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来,应城市主动作为,调整思路,细化目标,由传统的粗放招商向科学招商、精准招商转变,实现了该市招商引资工作逆势上扬。
5月28日,应城举行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引进观光农业、建材家居、石膏生产等投资项目,签约总投资额22.4亿元;7月30日,引进地产、商业、光纤通信等投资项目,签约总投资额17.6亿元;8月28日,在今年第4次集中签约活动上,该市引进精细化工、“互联网+”等项目,签约总投资额2.27亿元。
自加压力挑重担
应城摒弃“装到篮子便是菜”的旧观念,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考察制度,成立专家考察组,对投资主体实力、资信、产业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在双方达成初步投资意向后,选派3至5位专家赴企业对投资方厂房设备、生产工艺、用工环保等进行综合考察,为项目是否具备落户条件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创新督办方式方法,形成从“四大家”领导到一般干部、从市直部门到乡镇全员抓招商的工作格局。
今年,该市将86家市直单位和16个乡镇全部纳入考核对象,下达工作任务,并实行半年和全年考核,对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没有突破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离岗驻外招商,把招商引资工作与单位评先表模、干部提拔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按照成熟一个、签约一个,有则多签、无则少签的原则,采取联席会议的方式,根据项目方提供的研究报告,从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和环保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给出评审意见,达不到硬性规定的,一律不签约。
在8月的招商引资项目预审会上,某单位引进的邻氯苯腈和N—乙基邻甲苯胺、N—乙基间甲苯胺项目因环评未通过,被紧急叫停。
激发活力促落地
应城缘何吸引大项目纷至沓来?正是创新招商方式,才收获了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
该市整合部门优势,出台《关于促进项目落户与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意见》、《应城市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意见,从企业用地、筹资融资、资金扶持、优化服务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扶持和帮助,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决策机制、畅通服务渠道,为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们建立项目引进地与落户地责任分担及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全市各乡镇招商信息资源共享、税收分成互利共赢,解决农业乡镇无地招商、无钱招商、招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对促成项目落户的关键引荐人,按引进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或年纳税额情况,给予一定经济奖励,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和各种资源参与招商。
挖掘潜力紧跟踪
思路决定出路,应城实行“多条腿”招商,增强招商实效。
他们从办事处和乡镇挑选精兵强将,组建3支专业招商队伍,在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等地区捕捉商机,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实行政府与企业联手,通过以商招商、商会招商、PPP项目招商等形式,实现湘商工业园、浙商工业园、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等园区二次招商工作新突破,形成产业集群;聘请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第三方专业机构,根据应城产业基础,量身定做招商方案,同时运用其“商脉”,为该市寻找合适的投资商;对企业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重组,采取增资扩股、收购兼并、合作经营等模式招商,以存量引增量,协商收回企业闲置用地,重新对外招商。
截至目前,该市签约项目30个,签约投资额58.6亿元,在建项目46个,总投资86.2亿元,开创了项目跟踪一批、签约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可喜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