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子的论文写不下去了,于是向季羡林大师请教:“做学问可有捷径?”老人家笑了,是坏坏的那种笑:“呵呵呵呵呵,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哈哈哈哈哈!” 老先生怎么说这种粗俗的话呢?千万别以为大师是在开玩笑。 我是个半文盲,自然难以解读大学问家话中的深意,但我还是不揣冒昧,说说读了大师这句话过后的心得体会。首先,大师用最通俗的话语揭示了一个大道理,有进才有出。只有多喝水——多学习,多实践,才能获得知识;有了知识,或者说有了做学问的基础,那论文不是就“唰唰唰”地写出来了吗?大师和学子都是文化人,完全能够“之乎者也”进行一番探讨,甚至你问我答写一篇几千字上万字的访谈录,大师却用区区20个字把那么一个包罗万象的大题目给做下来了,那么通俗,那么巧妙,轻轻一下子就点醒了迷茫的学子。真不愧为大师也! 其次,不言而喻,大师对学子的提问是怀有责备的意思的,这么严肃的话题居然这么赤裸裸地提出来,你什么心态?做学问是可以找捷径的么?大师知道学子心里着急,看他也不是那种投机取巧的人,不忍心过分地指责他,所以用这种简单的,戏谑的口吻,用一个轻松得不能再轻松的话题,阐释了一个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道理。真不愧为大师也! 唯物主义者总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从行文上看,老人家十分开心,因为他用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就解决了困扰学子的大问题,而学子也听得心服口服,皆大欢喜,效果倍儿好。真不愧为大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