新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走在这如画如诗般的自然美景里,人的内心世界变得淡泊宁静了,也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走在悬空的水泥栈道上,看怪石奇峰形态各异,有的形如圆柱,独自挺拔;有的形如蘑菇,如巨人打伞;有的尖似刀剑,当空而立;有的若昂首将军,傲视天下群雄;还有穿心透亮的岩孔、横卧峰顶的怪石,如藏书万卷的书库……峰林之间一步一景,步移景换,景景如画。 经过十里画屏到达太白坡,2小时后,我们翻越了马鬃岭到伏牛山主峰极顶。这里海拔2217米,是长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在老君山山顶有两座山峰,前一座就像一匹马的头,后面的山峰则犹如马鬃,因此得名为马鬃岭,它是老君山的最高峰,是观赏老君山自然风光的最佳之处。向东看,金顶道观群矗立在山巅之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闪耀着庄严神秘的色彩。
从马鬃岭下来,我们经步云栈道到达南天门。南天门是上山拜老君的唯一一条道路,在山下观望老君庙如在天上。当初修南天门天梯时,曾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数位民工正在施工,狂风暴雨骤然而至,民工们无处躲藏,新架起但未焊接好的铁梯也有被大风吹倒的可能,万般无奈之中,有个民工喊:“我们为什么不求求老君爷呢?”于是他们一齐跪下来祈求太上老君保佑。霎时,风停雨止,云开雾散。民工都说,老君爷显灵了。 南天门是老君山正顶,两边亮宝台、玉皇顶双峰对峙,南天门北平台上前建老君庙,后盖道德府,再后面建一会仙桥,一座五母金殿,供奉着天母、地母、人母、无极母、西王母。 老君庙原建筑始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曾监工重修,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大铁钟、铜牛,一片金碧辉煌,五十年代初期被毁坏,现在的庙宇是2004年重修的。前殿叫“金顶太清观”,金顶是太阳普照,光芒四射的意思,殿内供奉着太上老君及配享香火诸神。后殿道德府是藏经的地方,明万历皇帝下诏书颁经卷至天下名山,立有“诏谕碑”。老君山在唐贞观年间就被封为天下名山了。另有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铸造的大铁钟。大殿两侧铁制的六丁六甲神将,是我国发现古代六丁六甲最完整的一处。导游讲,庙内有一山洞,就是老子打坐修行的地方。 紧挨南天门西边山峰上是玉皇顶,供奉玉皇大帝。每年的腊月廿五,玉皇要亲自阵圣下界,亲自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菩恶良莠来赏善罚恶。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登上玉皇顶,极目四望,千山万壑,尽收眼底,云蒸霞蔚,美不胜收,的确是一处归隐修行的好所在。 紧挨南天门东边山峰上是亮宝台,传说是太上老君展示宝贝的地方。有一年四月初八,各路神仙来景室山听老君讲经,之后神仙们要求看看老君的震山之宝,老君上到峰顶拿出了阴阳扇、太极图、炼丹炉。三件宝物金光闪闪,绕老君飞旋三周落到老君手上,众仙赞不绝口。现顶上改建一金殿,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赵公明财神像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 中午12点,我们下山来游览老子文化苑。 老子文化苑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20米,2010年5月16日正式开园迎宾。老子文化苑是传承和弘扬老子思想的圣地,采用汉代建筑风格,主题思想是“大道行天下,和谐兴中华”。沿中轴线,从阙门向上依次由十二项建筑,始终缊含着“道行天下,德润古今、尊道贵德、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理念。我们依次游览厥门、金水桥、钟鼓楼、众妙门,登上得一门、崇玄馆、三重太极合和广场,来到老子铜圣像前,老子铜像呈站立式,像高38米,通高59米,锡青铜铸造,重达360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露天大型老子铜像。该铜像整体法身造型气势磅礴,坚毅沉着,厚重灵动,老成而无为傲气,谦躬而不失威严,稳健而又有飘然出尘,仙风道骨之感。与老子像相配套的还有老子生平故事墙,包括圣哲降生、孔子问礼、紫气东来、函谷著经、归隐景室等传说两千多年的生动故事;还有雕刻在墙上的书法名家撰写的《道德经》。在游览中,让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和道教文化的深邃內涵。 离开老君山的时候,不禁又一次回望老君山,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激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道法自然,大道行天下的深邃已荡然于胸。 2015年9月22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