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68|回复: 0

3亿元打造教育平等 高新区着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3

1380

主题

2944

帖子

6758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675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5-11-9 16: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年前,一个新城区在襄阳市东北部悄然诞生。由于辖区都是郊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师大部分都是民师,学生不足万人……

  20年后,一个引领全市经济发展、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矗立在我们眼前。如今的高新区在全市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最高,教师结构最优,学生数量增长最快……

  近几年来,高新区秉承“为孩子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奠基”的理念,加大对全区教育领域投入,3年累计投入近3亿元,其中1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学生人均投入过万,学生人数以每年千余人的数量增长,教育质量也在逐年增强。

  如今,高新区不仅是产业经济上的领头羊,在教育领域基础设施投入、学生数量增长等方面也领跑全市。

  夯实均衡教育基础

  3年投入近3亿 学生人均过万元

  6日,寻着朗朗书声,记者来到由原二十八中更名的米芾中学,还未看到校门,就看到了该校建在校外的塑胶跑道。

  从气派仿古风格的大门进入校园,左边是一排新修的篮球场和一座米芾雕像,右边是一片树林,下面有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进门可见的教学楼也装扮一新。

  米芾中学在教育序列中是一所农村学校,从校园建设中看却不出一丝乡土味。在3年前,米芾中学可以说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中学。

  该校校长雷艳发介绍,以前,门前的操场还是一个放牛场,学生食堂没有餐厅,2004年建的教学楼破旧不堪,虽然学校配备有理化生实验室,但设备也不齐全,仅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

  2013年,该校新建了300米标准的全塑跑道,修建了可容纳600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餐厅,新建了藏书近5万册的图书室、251座的学术报告厅,整修了教师周转房、教学楼、书法绘画专业教室,还新增了班班通、电子白板等教学设施,在该校的录播室讲课,全校所有教室都可同步播出,还能与辖区其它学校联网授课。

  雷艳发说,从2012年至今,管委会在该校投入了一千余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其中仅2013年的投入就达900余万元,如今的米芾中学的硬件设施,许多城里学校都比不上。

  米芾中学的华丽变身是高新区在教育投入上的硕果,也是全区学校的一个缩影。

  近3年来,高新区财政累计投入教育资金2.97亿元。其中1亿元用于改造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全区所有学校装备了电子白板,所有学校实现了水冲式厕所、安全饮水工程、班班通、课桌椅、住宿制学校洗漱设备和标准化食堂等六个全覆盖。

  共享优良教育资源

  城乡老师交流任教 人均接受培训4次

  高新教育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加强,人数的增多,最根本是教学质量上的提升。

  高新区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要务,按照“齐”、“均”、“新”、“全”、“增”的思路,优化配置,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实现了师资力量和水平均衡发展。

  如今,高新区的许多学校还位列农村学校序列,虽然硬件设施上不断加强,但教学质量上还有待提升,高新区从学校、老师两个方面齐头并进,缩小城乡学校距离。

  高新区结合地域特点,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米芾中学打造米芾书法校园,二十七中借地利之势打造团山文化和邓城文化,群力小学打造科技校园,四十二中打造艺术校园,三十四中打造健康校园等,全区学校形成了硬件基本均衡、文化“一校一品”的局面。其中,原二十八中根据其地域特点更名为米芾中学,如今为全国书法等级考点,全校40%以上学生书法水平达3级以上。

  为了弥补教师数量的不足,高新区出台《关于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的意见》等文件。2010年以来,累计补充招聘教师87人,其中省招聘农村教师69人,免费师范生11名,提升了师资队伍活力。全区各中小学校基本配齐了各类专业学科教师,确保开足开齐各类课程。

  在增加老师数量的同时,高新区通过五级培训(国培、省培、市培、区培和校本培训),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3年来,参加各层次培训3200余人次,各项竞赛1200余人次,参加观摩学习3800余人次。获市级优质课奖150多人次,获省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奖80多人次;教科研课题省级立项20余项,市级100多项。

  今年起,该区启动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交流行动,让城区学校老师和农村学校老师交流任教,交流时间为1年。

  米芾中学现有在编老师72名,按照10%的交流要求,该校和外校交流了7名老师。

  现任教九年级语文的储龙生,原在四十二中任教。储老师说,虽然是一个区里的学校,差别不大,交流不仅对学生来说可以领略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提升,城里学校生源相对来说质量略高一点,米芾中学是一个寄宿制学校,有早晚自习,也要求老师必须更加耐心、细致的讲解。

  同为该校交流的原三十四中老师唐峰涛也认为,一个老师在一个学校待时间长了,思想容易固化,交流不仅可以将原来学校好的教育方法带到新学校,换个环境对老师来说也可开启新的教学灵感。

  今年春季开始,高新区还启动了名师、名校长的培养计划,根据老师量身定制、定向培养,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高新区教育事业的“领头雁”。

  共育未来发展栋梁

  年增学生千余人 人数10年翻一番

  在财政加大对教育领域投入的同时,高新区学生数量也年年攀升。

  据介绍,2005年,高新区和汽车产业开发区“两区”合并时,全区共有14所学校,学生7000余人。如今,高新区全区共有19所学校,学生人数14855人。

  10年时间,高新区学生人数增长了一倍。其中,2013年至今增长速度最快,学生人数增长3700余人,几乎是两区合并前的一半。

  高新区学生人口的增长,是产业发展的结果。在所有学生中,进城务工子女占全区学生总数39%。今年秋季招生,高新区新增学生1756人,其中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达1112人,占新增人口的63%。

  高新区是个产业新区,产业的发展催动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尤其是近几年高新区将第三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发展,推动大量外来人员再次就业创业。

  对此,高新区制定文件,划定范围,开通进城务工和企业人员子女入学就读绿色通道,保障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评优奖励、入队入团、升学考试、困难补助及课外教育活动等方面与地方城镇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2013年,高新区在城区率先实行所有学校均为接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就近入学不需缴纳借读费,凡符合就读条件的学生即可享受当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此外,高新区结合自身优势,与企业结对成立“启航”、“科技”两个资助基金,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全区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生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9%,三类残疾少儿入学率达到100%。

  据高新区社会事务办分析,未来几年,高新区学生人数还将持续增长。如四十二中招生范围内有民发天地、江山馨园、长虹名筑、长虹观邸等11个新建小区开始大量入住,三十四中招生范围内有锦绣天池香樟苑、欣欣佳园、国瑞大厦、群利广场、连山鼎府等8个新建小区大量业主入住,二十七中招生范围内有学府佳园、翰林世家、君和香山花园等小区大量业主入住。还有红星美凯龙、复兴商贸城等大批商业综合体的启用,也将推动一大批就业创业人员。

  为了解决学生增长带来的入学难问题。高新区与市教育局、规划设计院等部门对高新区2013年—2030年学校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结合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到2030年全区共规划普通中小学达78所,其中,完全小学40所,九年制学校16所,十二年制学校1所,单列初中16所,普通高中5所。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荆襄居士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