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
罗田,地处鄂东大别山腹地,是一个拥有60万人口的老区县。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就坐落在这里。
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甜柿之乡、茯苓之乡。
沿着大别山旅游公路走进罗田县境内,一座现代化城市依山而建,义水河宛如玉带飘落在城中间。
义水河属巴河水系,她发源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是罗田县内最大的河流,几千年来奔流不息,清澈甘甜的河水养育着两岸世代繁衍生息的人民,滋润着沿河两岸古老的土地。
多年来,山城居民习惯于沿河建房,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义水河两岸乱排乱放现象更加严重,过去的“清水河”变了“污水河”,市民们只能望河兴叹……
为了让义水河休养生息,还青山绿水于罗田人民,罗田县委县政府决定对义水河及其两岸棚户区进行治理改造。治理资金不足怎么办?本着“政策性金融就是为政府服务”的经营理念,农发行大义担当,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累计投放各类中长期贷款5.02亿元(其中:水利建设贷款0.92亿元),助力罗田生态建设。
做好减法,着手清理污染源头
一河两岸居民乱排乱放是导致义水河污染的直接原因。2013年罗田农发行发放水利建设贷款0.92亿元,用于义水河综合治理改造。清除污水源,搬走沿河两岸高污染、高排放企业12个,以及沿岸生活服务企业和私营业主60多家;截污治“炎症”,新建污水处理厂(站)4座。“堵疏”结合,恢复了义水河健康的水环境和水生态体系。
做好加法,新建“两园两房”
为让一河两岸的居民和企业搬得出,有去处,稳得住,能致富,从2009年开始,罗田农发行累计投放各类中长期贷款3.1亿元,新建“两园两房”。2009年贷款0.4亿元新建农民工回归置业园;2010年贷款0.4亿元新建农副产品产业园,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圈养”起来,走企业集中、产业集成、土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2011年,贷款1.3亿元,用于义水河北路旧城改造还建房建设;2014年贷款1亿元用于农民集中住房建设。“两园两房”让罗田县城因水而利,亲水近水而不伤水,用水饮水而不污水,使城市之“疮”变成了城市之“窗”。
做好乘法,积极探索“水土结合”融资模式
土地收储是地方政府垄断资源,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水利项目又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发行的重要职能,公益性项目偏多,一般没有现金流,罗田农发行坚持以土地收储带动水利建设,通过整体规划,实现收益性土地收储项目与公益性水利项目的有机结合。2014年,该行贷款1亿元支持义水河两岸及其周边地区土地收储,使过去的“荒郊野外”变成了“黄金地带”,土地升值,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治了河流,兴了水利,旺了经济,整治后的义水河“污水”变“清水”,河边的“棚户区”变成“高楼大厦”,徜徉在义水河畔的林荫小道,清风徐来,杨柳依依,河水映照着两岸谈笑风生的行人,一河清水与两岸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农发行与政府携手,加大水利建设,真可谓‘整治了一条河,美化了一座城,富裕了一方人’。”县广源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国高兴地说。
做好除法,养水安澜兴利除弊
罗田是全国小水电百强县市,县内河流水库星罗棋布,黄冈市唯一的大型水库白莲河水库就横跨罗田县,“靠水吃水”,水利建设对于罗田人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响应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精神,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兴利除弊,充分发挥一河(义水河)一库(白莲河水库)一湖(天堂湖)的防洪、排涝、灌溉、抗旱作用。”该行行长宛敏一语中的。
据了解,在今年“发展兴行黄金月”活动中,罗田农发行又营销了义水河防洪工程及两岸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贷款2亿元,9月份己经省分行批复,预计10月底可实现首笔贷款投放。项目贷款主要用于义水河城区上游段河道建设,整治上下游河道4900米,清淤36.75万立方米,堤身清基开挖3.76万立方米,浆砌石护岸9.56万立方米,并新建一座江夏大桥。工程实施后,将对罗田的防洪、灌溉、抗旱起到历史性的决定作用,全县有7个乡镇农作物受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