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31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9月13日,在湖北玉柴无人飞机事业部,一款新产品引人注目——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无人植保飞机,它是由湖北玉柴发动机有限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新产品。
据了解,这款新产品目前市场售价为11.5万元到15.3万元之间,到公司咨询了解和提货的经销商络绎不绝。公司总经理王本义说:“除了无人植保飞机,我们还有3个企校合作项目,给公司带来了非常好的效益。”
数据显示,去年,湖北玉柴完成产值2.9亿元,今年元至8月份,公司完成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8595万元,增幅43.8%,公司生产的农用机械装备占湖北市场份额的62%,占华中地区农用机械市场份额的39%,成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农业机械制造业的一颗耀眼明星。
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形势下,湖北玉柴缘何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动力腾腾?
谋势而动,抢占市场先机
湖北玉柴是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长期以来,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单缸柴油发动机,随着市场的变化,由于产品比较单一,附加值少,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考验。
面对困难,如何突围,这对湖北玉柴来说是一个现实考量。
2012年,39岁的王本义就任湖北玉柴公司总经理,担起了将企业做大做强的重任。
王本义,思想解放,理念前卫,又在企业摸爬滚打多年,经营管理经验丰富,挑起湖北玉柴发展的担子后,他一直在思索如何让企业转型竞进的步伐走得更好、更稳健。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我们企业转型发展的一个具体措施。”王本义说。
应势而变。在经济多变格局中,湖北玉柴谋远思变,转型竞进,创新驱动,加速登高,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引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湖北玉柴秉承“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经营理念,保持定力,深处着力,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以高端制造技术成果服务“三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过去,湖北玉柴单靠柴油机一类产品打天下,如今,公司调整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走企校合作发展之路,主攻国家主要粮食作物的耕整、种植和植保三类农业机械装备产品,推动产品向轻简化、高端化发展。先后联合湖北工业大学和湖北省农机设计研究院研发和生产免耕精量播种机、水稻纯钵苗插秧机、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无人植保飞机等新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做大做强企业。
借势推动,做实企校合作
“无论田块大小,不论什么形状,只要操作者拿着遥控器,沿田埂走一圈,就可以自动锁定田块的形状,无人植保飞机就会在锁定的田块范围内实施植保作业。”蹲在一台无人植保飞机跟前,王本义自豪地介绍,这是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一款新产品,目前客户订单源源不断,企校合作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这款农用无人植保飞机,通过遥控可在空中完成前进、后退、旋转、悬停等动作,与人工喷洒施药相比,作业人员能远离喷洒现场,减少农药对人体的伤害,施药更加具有安全性。”
“自驾功能:定位定高定向,自主悬停,电脑自动航线飞行,失控自动返回起飞点。”公司负责农用无人植保飞机研发的工程师熊家祥介绍说,“公司与院校合作研发的无人植保飞机在空中移动速度快,可节省大量劳力,提高农药利用率20%至40%,有效提升防治效果。”
借力企校合作,打造绿色竞争新优势。近两年来,在武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玉柴大力推进企校合作工作,积极探索企校合作发展之路,通过战略协议、创业团队引进、科研平台延伸、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创造了“实习+项目+创新+转化”的企校合作新模式,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机械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尝到企校合作的甜头。
据了解,通过产品研发,湖北玉柴开发的3WYCZF8-6无人植保飞机,水平360度和锥面270度安全防护设计,为国内农用无人机首创,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免耕精量播种机集灭茬、起垄、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开厢沟等六大功能一次性完成。目前,湖北玉柴与高校、院所合作研发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免耕精量播种机、旋耕机、旋耕平地起浆机等系列农机产品,深受农民喜爱,畅销农机市场。
据该公司透露,湖北玉柴已建立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中心科研平台,与湖北省农业机械设计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即将成立研究生工作站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同打造企校合作研发新平台,为企业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创新驱动,创造“中国第一”
普通插秧机插秧后,要经过4至7天的缓苗期才慢慢开始生长,水稻种植作业和产量均不理想。为解决这方面的难题,国内外农用机械方面的专家在不断攻关。
湖北玉柴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企业。在王本义的推动下,公司与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成立20多人的技术攻关团队,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研发,终于开发出了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水稻纯钵苗插秧机。
据了解,湖北玉柴生产的水稻纯钵苗插秧机,有700多个非标件,均由湖北玉柴自主研发。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一种用于盛装稻种生发秧苗的塑料纯钵体插秧机,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产品,拥有五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这款与院校合作研发的新一代水稻纯钵苗插秧机有其独特之处:在机械插秧操作时,不伤秧苗根,无缓苗期,比国外先进的同类产品效率高1.5倍。这款机械插下的秧苗分蘖早、分蘖好,水稻有效生长期长、米质好、产量高,水稻亩产量提高50公斤至100公斤,单产提高比率10%至20%。一举获得了国内发明专利,被专家誉为水稻钵苗插秧机的“中国第一”。
“我们研发的水稻纯钵苗插秧机现在开始批量生产,可年产5000台,每台价值11万元。”王本义介绍说,“这款水稻纯钵苗插秧机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订单有1000多台,主要是湖北和黑龙江等地客商订购的。”
“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使公司的年产值达到5亿元,利税过亿元。”谈起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王本义信心十足地说,农机装备制造工业已列入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公司将按照思想精深、技术精湛、制作精良、打造精品的发展思路,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技术、管理、服务上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武穴智造”和“中国第一”,为推进武穴智慧城市建设和当好黄冈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作出积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