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广水火车站超市 于 2015-10-28 18:52 编辑
从秋粮收购看广水农业短板
一是一家一户零散种植增产并不增收。今年广水市稻谷喜获丰收,预计总产30万吨,同比增长4.4%;但今年稻谷收购价普遍低于去年,影响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如蔡河镇一姓陈的大户今年种植稻谷320亩,其中杂交稻150亩,总产25万公斤,优质稻70亩,总产4.9万公斤;糯谷100亩,总产6万公斤,去年该户杂交稻出售价格为1.315元╱斤,优质稻1.315元╱斤,糯谷作为种子出售,价格1.8元╱斤,但目前该镇市价为1.24-1.29元╱斤,低于去年价格,因而处于观望状态,准备等价格上涨再出售。而普通农户今年稻谷出售平均价格为1.17元╱斤,比去年平均价格1.24元╱斤降低0.07元╱斤,降幅5.65%,增产并不增收,因此,粮食种植应以大户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庄园经济为主,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通过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管理,节省人工成本,同时出售时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此外,规模经营可以把农村劳力解放出来,家里的地可以流转给别人获得租金收入,去打工或做生意还可获得更高的非农收入。 二是缺少龙头企业。广水优质稻口感、质量优于杂交稻,且产量高于杂交稻,但收购价格却与杂交稻相同,没有体现优质优价,主要原因是广水的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大都把粮食加工后销往广东等外地(杂交稻存储时间长于优质稻),因外地打工的较多,本市缺乏优质稻加工企业,因此优质稻无法在本地加工内销,可怜王谢堂前燕,因此农民除自食种少量优质稻外,大多种杂交稻用于出售。而外地有优质稻深加工企业,定单收购优质稻,如孝感有众多的米酒厂,仙桃有旺旺集团、监利有福娃集团、汉川有银鹭集团、京山有国宝桥米等知名粮食加工企业,优质稻可以就地消化,优质优价,因此,广水由于缺少优质稻加工品牌企业,不能将优质稻转化成消费品牌或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短,价格提不起来。而今年因为广东等地经济下行,我市的粮食加工企业收购减少,价格降低,从而影响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而单一杂交稻价格又上不去,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缺乏晒场和仓库影响粮食生产。稻谷机械化收购后,需要晾晒和储藏,但种粮大户缺乏建设晒场和仓库的资金,只能在路边晾晒或尽快出售,影响粮食出售价格。因此,相关金融机构应该创新金融信贷产品,简化手续,支持种粮大户贷款建设粮食晒场和储藏仓库,从而让种粮大户增产增收。 结论:一要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必须大力推动耕地流转,推行大户种田、企业种田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种田,靠规模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制以及机械化种植管理收获,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人力、生产资料),影响粮食价格话语权;二要大力招商引进知名粮食深加工企业,引导本地小而散的粮食加工企业重组,成立大的品牌粮食加工企业,采取与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的方式,让广水优质稻普及率不断提高,收购价格维持相对较高水平,提高种粮农民收益,并促进粮食加工企业转型;三要引导金融机构推出针对粮食晒场和仓库建设的信用贷款,并减少手续环节,降低准入门槛,让种粮大户可以自建晒场和仓库,增强粮食出售自主性;四要引导市内外市场主体投资建设晒场或仓库,为种粮大户提供晒粮和储粮服务,逐步形成粮食存储中介市场。 http://www.xgl520.com/thread-483543-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