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瞩目下,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终于出炉,其中GDP增速6.9%,是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7%。 目前,金融海啸引起的余波,仍让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扑朔迷离;国内结构调整正处在爬坡过坎阶段,下行压力很大。 湖北,是否能独善其身?
*湖北经济趋稳向好 成绩来之不易
致力于打造中部支点的湖北,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经济趋稳向好。
湖北省前三季度GDP仍处于“8时代”。10月20日,湖北省统计局公布: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423.4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8.8%,增幅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在逆境中奋勇而上,湖北有这份底气!
底气,来自于工业效益的提升。前8月,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86.3亿元,增长6.4%,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这意味着,工业盈利水平高于同期。
底气,来自于转型步伐的加快。前三季度,预计服务业占比将达45%左右,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湖北多年来“怕冷不怕热”的特点正在改变。
底气,来自于区域经济的发力。前8月,武汉市固定资产投资跃居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宜昌、襄阳占全省经济比重达22.2%,3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全年经济总量过千亿的市州预计达到10个。这意味着,一元多层次战略成效显现。
底气,来自于改革开放的深化。200项改革任务、80多项国家层面的改革试点项目扎实推进。这意味着,改革创新正成为发展新动力。 *湖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还在吗?
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刚刚召开的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专题会议指出,“湖北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积蓄能量的释放期,综合优势的转化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期”。
“湖北经济的需求潜力、人才潜力、劳动力潜力、技术潜力、市场潜力以及民间创业创富潜力,还有巨大空间。”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邹薇评析。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湖北、中国的人均GDP七八千美元,美国5.4万美元,德国4.8万美元,日本3.8万美元,都数倍于湖北和中国。人均GDP高表明其生产力水平高,生产力是一个国家总体技术和产业水平的体现。因此,湖北产业升级空间很大,还可向中高端、高端发展。
“湖北高校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又有长江经济带天然优势,这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良好土壤。”分析湖北发展优势,林毅夫看好湖北发展前景。
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道路上,拼搏为径,实力作证,我们方能不辜负这大有可为的时代。 *湖北规模最大的产业是什么?
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湖北省经济增长总体趋稳。
第一产业增加值2390.01亿,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173.73亿,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8859.67亿,增长10.1%。
以一年新增约1000亿元营业收入的高速成长,食品产业超越石化、汽车等产业,连续三年坐上千亿产业“头把交椅”。今年,我省食品产业规模将冲刺8000亿元大关。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食品产业突破市场瓶颈,打开利润空间。
劲牌,秉承健康饮酒理念,酿酒实现自动化、中药提取实现数字化……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升级,继续领跑全国保健酒行业。
良品铺子,抢抓互联网营销机遇,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从区域小品牌迅速成长为全国品牌,商业新模式创造利润新空间。
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食品行业激发了内生增长动力。今年1-8月,食品行业收入增长9.8%,而利润增长16.1%,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
食品产业是全省工业质量效益稳中有升的一个缩影。
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86.3亿元,增长6.4%,高于主营收入增速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8.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
盈利水平高于同期。1-8月,全省工业销售利润率为5.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产销率高于同期。1-9月,全省工业品产销率为97.5%,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来之不易的“三高”,意味着湖北工业正在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 *决战四季度,湖北人捋起袖子大干一场
在全国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这份收获来之不易,但困难和挑战仍不容忽视。
分析湖北,忧患意识不可或缺。
下行压力依然巨大。全省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全省工业产能利用率下降。
分化趋势更加明显。前三季度,荆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预计超过10%,宜昌、襄阳等 7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保持 8%-10%,但2个地方工业增速负增长。
经济运行风险加大。三四线城市住房库存消化压力偏大,有的长达5年以上,有的县市区财政收入负增长。
信心是“催化剂”,忧患意识则是“清醒剂”。
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奋战四季度的攻坚战已经开启。70多天,两个多月。 克服定局思维,今天的每一步努力,每一滴汗水,都将成为湖北冲刺年度目标、力争在全国第一方阵中位次前移的坚强保障。 湖北人,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