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571|回复: 3

[先锋故事] 施老汉的故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120

主题

765

帖子

93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3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9-27 10: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施老汉的故事
                                                         文/石英
      苟美湖村五组有位姓施的老汉,是困难时期从四川过来的。他的儿子媳妇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十八亩责任田就落在了老人一人身上。老人六十大几岁了,一个人忙不过来,身体也吃不消。于是,耕整、插秧、收割都用机械或请人工。老人在田间精细管理。这几年每年纯收入一万多元。他和老伴生活无忧,还包了孙子的生活、读书等一切费用。儿子媳妇则安心在外打工。
      最近两年,由于人工费和机械费逐年提高,施老汉的年收入则逐渐减少。去年十八亩地才收入9000多元。老人也一年一年日老夜老,儿子媳妇劝老人不再种地了。可种了一辈子地的施老汉,对土地的感情却始终放不下...他还不肯服老!
      老人一直放不下的,还有他的宝贝孙子。老人老来得子,一脉单传,儿子孙子都是独子。所以孙子就成了他的心头肉。只要一有空他就会陪孙子做作业,或接送孙子上学,甚至陪着他玩。瞧这爷孙俩,一个小淘气,一个老顽童。
      一天,孙子说要去农家书屋看书。施老汉就连忙陪着孙子去村里的农家书屋。孙子一头钻进了文化柜...施老汉看着满屋的书籍,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么多的书籍全能免费借阅?
      老人也算是有点文化的人,年青时还当过几年民办教师。所以老人看着这些属于自己的书 ,心情非常激动。他走到科技柜前停下了,那些棉花、水稻种植业科技书就粘上他了......真是废寝忘食了。孙子催促他说:“爷爷,该回家吃晚饭了。”他这才带着他借好的五本书和孙子回家了。
      从此,村农家书屋经常看到一对爷孙俩。
      四月初,大地变暖,草长莺飞。正是玉米播种的最佳时期。往年的玉米都是请人播种的。今年老施嫌人工费太贵,决定自己一个人点播。六亩地的玉米,他一个人两天就点播完了。隔壁小熊说“老施越老越刚强了,比我们年青人还厉害!”老施只是笑而不答。
到了四月末,家家户户都开始下中稻秧了,可施老汉还鱼不动水不跳的,整天足不出户地捧着他借来的书看。老伴没好气的说:“你还种不种稻呀?不种就把地转给隔壁小熊算了。”
      “谁说我不种呀,反正总是我种,你就少操这些闲心事。”老汉好像胸有成竹。
      大约又过了几天,老汉就请来耕整机,把十亩中稻地整得平平整整的了。隔壁小熊说:“哦,我终于明白了。你是买了商品秧苗,请机器插秧,是吧!”
      老施笑而不答。
     “还卖关子呢!”小熊不满地又甩了一句。
     “我今年想试种湖广的直播稻。”老施终于说出了心底的小秘密。
      两天后的早晨。“老伴,快打十个鸡蛋我吃。”施老汉笑着对老伴说。
      我们这儿的乡风。下秧这天,下秧的人要吃鸡蛋,吃多少个蛋预示秋后每亩地就能收多少担粮食。
      施老汉仅用了半天时间,就轻轻松松地播撒完了十亩地的直播稻。

      五月份,施老汉又上演了另一幕传奇。两亩地的棉花苗,丢肥、掩土、栽苗,老施一个人两天不到就轻松移栽完了。他的十八亩地,一个人神话般地下种落籽完毕,比年青人种的还要麻利。
      老施每天手里卷着一本书,打着背手,哼着小曲围着他的责任田转。一天,隔壁小熊跑到他田里,看到他地里的玉米苗横直米把远一窝,棉苗也一样,差不多有一米远的行株距。他指着施老汉说:“老施,你种不了地,也不能这样把地占着也不肯转让给人呀!你信不信土地公公这会儿正在骂你?我要到支书那儿去告你!”
      他不等老施解释,头也不回地走了。他一路到处投老施的人,到支书家更是添油加醋地告了老施一状。
     “...你是支书,这事影响太坏,你不能不管。”小熊一边嘴里连珠炮似地数落老施,一边连拉带拽地要支书去老施田里看现场。支书只好跟着他走,一路上还跟了几个看热闹的村民。
      刚刚走到老施的玉米地边,小熊就扯起嗓子喊起来了:“你们看,他就是这样稀稀地区几窝庄稼占着地,荒废大好良田。”
      一个看热闹的村民也跟着说:“就是呀,哪有这么种地的!”
      支书和霭地对老施说:“老施,实在种不了就转让给别人种吧。你儿子又不是不养你。”
      老施不急不燥,语气平和地说:“支书,我种了一辈子地了,你说我哪一年种的不好?你们什么马就肯定我荒废良田?谁说稀植就是荒废?老施扬了扬手中的书接着说,人从书里乖!跟你们说吧,我这叫试种。难道我不能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试种?再说万一试种失败也不是荒废良田呀,最多是减产而已。我向你们保证,如果试种失败,明年我就无条件的把责任田全部转让出来。”
      他这么一说,众人也都无话可说了。这事就这样平息了。
      老施按照科技书上,报刊上介绍的方法精细管理:直播稻重点是要下好两遍除草药,确保无苗荒无草荒。秧苗立针后每亩喷雾60毫升扫弗特, 三叶一心后移厚苗补稀缺。四叶一心后,再喷雾一遍除草药——稻杰,消灭后来又生长的杂草。玉米三至四叶时打一遍除草药,施一遍提苗肥。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
      老施田里的禾苗,一天天渐渐长高,丰满。特别是那绿油油的玉米苗,小熊望着那美丽诱人的青纱帐,再也不说三道四了。
      据可靠消息,六月末,施老汉和他的老伴狠吵了一架。原因是,人家这时候都在棉田里整枝摸芽,忙得屁火烟起。可老施却整天悠闲地捧着他从农家书屋借来的宝贝图书看,根本就不拢棉田的边。
     “叫你不种你却偏要种,天气热就耐不活了吧。”
     “等日头快落山,气温低点的时候,你自己去棉田看看吧。看看棉株上有没有长得长长的嫩獒芽。”
大约下午四点多钟,施老汉领着老伴去看棉苗。施老汉指着地里的棉株说:“老伴,你看哪个丫把里有嫩獒芽?”老伴看了半天,还真的没看到有嫩獒芽,只有极少极少的一点长得弱弱的芽,且已经长圆了头。老伴忽然说:“你看,这么大的懒汉枝怎么不打掉呢?”
    “老伴,这叫营养枝。过不了几天它上面就会长出果枝、花蕾来。我这叫“稀植懒汉种植法”,每亩株数少,所以营养枝要全部留着。请你相信我吧,你只管好洗衣做饭,一日三餐,就行了。”老伴说不过他,只好由着他了。
      金秋八月,收获的季节到了。施老汉的十亩稻田金浪翻滚,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满田的玉米棒,你挤我,我挤你,活像一群群调皮的胖娃娃。一棵棵棉株被棉桃压得枝杆都快要弯到地上了,随便挑一棵一数就是一百二十多个棉桃。隔壁小熊又和老施说上话了:“老施,你真了不起!六十大几的人了,一个人种十八亩地,种得比我们年青人种的还要好。”
      小熊那张快嘴又像大喇叭一样到处广播去了。这回引来了几十个村民在老施的地里参观,参观的人个个叫好!村支书看了也赞不绝口:“老施真有两把刷子,到底姜还是老的辣...”一天,村支书去镇上开会,随口把老施的“懒汉种植法”在会下当闲话跟一邦村支书们谈了。不曾想,这话却传到了镇长的耳朵里,引起了高度重视。镇里组织了几十名村支书到老施的地里参观,大家都拍手鼓掌,看的不想回。一个个都缠着他,要他介绍经验。
      秋收,老施的十亩直播稻直接在地里边收获边卖,共卖得现金二万零七百多元。(亩收湿稻谷2070斤,一元一斤的价,老施站在田边没动手,当甩手老板直接数钱。)六亩地的玉米卖12100元,两亩地棉花卖5800多元。除去开支10300元,十八亩地纯收入28300元, 是上年纯收入的三倍还拐弯。
      秋收后,镇里开劳模会。老施被镇领导请去,专门介绍他的“懒汉种植法”。可别看他这么大年纪 了,讲起话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也许他认为自己又回到了那神圣的三尺讲台上呢!
     “我自创的一套懒汉种植法,主要是通过在农家书屋认真学习了有关棉花、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栽培技术,结合本地区土地肥沃、雨水丰润的特点,创造的一种稀植法......”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玉米要高产,苗齐是关键。我们都知道,缺窝后补栽的苗,基本收不到玉米。有句老话叫庄稼不能跟庄稼做儿嘛。而我自创的玉米稀植法,最终的结果却是密。每亩虽然只点播了千把窝,可是每窝点了三到四粒种子,亩用种量没有减少。出苗后不间苗,所生的苗全部留下。保证每亩总苗数三千五至三千七。这样播种的优势就是可确保一播全苗。我们都知道任何种子的发芽率都不是百分之百。所以,如果每窝只点播一粒种子,那肯定是会有缺窝的;如果每窝播三到四粒种子,那是一定不会有缺窝的。万一被鼠雀危害了,少量的缺窝补种的,与周围距离有米把远,也不会跟它们做儿。”咔,咔,咔。一阵闪光灯留下了施老汉骄傲的特写。
     “棉花稀植的理论依据是,让其自然生长,不打懒汉枝。每株上一般都会长两到三个营养枝,平均每个营养枝上可分生四到五个果枝。主杆上偶们只说长15个果枝,这样每株可确保果枝数三十个左右。这样一株棉花可当常规种植的1.7株到两株。这种稀植法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人工整枝摸芽。因为前期生长营养枝消耗了很大一部分养分,整株棉花分枝数较多,所以中后期重肥也不会疯长獒芽。对比常规种植减少了密度,降低了高度,所以这种种植法烂桃非常少......”平时开会,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领导在台上一个人挺着肚子大声讲,台下一群人交头接耳小声讲。可施老汉不是领导,分明是在讲一堂精心准备好的公开课。台下则是一群渴望求知的小学生,一个个伸长脖子,鸦雀无声的聆听着。
     “....懒汉种植法既能高产又能节约开支。每亩地水稻可节约插秧费300元,玉米每亩可节约播种人工费100元,棉花每亩可减少人工三到四个。好的种植模式是高产的基础,精细管理才是高产的关键,科技图书是我们农民致富的法宝。谢谢大家,我的汇报完了。”
      掌声经久不息...
作者:石想生 下岗教师。
QQ邮箱:1747114314@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

12

主题

920

帖子

1056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056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5-9-28 20: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施不急不燥,语气平和地说
——应该是不急不躁。您打错了个字。
人类的科学进步,都起源于“懒”。小说生活气息很浓,还有科普知识,读到有关于棉花种植的文字,觉得特别亲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120

主题

765

帖子

93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3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9-28 21: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莲叶何田田 发表于 2015-9-28 20:07
老施不急不燥,语气平和地说
——应该是不急不躁。您打错了个字。
人类的科学进步,都起源于“懒”。小 ...

谢谢老师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30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4-5-6 22: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要科学种田,精细管理。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